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白蔹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异名:白根(《别录》),猫儿卵(《纲目》),鹅抱蛋(《植物名实图考》),见肿消(《南京民间药草》),穿山老鼠(《浙江中药手册》),白水罐、山地瓜(《东北药用植物志》)。
基源:为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白蔹的块根。
原植物:白蔹Ampelopsis japonica(Thunb,)Makino
历史:白蔹首载于《本经》,列为下品。《别录》谓:白蔹生衡山山谷,近道处处有之,作芚生,根如白芷,破片,以竹穿之,日干。生取根捣敷痈肿亦效。”《唐本草》谓:“根似天门冬,一株下有十许根,皮赤黑,肉白如芍药,殊不如白芷。”《蜀本草》谓:“蔓生,枝端有5叶,所在有之。”《本草图经》谓:“白蔹,今江淮州郡及荆、襄、怀、孟、商、齐诸州皆有之,二月生苗,多在林中作蔓,赤茎,叶如小桑,五月开花,七月结实,根如鸭卵,三五枚同巢,皮赤黑,肉白。”以上所述皆与今之白蔹相符。已载入《中国药典1985年版》。
形态:落叶木质藤本,块根纺锤形或圆柱形;枝无毛,略带浅紫色,髓白色;卷须与叶对生,分叉。叶互生,掌状复叶,长6~14cm,宽7~12cm;小叶一部分羽状分裂,一部分羽状缺刻,裂片卵形至披针形,中间小叶最长,两侧较小,叶轴有阔翅,裂片基部与叶轴连结处有关节,两面无毛;叶总柄2~5cm,较叶片短。聚伞花序,与叶对生,花小,黄绿色,花序梗细长,缠绕,长3~8cm;萼片5浅裂;花瓣、雄蕊各5;花盘明显。浆果,球形或肾形,直径约6mm,熟时白色或蓝色,有针孔状凹点。花期6月,果期9~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780页.图3290)
生境与分布:多生长于路边或山坡林下。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
生药栽培:宜凉爽湿润环境,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均可栽种。用种子繁殖,于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直播,按行距0,5m开沟条播,沟深3cm,将种子拌有草木灰或细土播下,薄覆细土,稍加镇压,每亩用种量1~1.5kg。也可在初冬或早春挖其老根,每株分出带芽的根3~4个,按行株距50×33cm穴栽,深5~7cm,每穴栽1株。直播苗高7cm时间苗,以33cm株距定苗。每年返青出苗及冬前休眠时各施肥1次,用人畜类和厩肥沟施。当蔓长1m时,设支架,利于攀援生长。
采集:春、秋季均可采挖,以春季采为好,洗净泥土,切成两瓣、四瓣或斜片,晒干。药材主产于河南、安徽、江西、湖北。
鉴别
性状:块根长圆形或纺锤形,两头较尖,略弯曲,长3~10cm,直径1~3cm;外皮红棕色或红褐色,有纵皱纹、细横纹及横长皮孔,易层层脱落,脱落处淡红棕色;纵切片切面周边常向内卷曲,斜切片卵圆形,周边较厚,微翘起或略弯曲。质坚体轻,折断时有粉尘,断面白色或淡红色。气微,味甘。以肥大、断面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显微 根(中部半径约1.5cm)的横切面:木栓层为2~6列木栓细胞,有时脱落。韧皮部射线宽广,韧皮部呈窄条状;形成层呈环。木质部导管稀疏排列,周围有木纤维及木化薄壁细胞。本品薄壁组织中散布有粘液细胞,内含草酸钙针晶束;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有的尚有草酸钙簇晶。(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图316) 粉末:淡红棕色,气微,味甘。 ①淀粉粒 极多,单粒棍棒形、长圆形、长卵形、肾形、扁三角形或菱形,小粒圆球形,有的两端尖,有的一端平截或一端狭尖,直径3~26μm,长至25(~43)μm,脐点不明显,层纹不明显;复粒少数,2分粒长轴平行。 ②草酸钙针晶 较多,随处散在或成束存在于粘液细胞中,有的针晶束连同粘液质从细胞中脱出,粘液质溶解缓慢。针晶长86~169μm,直径约1.5μm。 ③粘液细胞 呈类圆形或椭圆形,长108~224μm,直径66~91μm,内含淡黄色粘液质,有的含针晶束。 ④草酸钙簇晶 散在或存在于薄壁细胞中。直径25~78μm,棱角宽大,有的似方晶,或有簇晶与方晶合生。 ⑤导管 主为具缘纹孔导管,直径35~60(~83)μm,具缘纹孔椭圆形或横向延长呈长梭形,排列成梯状或网状,纹孔口线形。另见木薄壁细胞、石细胞、木纤维、木栓细胞。(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31)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性质含粘液质和淀粉。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