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牙皂

医药知识2023-02-02 21:59:55百科

猪牙皂

概况

异名:皂角(《肘后方》),长皂角(《图经本草》),大皂角(《纲目》),牙皂(《本事方》),马犀(《纲目》),眉皂、小皂角(《中药志》)。

基源:为豆科皂角属植物皂荚树上发育正常的荚果叫皂荚,发育不良的荚果叫猪牙皂。

原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G.macracantha Desf.;G.officinalis Hemsl.)。曾将猪牙皂误订为G.officinalis Hemsl.学名的应予纠正。

历史:皂荚始载于《本经》。《纲目》载:“有3种,一种小如猪牙,一种长而肥厚,多脂者为佳。”以上记载与现今商品一致。牙皂或称猪牙皂是皂角树上的一种发育不良的荚果。在同一颗皂荚树上结有皂角和猪牙皂,所以只有一个学名。民间以“放浆”嫁接法使皂荚树多结牙皂,以供药用。

形态:落叶乔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0m;枝灰色至深褐色,刺粗壮,有分枝,长达16cm。双数羽状复叶,长10~26cm;小叶2~9对。卵披针形至长圆形;长2~8.5(12.5)cm;宽1~4cm;先端钝或渐尖,具小刺尖,基部斜圆或斜楔形;叶缘有细齿;两面均被柔毛;网脉两面凸出;小叶柄长0.1~0.2cm,被短柔毛。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长5~14cm,被短柔毛;花杂性,黄白色;雄花直径0.9~1cm,花梗长0.2~0.8cm,花托长0.25~0.3cm;深棕色,外面被柔毛、萼片4,三角状被针形,长0.3cm.两面被柔毛,花瓣片4,长圆形,长0.4~0.5cm,被微柔毛,雄蕊8(6);两性花直径1~1.2cm,花梗长0.2~0.5cm,萼、花瓣与雄花近似,仅萼片长0.4~0.5cm,花瓣长0.5~0.6cm;雄蕊8;退化雌蕊长0.25cm,子房被毛,柱头浅二裂,胚珠多数,荚果长条形,长12~37cm,宽2~4cm,劲直或扭曲,果肉略厚,两面凸出,果颈长1~3.5cm;果瓣革质,褐棕色或红褐色,常被白色粉霜,干时黑棕色。种子10~15,长圆形或椭圆形,长1.1~1.3cm,宽0.8~0.9cm,棕色,有光泽。花期3~5月,果期5~12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39卷.图版29∶6~10)

生境与分布:生于平地至海拔2500m,山坡、谷地、林中及路边。中国各地均有分布,广为栽培。

生药

栽培:宜向阳温暖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土壤均可栽种。用种子繁殖,于春季或秋季播种,按行距33cm开条沟,深4~6cm,每隔4~6cm播籽1粒,然后覆土盖草,浇水。或在播种前,用清水浸种1~2天后播下。播后注意浇水,出苗时揭草,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用人畜粪水追施2~3次。第2年秋末即可移栽,以行株距10×7m穴栽。栽后3~4年中,需注意中耕除草,追施堆肥或草木灰,行间可间作其它作物,以利植株生长。

采集:9~10月果实成熟后采收不发育果实,晒干。药材主产于四川、山东、贵州、云南。

鉴别

性状:不育果实圆柱形略扁而弯曲,长5~11cm,宽0.7~1.5cm;表面紫棕色或紫褐色,被灰白色蜡质粉霜,擦去后有光泽,并有细小的疣状突起及线状或网状的裂纹,腹面有棱脊,背面棱脊不显著而有棕黄色纵纹,一端有凸起的钝尖,另一端有果梗的残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棕黄色,中间疏松,有浅绿色或浅棕黄色的丝状物与斜向网纹。气微,有刺激性,味先甜而后辣。以个大,饱满、色紫褐、有光泽者为佳。

显微 果实横切面:外果皮1列,细胞类方形,排列紧密,外被角质层。中果皮主为薄壁组织,外侧有石细胞组成的断续环带。维管束斜向排列,纤维束多位于维管束内侧或外侧,草酸钙棱晶常见于石细胞群及维管束旁的薄壁细胞中,并有簇晶。中果皮内侧有厚壁性孔纹细胞,至数列,其内外常伴有少量纤维束。内果皮厚,由薄壁细胞组成,并可见少数草酸钙小簇晶。(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606页.图384)粉末红棕色。 ①石细胞直径12~51μm,长至160μm,壁厚5~22μm,层纹可见,孔沟大多明显,胞腔一般较小。 ②纤维长梭形,直径16~36μm,长至295μm,壁厚5~12μm,纤维束周围的纤维外侧壁略呈齿状凸出,常伴有较小的石细胞,或形成晶纤维。 ③含晶厚壁细胞类方形,直径8~25μm,壁不均匀增厚,无层纹及纹孔,胞腔内含草酸钙方晶,偶含簇晶。 ④草酸钙方晶直径5~20μm,长至27μm。 ⑤草酸钙簇晶直径4~12μm。 ⑥木化薄壁细胞类长方形,壁稍厚,纹孔较大而明显。 ⑦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壁较厚,表面有角质层,并可见气孔。(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483页.图235)

理化:取样品粉末1g,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6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溶于20ml水中,用乙醚提取2~3次,水层再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3次,合并正丁醇并减压浓缩至干,残渣用少量甲醇溶解,点于硅胶G板上,以皂角甙C为对照,以正丁醇-乙醇-氨水(10∶2∶5)为展开剂,展距16cm,喷20%磷钼酸乙醇溶液,加热显色,斑点为不同程度的深蓝色。(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608页.图386)发育正常荚果扁长条形,稍弯曲,长12~25cm,宽2~4cm,厚0.8~1.4cm;表面不平,红褐色或紫红色,被灰白色粉霜,擦去后有光泽,两端略尖,基部留有果柄痕或短果柄,背缝线呈棱脊状。质坚硬,摇之有响声,剖开可见多数种子。种子扁椭圆形,表面黄棕色,光滑,质坚。气味辛辣。以肥厚、饱满、质坚者为佳。

加工炮制:炒猪牙皂,取净砂子置锅内,用中火炒热,加入净牙皂,拌炒至疏松鼓起呈深棕色,取出,筛去砂子,放凉。发育正常荚果,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同时捣碎。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性质

猪牙皂果实含数种皂甙,过去曾分得一种皂甙元为阔叶合欢萜酸(Albigenic acid)[1]。猪牙皂含总皂甙36.3%,大皂角为35.4%[2]。自皂荚中曾检知七种皂甙,主要为皂荚皂甙B(Gleditschia B),经部分水解可得到10种前皂甙元,其中前皂甙元E(Prosapogenin E)含齐墩果酸;前皂甙元F含刺囊酸(Echinocystic acid),水解的糖有葡萄糖和鼠李糖[3]

附 日本栽培变种山皂荚(Gleditsia japonica Miq.cv.saponifera)荚中得到多种皂荚皂甙(Gleditsia saponins)B、C、E、G等,多系刺囊酸的3,28-双糖链皂甙,糖为阿拉伯糖、木糖、鼠李糖和葡萄糖;有的皂甙有8个糖基,在28-末端鼠李糖基上有单萜酰基二个[4,5]。国产山皂角,另参见本书第1卷486页及901页。三刺皂荚又名新疆皂荚(Gleditsia triacanthos)的果荚及叶(罗马尼亚产)均含皂甙多种,齐墩果酸为主成分之一[6],另参见本书第1卷185页。皂荚中干燥果皮含大量皂甙,其提取物可作表面活性剂用于洁净剂、牙膏、洗发、润肤等日用香妆品原料,亦可用为杀虫、灭火剂原料[7]

参考文献

[1] 南京药学院 中草药学(中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416,417。
[2] 中药通报 1987;12(11)∶675(CA,1988;108∶118799u)。
[3] CA 1980;92∶28458d。
[4] Planta Med 1982;46∶74~77。
[5] Chem Pharm Bull 1982;30∶2747。
[6] CA 1987;107∶74283u。
[7] CA 1995;122∶P 34596b;113∶103242m;111∶P83899j。

本文标签: 猪牙皂  药性  临床应用  药理  化学性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