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耳子

医药知识2023-02-02 21:37:41百科

苍耳子

概况

异名:枲耳实(《本经》),胡寝子(《药材资料汇编》),苍郎种、棉螳螂(《江苏植物药志》),苍子、胡苍子(《东北药用植物志》),饿虱子(《广西中药志》),苍裸子、苍耳疾藜(《陕西中草药》)。

基源:为菊科苍耳属植物苍耳带总苞的果实。苍耳属全世界约25种;中国5种,其中2种入药。

原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ncum Patr.ex Widder(Xanthium strumari um L.;X.japonicum Widder)

历史:苍耳子为常用中药,以枲耳实名始载于《本经》,列为中品。《纲目》列草部陉草类,“苍耳叶青白,类糊菜叶,秋间结实,比桑椹短小而多刺。”从《政和本草》和《纲目》所附图与现今所用苍耳特征相同,因此历代本草所用原植物并不混乱。《中国药典》除1963年版用拉丁异名外,1977年、1985年和1990年三版都用正名。

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90cm。根纺锤形。茎被灰白色糙伏毛。叶柄长3~11cm;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心形,长4~9cm,宽5~10cm,不分裂或3~5不明显齿裂,边缘有不规则粗锯齿,具3基出脉,上面沿脉密被糙优毛,背面苍白色,被毛。雄性头状花序生枝顶,球形,直径4~6mm,总苞片长圆状披针形,长约2mm,有微毛,花冠钟形,裂片宽,花药长圆状线形;雌性头状花序椭圆形,外层总苞片小,披针形,被短柔毛,内层总苞片结合成囊状,宽卵形,淡黄绿或有时带红色,外面疏生钩状刺,基部被柔毛或腺点,顶端具1~2个坚硬的喙。瘦果2,倒卵形。花期7~8月,果期9~10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75卷.327页.图版55 1-10)

生境与分布:生于低山丘陵或荒野路边、田边。几遍布全中国各地。原苏联、朝鲜、日本、印度和伊朗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8~9月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割取全株,打下果实,除净杂质,晒干。药材中国各地均产。

鉴别

性状:果实纺锤形或卵圆形,长1~1.5cm,直径4~7mm;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全体有钩刺,顶端有2枚较粗的刺,分离或相连,基部有果柄痕。质硬而韧,横切面中间有纵向隔膜,分为两室,各有一枚瘦果。瘦果略呈纺锤形,一面较平坦,顶端具突起的花柱基,果皮薄,灰黑色,具纵纹。种皮膜质,浅灰色,有纵纹,子叶2枚,有油性。气微、味苦。以粒大、饱满、色棕黄者为佳。

显微 果实横切面:总苞内外为1列表皮细胞。内、外表皮间主为纤维层,纵横排列,外层数列纤维纵向排列,其横断面呈多角形,向内的纤维横向排列呈长条状,间或向外突出成钩刺。纤维间散有1列维管束;其余全为薄壁组织。果皮外面为表皮细胞与1列棕色色素层,向内为薄壁组织,并散有维管束。子叶细胞含油滴及糊粉粒。(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382页.图244)

理化:取样品粉末10g,用甲醇振摇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少量,点于硅胶G板上,以芦丁为对照,以正丁醇-醋酸-水(4:1 5)上层液为展开剂,展距10cm,用氨蒸气显色,斑点呈黄色。(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383页.图245)

加工炮制:常用的炮制品有苍耳子和炒苍耳子。 ①苍耳子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 ②炒苍耳子 取净苍耳子,用武火炒至表面黄褐色,去刺,筛净。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鼠,防蛀。

化学性质

果实含油,油中成分有棕榈酸、硬脂酸甘油、亚油酸、油酸、蜡醇、β-,γ-和ε-谷甾醇、卵磷脂、脑磷脂(Cephalins)、苍耳甙(Strumaroside)、葡萄糖、果糖、蔗糖、酒石酸、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甘氨酸、天门冬素、天门冬氨酸。种仁含亚油酸,还含有毒成分:毒蛋白、氢醌、苍术甙[1]。以及一种有毒成分,具有甙类性质的物质,含葡萄糖及鼠李糖,称作AA2[2]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78。
[2] 药学学报 1962;9(11):678。

本文标签: 苍耳子  药性  临床应用  药理  化学性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