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儿七

医药知识2023-02-02 23:42:03百科

芋儿七

概况

异名:狮儿七、尸儿七(《陕西中药名录》)。

基源:为百合科延龄草属植物延龄草的根状茎。延龄草属全世界约30种;中国约3种,均供药用。

原植物:延龄草Trillium tschonoskn Maxim.,又名头顶一棵珠(湖北),入河(纳西族语)。

形态:多年生草本,茎丛生粗短的根状茎上,高15~50cm。叶菱状圆形或菱形,长6~15cm,宽5~15cm,近无柄。花梗长1~4cm;外轮花被片卵状披针形,绿色,长1.5~2.0cm,宽5~9mm,内轮花被片白色,少有淡紫色,卵状披针形,长1.5~2.2cm,宽4~10mm;花柱长4~5mm;花药长3~4mm,短于花丝或与花丝等长,顶端有稍突出的药隔;子房圆锥状卵形,长7~9mm,宽5~7mm。浆果圆球形,直径1.5~1.8cm,黑紫色,有多数种子。花期4~6月,果期7~8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15卷.99页.图版32)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3200m的林下。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湖北、四川、云南、西藏。印度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夏、秋季采挖,剪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药材主产于陕西。

鉴别:根茎圆柱形,肉质肥厚,直径1~2cm,表面暗褐色,无明显环节,上端有棕色膜质鳞片及残留的茎基,下方具凹陷的根痕。根多数,细柱状,表面有环状横纹。

加工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晒干。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化学性质

含薯芋皂甙(Dioscin)、甲基原薯芋皂甙(Methyldioscin)[1]及脱皮甾醇(Ecdysterone)[2]

参考文献

[1] Chem Pharm Bull 1975;23(5):1158。
[2] Chem Pharm Bull 1969;17(2):340(CA 1969;70:112340h)。

本文标签: 芋儿七  药性  临床应用  药理  化学性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