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背叶

医药知识2023-02-02 22:16:43百科

红背叶

概况

异名:红帽顶、红背娘(《广西中草药》),红罗裙(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基源:为大戟科山麻杆属植物红背山麻杆的根、叶。山麻杆属全世界约70种,中国约6种。

原植物:红背山麻杆Alchornea trewioides(Benth.)Muell.-Arg.

历史:本品为广西地区常用中草药,见于《全国中草药汇编》及《广西中草药》等药物书籍。

形态:灌木或小乔木,幼枝被短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可达7cm,顶端与叶片连接处具红色腺体和2枚线状附属体;叶片卵状圆形或阔三角状卵形以至阔心形,长6~15cm,宽4~12cm,先端渐尖,基部近于平截或浅心形,上面近无毛,下面沿叶脉被疏柔毛,边缘有不规则的细锯齿。花单性同株,雄花序腋生,总状,长7~10cm,苞片披针形,腋内有花4~8朵聚生;无花瓣;萼片2~3,雄蕊8;雌花序顶生,花密集;萼片6~8,子房卵形,花柱3。蒴果被灰白色毛。花果期6~9月。(图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下册.277页.图1473)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800m左右的山坡路旁、灌丛或林下。分布于浙江、广东、广西。越南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全年可采。

化学性质

全株含生物碱、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和糖类。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07。

本文标签: 红背叶  药性  临床应用  药理  化学性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