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包括读《扫一室与扫天下》有感、扫一室与扫天下读后感(392字)等400字、600字左右的读后感作文3篇,供您参阅。
扫一室与扫天下读后感_392字
《“扫一室”与“扫天下”》讲的是青年人陈蕃志存高远,喜好读书,但生活很懒散,连自己的书房也很少收拾打扫,东西堆得杂乱无章。陈蕃虽有“扫天下”的志向,却连眼前的“一室”都不愿清理干净,认为这只是件小事。难道大事不是从小事做起的吗?空有志向不行,还须踏踏实实地从小事做起,这样才能实现大的志向。
他父亲的朋友也告诫他:连一件小小的屋子都不扫,是扫不了天下的。这个故事还警示人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河;成就大事,往往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只有勤于“扫一室”,才能“扫天下”。
我们小学生也一样,不管你从小立下什么远大目标,都要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做起。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科学家,就要养成爱动脑的好习惯,不管遇到什么事,看到什么现象,都要问个为什么。你要敢于幻想,敢于大胆的猜测,还要仔细观察,长期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只有从小好好学习,刻苦钻研,长大才能开启成功的大门。
成语有心人:有某种想法,肯动脑筋的人。如: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15回:“我看卢兄有心人,或别有深意亦未可知。”又如: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成语点点滴滴:一点一滴,形容数量非常少。如: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眼光四射,口中流出涎来,点点滴滴,滴在水内。”又如:学习要靠点点滴滴地积累。
扫一室与扫天下读后感_410字
我是个名副其实的小马虎,瞧,我的房间简直比猪窝还要脏乱:到处塞满杂物,被子没叠好,书本随处可见,书桌摆放着一堆零食。每当妈妈边为我整理房间边唠唠叨叨的时候,我总是满不在乎。我想:现在最重要的是把书读好,将来我又不当保姆,没必要做这些琐碎的事。
今天,我读了《“扫一室”与“扫天下”》这篇课文,深受教育。文中讲到东汉时代,有个青年叫陈蕃,他志存高远,喜好读书,生活却很懒散,连自己的书房都不打扫。一天,父亲的朋友薛勤来到他家中,告诫他: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薛勤走后,陈蕃听了觉得有道理,就改掉了毛病。
读完课文,我羞愧极了。文中的陈蕃不正是我的写照吗?我同他一样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我想出国留学,学成归来在国内办一家大公司。看着自己的房间,我陷入沉思:这么小小的空间就被我搞得又脏又乱,将来又怎能把事情做得井井有条呢?
我下定决心,从今天起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扫好一室,方能扫天下。
成语名副其实: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如:汉·曹操《与王修书》:“君澡身浴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符,过人甚远。”又如:而况教育能不能名副其实,还是个不能便下断语的问题。——叶圣陶《桥上》
成语唠唠叨叨:说话罗嗦,一说起来没个完。如:宋·郑思肖《答吴山人问远游观地理书》:“古人胸中高明,一见便了……未若后世唠唠叨叨,支支离离,弃本逐末,侈为乖谬。”又如:他的老婆老是唠唠叨叨个没完。
扫一室与扫天下读后感_568字
今天,我们学习了《“扫一室”与“扫天下”》这篇课文。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远在东汉时代,主人公陈蕃虽志向高远,但是生活很懒散。一个叫薛勤的人看见他的书房很乱,就批评教育他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愿意打扫,是不能去扫天下的。”薛勤走后,陈蕃听了觉得有道理,就改掉了毛玻
我读了这篇文章深受启发,就好像薛勤在批评自己。我也是一个志向远大的人,将来要成为一名汽车设计师,而且还要成立自己的汽车制造公司以便实现我的设计。但我也是有很多小事情或者不做,或者做了也不认真,觉得这些事情都无妨。先说在学校,个人卫生很乱,什么东西都往位兜里塞,经常一看,哎呀呀,怎么跟垃圾似的,里面的东西经常会掉出来,弄得我“满地找牙”。宿舍里,我晚上一回去,脱—衣服就往床上一放,也不叠起来,就什么也不管了。再说家里,早上起来从来不叠被子,还得让姐姐来收拾,刷牙甚至还得让别人给挤牙膏,几乎从来不作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晚上也不自己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这些看起来是小事,这是锻炼我生活自理的能力,而且做这些事情的态度会影响我将来做其他“大事”的态度。正如三国著名人物刘备所说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要以为坏事小就去做,不要以为好事小就不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今天起,我就改掉我以前的坏习惯,只有做好了今天的每件小事,才能成就将来的大事。
成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不要;为:做。不要以为是微小的坏事就可以做,不要以为是不大的好事就不去做。如:《诸葛亮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成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如:《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又如: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明·赵弼《两教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