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柑果子
名称出处:《新华本草纲要》
概况基源:为芸香科柑果子属植物柑果子的根、叶及果实。
原植物:柑果于Hesperethusa crenulata(Roxb.)Roem.(Limonia crenulata Roxb)
历史:根、叶及果实,在印度作为药用;在阿拉伯地区将果实磨粉作鱼类和肉类的调味品。
形态:小乔木。树皮表面有纵向开裂的灰白色木栓质;枝条细瘦,针刺腋生。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厚纸质;叶柄长1.2~2.5cm,翼叶大,倒卵形,宽0.8~1.5cm,上部较宽,端圆或截形,基部楔形,边缘有粗大钝锯齿;小叶5~9,近菱形或广长圆形,长2~4cm,宽1~2.5cm,端钝,有时微凹,基部楔形,边缘具钝锯齿,有粗大而透明的腺点,两面无毛,上面深绿色,中脉凸起,下面青绿色,中脉微凸。花序腋生,花不多,细小,白色,芳香,4基数;萼片卵形;花瓣长约6mm;雄蕊8,分离;子房4室,每室有1胚珠。果小,圆球形,成熟时黑色,肉瓤味苦,有粗大而无柄的汁胞;种子坚硬,平滑,近圆形。
生境与分布:广州有栽培。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及印度支那。
化学性质根含β-谷甾醇、香豆素类化合物:印度楹桲素(Marmesin)(1)、苏白任酮(Suberenol)(2)、软木花椒素(Suberosin)(3)、7-甲氧基-6(2,3-环氧-6-甲基丁基)香豆素〔7-Methoxy-6-(2,3-epoxy-6-methylbutyl)coumarin〕。
参考文献
Phytochemistry 1972;11(11):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