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野杜仲
名称出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概况异名:金丝杜仲、四棱子(《全国中草药汇编》),黑杜仲(陕西)。
基源:为卫矛科卫矛属植物大花卫矛的树皮、根皮、果、叶。
原植物:大花卫矛Euonymus grandifllorus Wall.
形态:半常绿乔木或灌木,高可达10m。叶对生,叶柄长0.5~1cm;叶片近革质,倒卵形、窄长圆形或近椭圆状披针形,长4~10cm,宽2~5cm,先端圆钝或急尖,稀为短渐尖,基部稍狭,或有时为楔形,侧脉细密明显。聚伞花序顶生和侧生,每花序有花5~7朵,总状花梗长可达5cm,通常超过叶长;花疏生,直径达2cm,4数;花瓣黄白色,圆形,面上有咀嚼状皱纹;雄蕊有细长花丝;花盘肥大,直径达1cm;子房每室有6~12颗胚珠。蒴果近圆球形,常有4条翅状窄棱。种子数粒,黑色,有光泽,有盔状红色假种皮。花果期6~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680页.图3090)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地灌丛中、河谷或山坡较湿润处。分布于中国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印度亦有分布。
化学性质根皮、树皮含硬橡胶。树皮中含量为3.38%~17.25%。
参考文献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