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草

医药知识2023-02-02 22:58:29百科

五色草

概况

基源:为禾木科草属植物草的全草。草属全世界约20种,中国约1种。

原植物:草Phalaris arundinacea L.,又名草芦(《植物学大辞典》)。

形态:多年生草本,有根状茎。秆直立,高60~140cm,具6~8节。叶鞘无毛;叶片扁平,幼时微粗糙,长10~30cm,宽5~15mm,常呈灰绿色。圆锥花序紧密狭窄,长8~15cm,分枝上密生小穗;小穗长4~5mm。无毛或被甚细小微毛;颖脊上粗糙,上部具极狭翼;孕花外稃软骨质,宽披针形,长3~4mm,具5脉,头部具柔毛,不孕外稃2枚,退化为线形,具柔毛。花果期6~8月。(图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627页,图565)

生境与分布:常生长于水湿处。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及河南、湖北、湖南。全世界温带地区多有分布。

化学性质

全草和种子中含多种生物碱,有大麦芽碱(Hordenme)、芦竹碱(又名禾草碱Gramine)、N-甲基色胺(N-Methytryptamine)、N,N-二甲基色胺(N.N-Dimethyltryptamine)、5-甲氧基-N-二甲基色胺[1](5-Methoxy-NMethytryptamine)、5-甲氧基-N,N-二甲基色胺[1]、2-甲基-6-甲氧基-1,2,3,4四氢β-咔啉(2-Methyl-6-methoxy-1,2,3,4-tetrahydro-β-carboline)、2-甲基-l,2,3,4-四氢-β-咔啉(2-Methyl-1,2,3,4-tetrahydro-β-carboline)、2,9-二甲基-6-甲氧基-1,2,3,4-四氢-β-咔啉(2,9-Dimthyl-6-methoxy-1,2,3,4-tetrahydro-β-carboliue)[2,3]。还含p-香豆酸(pCoumaric acid)和阿魏酸[4]

参考文献

[1]CA 1971;75:31359b 。
[2]J Nat Prod 1975;38(5):442 。
[3]Phytochemistry 1976;15(5):737 。
[4]CA 1989;110:133839s。

本文标签: 五色草  药性  药理  化学性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