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鞭草

医药知识2023-02-02 23:36:12百科

马鞭草

概况

异名:紫顶龙芽(《纲目拾遗》),马鞭梢(《滇南本草》),疟马鞭(广东),散血草(湖南)。

基源:为马鞭草科马鞭草属植物马鞭草的干燥全草。马鞭草属全世界约250种,中国约有3种。

原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Verbena officinalis L.var.ramosa Lévl.),又名铁马鞭(华东、华南),土马鞭(广东),蜻蜓草(浙江、福建),牙项燕(傣名),燕尾草(傣名意译)。

历史:马鞭草始载于《别录》,历代本草中亦多有记载。《纲目》载:“马鞭下地甚多,春月生苗,方茎,叶似益母,对生,夏秋开细紫花,作穗如车前穗,其子如蓬蒿子而细,根白而小。”按上所述应为本种。但书中将本种并入龙芽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是一错误。

形态:多年生草本,植株高25~120cm。茎四方形,近基部为圆形,具棱,节及棱上有硬毛。叶对生,叶片卵圆形至倒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8cm,宽1~4cm,基生叶的边缘通常有粗锯齿和缺刻,基生叶多数为3深裂,裂片边缘有不整齐锯齿,两面均有硬毛。穗状花序顶生和腋生,细弱,花小,无柄,密集,结果时疏松排列;每花具1苞片,稍短于花萼,具硬毛;花萼管状,膜质,具5棱,延伸成5浅齿,被硬毛;花冠淡紫色至蓝色,联合成管状,长4~8mm,外面具微毛,向上扩展成5裂片,裂片长圆形,顶端钝;雄蕊4,着生于花冠管的中部,花丝短;子房无毛。果长圆形,长约2mm,外果皮薄,熟时4瓣裂。花期6~8月,果期7~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578页.图5109)

生境与分布:生于低至高海拔的路边、山坡、溪边或林缘。分布于中国西南及山西、陕西、甘肃、新疆、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均有分布。

生药

栽培:宜栽于向阳处,能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地均可种植。用种子繁殖,春播于3~4月,秋播9~10月,条播或穴播均可。条播行距27cm,穴播行株距27×20cm,每亩用种量500~600g。出苗后结合除草松土,进行间苗和补苗,条播以株距5cm左右定苗,穴播每穴留苗2~3株。亦可分株繁殖。生长期间注意中耕除草和追肥;夏季收割后,为促进根部萌发新苗,需及时中耕追肥,施浓人畜粪水。栽种3~4年后,必须翻蔸另栽。

采集:7~10月开花后,割取地上部分,去净杂质,晒干或鲜用。药材主产湖北、江苏、广西、贵州。

鉴别

性状:根茎圆柱状。茎方柱形,直径2~4mm,表面灰绿色至黄绿色,粗糙,有纵沟;质硬易折断,断面边缘纤维状,中央有白色的髓或已成空洞。叶对生,灰绿色,质脆,多皱缩破碎,具毛,完整的叶卵形至长圆形,羽状分裂或3深裂。顶生穗状花序,小花排列紧密,有的可见棕色花瓣,有的已成果穗。果实排列较稀,果实外有灰绿色萼片,小坚果棕色,长约2mm,扩大镜下可见背面有纵脊纹。无臭,味苦。以色青绿、带花穗、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 叶表面观:上下表面均有多数不定式及不等式气孔;非腺毛众多,单细胞,先端尖,基部稍膨大,长160~280μm,基部宽约40μm;圆形短柄腺毛头部4细胞,直径28~30μm。 茎表面观:表皮细胞形较小,壁薄,长方形或多边形;气孔不定式;非腺毛,长80~280μm,直径约12μm。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长方形,切向壁稍厚;茎四个角隅的增厚细胞4~5列,内含浅黄色色素。皮层纤维束于茎的四角各有1个大束,四边各有2个小束。韧皮部较狭窄。木质部稍宽,有导管、木薄壁细胞及纤维。中央为广大髓部,细胞壁薄。(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图177-181)

理化:取样品粉末10g,加入等量的碳酸钙拌匀,用80%甲醇回流提取2小时,滤过,滤液低温蒸干,残渣用少量乙醇溶解,点于硅胶G板上,以氯仿-乙酸乙酯-异丙醇(1∶3∶1)为展开剂,以马鞭草甙为对照,展距17cm,喷以Godin试剂(1%香草醛乙醇溶液和3%高氯酸水溶液,临用时等量混合)后,烘烤片刻,斑点呈不同颜色,马鞭草甙斑点显灰棕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444)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根,洗净,稍润至软,切段,干燥。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

含马鞭草甙(Verbenalin)(1)、戟叶马鞭草甙(Hastatoside)、苦杏仁酶、鞣质、挥发油[1]。根和茎含水苏糖(Stachyose),叶含腺甙、β-胡萝卜素[2]、及黄酮化合物。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415 。
[2] Tetrahedron Lett 1968:2471,1960:5。

本文标签: 马鞭草  药性  临床应用  药理  化学性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