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荆芥
名称出处:《吴普本草》
概况异名:假苏(《本草经》、《东北常用中草药》),四棱杆蒿(《北方常用中草药》)。
基源:为唇形科裂叶荆芥属植物裂叶荆芥及多裂叶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或全草。裂叶荆芥属全世界约3种1变种,其中2种产于原苏联西伯利亚及蒙古,1变种产于日本;中国3种均产,供药用。
原植物:正品荆芥为裂叶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Benth.)Briq.(Nepeta tenuifolia Benth.Elsholtzia integrifolia Benth.),又名荆芥(《救荒本草》),小茴香(四川夹江),线芥(江西、湖南)。多裂叶荆芥Schizonepeta multifida(L.)Briq.(Nepeta multifida L.),又名荆芥(东北地区)。
历史:荆芥一名始见于《吴普本草》。《唐本草》、《纲目拾遗》、《吴普本草》、《纲目》等主要本草书籍均以荆芥为《本经》上的假苏,《纲目》的假苏荆芥一图(夏良心本)亦颇似本种。本品为常用中药,主产于河北安国、易县、唐县、承德、江苏江都、扬州、泰兴,浙江肖山、杭州、江西吉安、吉水,湖北、湖南等地亦产,供全国并出口。
形态:一年生草本。茎高60~80cm,四棱形,被灰白色疏短柔毛,茎下部的节和小枝基部通常带棕紫色。叶通常为指状3裂,大小不等,长1~3.5cm,宽1.5~2.5cm,顶端锐尖,基部楔状渐狭并下延至叶柄,裂片披针形,宽1.4~4mm,全缘,被短柔毛,脉上及边缘较密,有腺点。花序为多数轮伞花序组成的顶生穗状花序,通常生于主茎上的较长大而多花,生于侧枝上的较小而疏花,但均为间断的;苞片叶状,与叶同形,小苞片线形,极小。花萼管状钟形,具15脉,齿5,三角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后面的较前面的为长;花冠青紫色,外被疏柔毛,内面无毛,冠檐2唇形,上唇先端2浅裂,下唇3裂,中裂片最大;雄蕊4,后对较长,均内藏,花药蓝色。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长约1.5mm,径约0.7mm,褐色,有小点。花期在9月以后。(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520页.彩图16)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540~2700m山坡路边或山谷、林缘。分布于中国东北、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城口、南川)、贵州等省均有野生;浙江、江苏、福建、云南等省均有载培。朝鲜也有分布。
多裂叶荆芥与裂叶荆芥的主要区别为叶一回羽状深裂,有时浅裂至近全缘;穗状花序连续,很少间断;萼齿先端急尖,无芒尖。花期7~9月,果期在9月以后。(图见《中国植物志》.第65卷.第2分册269页.图版55∶1-7)生于海拔1300~2000m松林林缘、山坡草丛或湿润的草原上。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原苏联、蒙古也有分布。
生药栽培:宜温和湿润气候,适应性较强,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用种子繁殖,春播或秋播。一般多采用春播,在3月下旬~4月上旬直播,按行距27cm划浅沟条播,将种子与草木灰或细土混匀后播下,稍加镇压。每亩用种量2~3kg。苗高5~7cm时结合松土除草,按株距7cm左右间苗2~3次。苗期应保持土壤湿润,防止雨季积水。5~6月各施追肥1次,以人畜粪水或氮素化肥追施。病害立枯病,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淋灌;黑斑病,用80%代森锌800倍液喷雾。虫害地老虎、银蚊夜蛾、参照农作物虫害进行防治。
采集:秋季花穗绿色时采收。北方是距地面数厘米处割取地上部分,晒至半干捆成小把,再晒至全干。南方是连根拔起,晒干,捆把。也有先单独摘取花穗晒干,称“荆芥穗”;再割取茎枝晒干,称“荆芥”。药材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河北安国、易县、唐县、承德,江苏江都、扬州、泰兴,浙江肖山、杭州,江西吉安、吉水,湖北,湖南。
鉴别
性状:带有花穗的全草,全长60~90cm。茎方形,上部多分枝,四面有纵沟,表面黄紫色或紫棕色,被白色短柔毛,体轻,质脆,折断面纤维状,黄白色,中心有白色疏松的髓。叶对生,叶片分裂,裂片细长,黄色.皱缩卷曲,破碎不全,质脆易脱落。顶生穗状轮伞花序,长3~8cm,花冠多脱落不全,花萼黄绿色,钟形,质脆易碎。花萼内有棕黑色小坚果。气微弱,搓碎时则具薄荷样香气,味微涩而辛凉。以色淡黄绿、穗长而密、香气浓者为佳。
显微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外壁厚,角质化;腺毛柄部单细胞,头部2细胞;腺鳞有8个分泌细胞;非腺毛3~8细胞。茎四棱处表皮内侧有壁角组织。皮层2~6列细胞。中柱鞘散布有纤维束,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较宽阔,导管及木纤维主要分布在茎四棱处,射线1~2列细胞。中央为髓部。(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522页.图503)粉末:黄棕色。 ①腺鳞顶面观头部类圆形,8~13细胞,直径22~108μm,柄单细胞,极短,内含鲜黄色或棕色物。 ②小腺毛头部类圆形,1~2细胞,直径16~27μm;柄短,单细胞。 ③非腺毛完整者1~6细胞,基部直径22~45μm,长67~810μm,壁稍厚,上部细胞具细小疣状突起,下部1~2细胞有角质纵条纹。 ④气孔长圆形,直径约18μm,副卫细胞2个,直轴式。 ⑤叶表皮细胞类多角形,壁波状弯曲。有气孔及毛茸。 ⑥花粉粒近球形,直径27~31μm,具6沟,外壁两层明显,具网状雕纹。 ⑦果皮表皮(粘液层)细胞断面观类方形或类长方形,壁粘液质化,胞腔小,不规则分枝,内含棕色物,其下色素细胞2~3列,类方形,充满棕色物,有的色素细胞向上伸入于表皮细胞间;表面观类多角形或圆多角形,小形色素细胞群散列于表皮组织间。 ⑧果皮石细胞断面观细胞1列。类长方形或类方形,壁有裂纹,胞腔星状;表面观类多角形,垂周壁深波状弯曲,纹孔稀疏。 ⑨果皮色素细胞用氢氧化钾液装片,呈类方形或类多角形,胞腔内含棕色物。 ⑩种皮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平周壁具条状及点状增厚纹理。 ⑾螺纹、环纹、网纹及具缘纹孔导管直径9~27μm。 ⑿纤维细长,直径7~36μm,壁稍厚,有的可见斜纹孔。(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715页.图351)
理化:取样品100g,切碎,由挥发油测定器提取挥发油,点于硅胶G板上,以薄荷酮、胡薄荷酮、柠檬烯为对照,以已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距12cm,喷2,4-二硝基苯肼试剂,加热显色。(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523页.图505)
加工炮制:①炒荆芥 取荆芥段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 ②荆芥炭 取荆芥段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黑褐色,内部焦褐色时,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晾干凉透。 ③荆芥穗炭 取荆芥穗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黑褐色时,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晾干凉透。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裂叶荆芥全草含挥发油1.12%,荆芥梗为0.60%,荆芥穗为1.69%,荆芥炭为0.06%,油中主要以薄荷酮39.13%、异薄荷酮4.88%、胡薄荷酮(Pulegone)43.27%、异胡薄荷酮2.09%、柠檬烯3.43%含量最高。油中还含辣薄荷酮(Piperitone)等成分31种[1]。从穗部还分得四种单萜裂叶荆芥醇(Schizonol)、裂叶荆芥二醇(Schizonodiol)、裂叶荆芥甙(Schizonepetoside)A、B、C、D、E及香叶木素(Diosmetin)、橙皮素(Hesperetm)、木犀草素(Luteolin)[6,7]。
多裂叶荆芥穗和茎中含有微量元素K、Mg、Fe、Na、Al、Ca、Cu、Zn、Mn、Mo、Cd、Pb、Co、Ni、Se[2],穗部主含薄荷酮、胡薄荷酮、4α,5-二甲基-3-异丙基八氢萘酮等17种化合物[3]。还含二十二烷酸、二十四烷酸、琥珀酸、齐墩果酸[4]。挥发油中主含月桂烯(Myrcene)、β-水芹烯(β-Phellandrene)、柠檬烯、沉香醇(Linalool)、冬青油醇(Sabinol)和胡薄荷酮[5]。
从穗中还分离到芹黄素-7-O-葡萄糖甙(Apigenin-7-O-glucoside)、黄色黄素-7-O-葡萄糖甙(Luteolin-7-O-glucoside)、橙皮甙(Hesperidin)[6]。
参考文献
[1] 中药通报 1985;10(7):19。
[2]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88;14(2):125。
[3] 药学通报 1988;23(10):594。
[4] 中国中药杂志 1989;14(9):32。
[5] CA 1989;111:150553g。
[6] Planta Med 1989;55(2):179。
[7] Chem Pharm Bull 1981;29(6):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