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扭筋草
名称出处:《湖南药物志》
概况异名:扭伤草、老鸦酸(湖南),酸溜溜、酸溜酒(辽宁)。
基源:为酢浆草科酢浆草属植物紧密酢浆草的全草。
原植物:紧密酢浆草Oxalis stricta L.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cm。地下根茎细长,疏被鳞被,茎直立或倾斜向上,被柔毛,折断时有酸汁。叶为掌状复叶,膜质,互生,叶柄长,纤细;小叶3枚,倒心形,先端圆钝有明显凹头,基部阔楔形,全缘,下面有毛茸或无毛,小叶无柄,叶片昼开夜合。聚伞状花序腋生,花瓣5,黄色,椭圆形;花萼5裂;雄蕊10,花丝基部连合;子房由5枚心皮构成,5室,花柱5,柱头头状。蒴果近圆柱形,成熟时果瓣开裂,反卷,宿存于轴上,果梗亦向下反卷,与果实成锐角,开裂时有弹力。种子细小,卵形稍扁,褐色。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林缘、路边或草丛中。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南。
生药采集:春末夏初采收,晒干。
药性性味:苦,寒。有小毒。
功效:杀虫,止痛,散热,消肿,祛瘀。
主治:淋病,跌打损伤,丝虫病初期;疥癣,汤火伤,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①《湖南药物志》:“治丝虫病(流火)初期:扭筋草6~9g,水煎服。” ②《湖南药物志》:“治淋病:扭筋草6~9g,水煎服。” ③《湖南药物志》:“治跌打损伤:扭筋草6~9g,水煎服。” ④《湖南药物志》:“治肿毒,汤火伤,疥癣:扭筋草6~9g,捣烂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