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小果博落回
名称出处:《秦岭植物志》
概况基源:为罂粟科博落回属植物小果博落回的全株。博落回属全世界约2种,中国均产。
原植物:小果博落回Macleaya microcarpa(Maxim.)Fedde(Bocconia microcarpa Maxim.),又名泡桐杆、野麻子。吹火筒、黄浆苔(陕西),野狐杆(甘肃)。
形态:多年生高大草本,植株高1~2m,光滑,被白粉。根粗大,黄褐色。茎直立,圆柱形而中空,绿色或微红紫色,含红黄色乳汁。单叶互生,具长柄;叶片宽卵形,长5~20cm,宽4~16cm,基部心形,边缘掌状5~7深裂或浅裂,裂片具不规则波状齿,背面粉白色,着生卷曲的短绒毛。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长25~40cm;萼片白色,倒披针形,长4~5mm,早落;无花瓣;雄蕊常为8枚,花丝状,长约1mm;雌蕊1,子房倒长卵形,柱头2裂。蒴果近圆形,扁平而下垂,长约5mm。种子1枚,卵形,黑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图见《秦岭植物志》.第1卷.357页.图303)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低山河边、沟岸及路旁。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北部,河南西北部、湖北北部。
化学性质含生物碱,有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别隐品碱、原阿片碱等。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