药材名称:猪毛菜
名称出处:《河北中药手册》
概况异名:扎蓬棵(《河北中药手册》),刺蓬(《甘肃中草药手册》),三叉明棵、猪毛缨(《河南中草药手册》)。
基源:为藜科猪毛菜属植物猪毛菜的全草。
原植物:猪毛草Salsola collina Pall.
形态:二年生草本,高30~100cm。茎近直立,分枝开展,被稀疏短硬糙毛或无毛。叶片线状圆柱形,长2~5cm,厚0.5~1mm,肉质,绿色,有时带红色,有短糙硬毛,基部稍抱茎,顶端有小硬锐尖头。穗状花序顶生,细长,少数单生于叶腋;苞片贴向穗轴,宽卵形,边缘白色,膜质,顶端有硬针刺;小苞片2,狭披针形,顶端有刺尖,比花被长;花被片5,膜质,披针形,长约2mm,顶端内曲,常有小齿,结果期背部生短翅或革质突起;雄蕊5,花丝基部扩展,花药长圆形;花柱丝状,柱头2,长为花柱的1.5~2倍。胞果卵圆形,果皮干膜质,种子倒卵形,横生或斜生,横径约1.5mm,顶端平,胚螺旋状,无胚乳。花期7~9月,果期8~11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598页.图1196)
生药采集:夏、秋季采收全草。
化学性质全草含生物碱、多糖、有机酸[1]。从地上部分得石蒜碱,异鼠李素,小麦素、小麦素-7-O-β-D-葡萄吡喃糖甙,槲皮素-3-O-β-D-葡萄吡喃糖甙,异鼠李素-3-O-β-D-葡萄吡喃糖甙[2]。含蔗糖,D-葡萄糖,D-果糖,中肌醇(Myo-inositol),D-甘露醇等[3]。
地上部含甘氨酸甜菜碱(Glycine betaine)[4],豆甾醇,菜油甾醇(Campesterol),β-谷甾醇,24-乙基胆甾-3-醇及它们的糖甙[5]。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2。
[2] CA 1990;112∶115755y。
[3] CA 1992;116∶148242q。
[4] CA 1990;113∶126562t。
[5] CA 1990;112∶73890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