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大节竹
名称出处:《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概况基源:为禾本科大节竹属植物大节竹的秆内伤流液干燥后的块状物。大节竹属全世界15种,中国均产。
原植物:大节竹Indosasa crassiflora McClure
余项参见“竹黄”条。
药性性味:甘,寒。
功效:清热豁痰,宁心定惊。
主治:热病神昏谵语,中风痰壅,小儿惊风,抽搐。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常入丸,散剂。
医药知识2023-02-02 22:44:48百科
药材名称:大节竹
名称出处:《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概况基源:为禾本科大节竹属植物大节竹的秆内伤流液干燥后的块状物。大节竹属全世界15种,中国均产。
原植物:大节竹Indosasa crassiflora McClure
余项参见“竹黄”条。
药性性味:甘,寒。
功效:清热豁痰,宁心定惊。
主治:热病神昏谵语,中风痰壅,小儿惊风,抽搐。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常入丸,散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