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面瓜

医药知识2023-02-02 23:44:32百科

小面瓜

概况

异名:小柿子(云南)。

基源:为大戟科黑面神属植物喙果黑面神的根及叶。黑面神属全世界约25种,中国约7种。

原植物:喙果黑面神Breynia rostrata Merr.

形态:小乔木,高3~5m。单叶互生,全缘,干时变为黑色,叶具短柄;叶片长卵形,先端狭窄,长渐尖或呈尾状,基部圆钝。花小,单性同株,单生于叶腋,无花瓣和花盘;雄花的花萼半球形,顶端6浅裂,雄蕊3,花丝合生成柱状,无退化雌蕊;雌花的花萼半球形,结果时增大而呈盘状;子房3室,每室有2胚珠,花柱3。蒴果呈浆果状,不开裂,外果皮多少带肉质,干后变硬,有宿萼。种子三棱形。花期4~9月,果期8~10月。

生境与分布:生于向阳山坡及灌丛中。产于广东、广西、云南。

药性

性味:苦、涩,凉。

功效:清热解毒,止血止痛。

主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胃肠炎,痢疾,月经过多,崩漏,白带,痛经;外伤出血,疮疖,湿疹,皮肤瘙痒,烧伤。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根、叶:用于风湿骨痛,湿疹,皮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外用:煎水洗等。

本文标签: 小面瓜  药性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