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包括羊皮卷之五读后感(1774字)、藏獒读后感(1820字)、北大批判读后感(1853字)、心理书读后感(1795字)、绿城企业文化读后感(1850字)等1800字左右的大学生读后感精选5篇,供您参阅。
羊皮卷之五读后感_1800字
我曾经很无知,站在茫茫的人海中,总幻想着自己拥有世间的全部。自傲而狂妄地注视着远方,以为那东方的太阳是因为我而光芒万丈。在这种虚幻的大网中,我迷失了最初的航向。我是多么的愚蠢和可悲啊!虽然我总是想要过一种新的、更好的生活,也从未间断过对美好的祈望,然而,我却从未着手行动过,每天茫然的踏进这个世界,没有指引,没有方向,一天天的流浪在梦的海洋。我习惯于告诉自己:明天我将要开始努力。却不知,明天只能在失败者的措辞中找到,今天才是要付出的日子。我对自己的愚蠢茫然无知,误以为自己在等待着时来运转,好象吃喝睡眠都可以推到死亡将至。
起初,在激情的驱使下,我还是心甘情愿、雄心勃勃、毫不迟疑地付出过一定的代价。但是,随着接二连三的失望和挫折,象滴水穿石一样的侵蚀着我的信心,摧毁着我的勇气,磨灭着我的斗志。在无数的辩解和托词中,我如行尸走肉般的任时光流逝。那时不懂得,所有梦想的成真,都少不了契而不舍、坚韧不拔的拼搏过程,这种过程是点点滴滴的积累,步步为营的拓展,循序渐进的追寻。
曾经,我不知道该如何拥抱幸福,对那天赐的幸运,我受宠若惊。一次次的机遇,一次次的顺境,不仅没有暖化如铁的心肠,相反我还错误的认为,不需要付出,我一样拥有你的温柔和事业的成功,在泡沫的托浮下,我自以为是的学着去挥霍自己的人生。
过去,我不知道如何对抗逆境,失败的创伤使我的内心世界阴云密布,失去平衡。我不知如何走出苦闷和脆弱交织的大网,没有勇气碰触天赐的伤。心被折磨的难以负荷生活的挫折,于是我开始消沉,开始堕落。幼稚的认为,如果大家都和我一样的痛苦,我就不需要再掩饰身上的伤。
直到那刻骨的日子,我从梦的颠峰跌入现实的低谷,才被重重的摔醒。抚着满身的伤痕,泪,冲洗着模糊的眼睛!
面对着世俗的嘲讽和你憔悴的身影,以及我的两手空空,我深深的懂得:爬不起来,必会葬送一生。只要义无返顾的去奋斗,生命热力的炙烤和生命之雨的沐浴终将使我走出自掘的大坑,爬起来,我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一片全新的天空!
过去的,除了可以借鉴的教训,我不会再去苦苦追忆,毕竟一切都已过去,不能让过去再缠绕我满身伤痕的躯体。最主要的是不值得我再为过去的痛苦浪费精,忏悔无法将一切挽留或抹去。我不会再将希望寄托于明天,我永远不可以让刚从一个低谷中爬起的自己再受到冲击。我要忘记过去,我要时刻铭记心中的目标,紧盯着脚下今天该走的路,无论今后我面对什么样的命运,我都要铭记那千古不变的格言:只要决心成功,就没有什么可以把我击垮!
我庆幸,逆境不仅没有摧毁我生的勇气,相反却给了我拼搏的斗志,使我一度消沉、堕落的生命重新焕发了春的气息,拥有了自信和热情!逆境啊,你将我从噩梦中摇醒,让我懂得了曾经的无知和无能。你给了我一双明亮的眼睛,让我看清了自身和身边拥有的一切的伪善与无情,你给了我一个衡量爱情、亲情、友情的天平,让我了解了何谓善变,何谓永恒。你让我在苦难的熔炉中锤炼,你让我明白,灵魂遭受煎熬的时刻,也正是生命中最多选择与机会的时刻。是你,给了我生命中重新站起的转折。我会保留你所赐予我的这一切,我会珍惜这警醒后的感觉。我要用行动向世人证明:今天,我懂得了努力和拼搏,我,不再是原来的我!羊皮卷之一读后感 最近,当我重新来看这本书的时候,真的有很多的感触,信主和不信主看这本书的体会是完全不同的。我和我的牧师Joshua也分享了一点,也许在大学的时候,上帝已经通过这本书在我心中播下了信仰的种子,循序渐进,分明就是一本宣扬圣经文化的书,我会在今后的日子里一点点来分析。今天先看羊皮卷之一。今天我开始新的生活,今天,我爬出满是失败创伤的老茧,今天我重新来到这个世上,这其不就是我们接受我的主耶稣,天父给了我们新的生命吗?我们过去的一切犯罪,失败的捆绑等都被赦免了,我开始了新的生活。“每张羊皮卷用三十天的时间阅读,然后再进入下一卷。清晨即起,默默涌读;午饭之后,再次默读;夜晚睡前,高声朗读。”你看这一句其不就是我们宣告神的话语吗?神的话语是有力量的。最后一句,“今天,我的老茧化为尘埃。我在人群中昂首阔步,不会有人认出我来,因为我不再是过去的自己,我已拥有新的生命。”其不就是我们生命的改变,新生命带来的不同之大以至于没有人认出我们,拥有新生命的你不在是过去的自己,神改变了你!
成语两手空空:形容人手头很紧,一个钱也没有。如:清·袁枚《子不语》卷二十三:“我客死于此,两手空空,……。”又如:你知道我做公债亏得一塌糊涂,差不多两手空空了。——茅盾《子夜》八
成语雄心勃勃: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雄心很大,很有理想。如:茅盾《<子夜>新版后记》:“最初构思的时候,原也雄心勃勃,打算在我力所能及的广阔画面上把一些最典型的人物事态组织进去。”又如:他雄心勃勃地去海南干一番事业。
藏獒读后感_1800字
在《藏獒》一书中多次提到了藏獒的优秀品德,实际上是我们人类的优秀分子自古以来就孜孜以求的,也是人类很容易丢失的精神财富。
一是爱岗敬业,安守本分。
藏獒是一种既爱岗敬业又安守本分的动物。它们爱岗敬业,扶助主人渡过难关,帮助牛羊抗击野兽;它们安守本分,恪尽职守,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藏獒精神补充人类精神,这不禁让我想到,爱岗敬业是一种职业精神,安守本分是一种职业态度。一个人只有爱岗敬业,才能在职场中取得成功;一个人只有安守本分,才能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对作为教师的我来说,不但要热爱这一岗位,更要对每一个学生和家长负责,对学校和每一位团队伙伴尽职,带着獒精神和獒文化安守在岗位上,踏踏实实的奉献。
二是高尚无私,舍己为人。
书中尾声处一段普通文字的描写,着实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1957年冬天,西结古草原遇到特大雪灾,寒冷和饥饿夺取了大部分人的生命,许多牧民困在大雪里不知死活。獒王冈日森格带领着狗群迅速的离开了那里,去寻找救援的东西,处在第五胎哺乳期的大黑獒那日留在了一个牧民家。它在自己无吃无喝的情况下,用它的奶汁给牧民一家四口和四只狗以及它自己的两个孩子提供了五天的救命饮食,直到冈日森格代领狗群踩开雪道,给他们叼来了政府的空投物资。那时候大黑獒那日已经站不起来了,但它的奶汁还在朝人和狗的嘴里流着,尽管已经非常稀薄,尽管是奶中掺血的。它似乎把它的血肉全部变成了奶汁,就从那皮包骨的孱弱的身体里,源源不断地被人和狗的求生欲望吮吸而去了。雪灾结束后,大黑獒那日再也没有恢复过来,它元气大伤,身体似乎缩小了一半。又过了一年,它就死了。牧民一家抱着死去的大黑獒那日哭晕了过去,全家都给它跪下了。西结古草原上,超度獒魂的经声像烟雾一样弥漫了一个冬天还在弥漫。”多么崇高的品质,它们让我肃然起敬。
高尚无私的奉献精神也正是我们作为教师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崇高精神。过去,我们用“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等思想教育人、武装人,培育了许许多多德行高尚的国民。如今,我们仍然应以“无私奉献”的观念来诠释传统美德精髓,武装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头脑。试想,如果人人都打牢了“无私奉献”的思想根底,那还有什么美德不能发扬光大呢?
三是勇往直前,毫不畏惧
藏獒是顽强的,能够适应自然环境极端严酷艰苦的高原生活,是真正的高原主人;藏獒是坚忍不拔的,可以忍受千般苦难;藏獒是英勇无敌的,可以迅速击败野兽。而这一切都基于藏獒的坚定信念和巨大勇气:勇于挑战自我,无所畏惧、永不退缩地去行动。同时又是一种为了抗争邪恶而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象征;它们是一座座兽性的丰碑,同时又是一座座人性的丰碑。
懦弱是人生的大敌,藏獒从不懦弱。相反,藏獒具有勇往直前、毫不畏惧的优秀品格。一个人如果懦弱,那么他应该有所改变,必须培养和树立信心,才有可能勇敢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否则会畏首畏尾,永远走不出黑暗。不论遇到什么问题,哪怕是面临失败,我们都不应该灰心丧气,要勇敢地正视它,以积极的态度寻找解决的办法。一旦问题解决了,我们的自信心也会为之大增。
四是遵守规则,服从命令
在那个利益纷争的社会,藏獒是干净的。比如说,它们从不乱咬人,从不争抢别人家的食物,但是当外人侵犯到他的主人时,他会毫不犹豫地扑上去。虽然比较凶猛,但却是有规则、有秩序的。藏獒是一种依赖群居才能发挥作用的动物,群居的生活会让它们具有健全的心智,会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它们许多必须遵守的规则,从而使它们的行为方式符合某种代代相传的习惯。这种规则和习惯既体现着藏獒自身的生存需要,也体现着人类的需要。服从命令是天职,条规法令要牢记,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得胜利。任何环境中,只有遵守规则、服从命令,才能取信于人,才能被人尊重;只有遵守规则、服从命令,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只有遵守规则、服从命令,才能凝聚成工作的集体,成长为能打胜仗的团队。
五是冷静沉稳,自信坚定
藏獒身形伟岸,姿态优雅,一脸的王者之气,顾盼之间八面威风冉冉而来。它一只眼睛含着王者必有的自信和豪迈,一只眼睛含着斗士必有的威严和杀气,但行动却是傲慢和迟缓的,充满着对来犯者发自内心的蔑视。
我们要追求成功,就一定要有藏獒的这种强者心态。如果你觉得自己活得太窝囊,如果你不想苟且偷生,如果你不愿随遇而安,如果你不想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被淘汰,你不妨以强者心态去面对世界。
成语无所畏惧:畏惧: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如:《魏书·董绍传》:“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又如:为了达到建设新中国的目的,对于什么困难我们共产党人也是无所畏惧。——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成语步调一致:步调:行进的步伐。比喻行动和谐一致。如: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在这种种方面,都应该提高共产主义精神,防止宗派主义倾向,使我们的党达到队伍整齐,步调一致的目的,以利战斗。”又如:我们要步调一致、统一行动。
北大批判读后感_1800字
说实话,一口气看完北大批判这本书真有点不够爽的感觉,有立马跑到薛涌面前听他继续诉说的冲动。就冲着薛涌老师那句:“不写你能学到东西吗”这篇读后感我也是非写不可!
薛涌老师可谓花费了不少心血强调着他的教育理念,本人处于接受能力的限制,姑且只能凭借自己现在的理解来谈谈薛涌老师到底主张什么样的大学生活。
大学是这么一个地方:你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东西,看看你干自己最喜欢的事情能干得多么出色。大学教育的根本就是一种心灵的自由。然后他谈到了为什么佛罗伦萨能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心这个问题,也正是他在这里的观点让我真正地对他的思想感兴趣,因为他唤醒了我最初的大学梦,让我找回了就要被这浮躁的急功近利的学风吞噬的我的大学学习观。在这问题上他强调:学生必须围绕着解决实际问题来推进自己的学业。如果有关注我日志的朋友都知道我曾经就写过这么一篇日志《重本大学学子,我们别拽!》,里面我强调的学习观就是:学生必须围绕着解决实际问题来推进自己的学业!所以看到这里,我已经吧薛涌老师看成自己的知己了。
可是,通篇看完这本《北大批判》,薛涌老师似乎有意避开了这么一个平衡点:那就是他强调的通识教育和学生必须围绕着解决实际问题来推进自己的学业,这两点到底应该怎么平衡!前者强调的是无框架地扩展自己的视野,大有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真正的自我的味道;后者则强调为着一个既定目标前进,也就是说已经是戴着镣铐在跳舞了,已经给自己制定了框框。难道他在强调这么一个理论:进入大学的第一堂课也就是寻找自我?而这个方向或者说目标的实现就是要通识教育?而这个也许就是薛涌老师忘记告诉我们的这两个理论的统一点吧。这样也让我想起了连续剧恰同学少年里杨昌济老师上第一节课时问的第一个问题:各位同学的志向是什么?有一个同学正是用五年的师范生活给了杨昌济老师一个满意的答复,这和薛涌老师的教学理念可谓不谋而合,而这个人正是毛泽东同志。
在这点上,不妨做个总结。薛老师的大学生活理念就是:通过通才教育,利用学校尽多的资源,找到自我,当你确定了对你心灵而言最重要的东西后,就不会让那些琐碎之务喧宾夺主地占据你的心胸,这才是经营的意味。然后你就可以插翅腾飞了。
大学是一个培养社会领袖的地方,这只是一个目标。而同样的目标下却出现了中美完全不一样的教学模式。在薛老师看来,中国的教育就是计划经济最后的堡垒!也就在这个问题上,我和朋友交换过意见,中国现在这样子宏观定好专业人数,原因大概如下:1、便于学校设备的准备:2、出于现在的经济模式的需要,又担心国民的素质与经济模式匹配不上而出现产业危机,冒不起这个险所以就选择了专业的定性与定量要求;3中国大学如果按照薛老师的理念搞,那么中国大部分的教授将面临知识危机,也就是面临失业,我们想想,正是这些官员、教授主宰着我们的教育,你又怎能奢望他们自己砸自己的饭碗呢?所以中国的大学也就成了制造螺丝钉是人才的工厂。就我自己观点而言:我觉得中国教育的现状就是要市场来适应我们的大学教育!而且完全忽略了人的最真实感受,让功利主义泛滥,根本没有引导我们走向最真实的自我,甚至可以说扭曲了人存在的意义。我们好好回顾一下自己已经过了的十几年求学生涯,从一开始到高考,我们的路都是已经被规划好的,我们根本无需去想怎么走下去,也容不得我们去想,我们这些穷孩子除了走高考这条还算公平的路外,我真的想不出还有什么路适合自己追梦。当我们高考完后,不过几天的时间我们就无形中被送往另一道生产加工线上。是的,我们有过自己的选择,专业是我们自己选的。可是你要知道这选择的过程!!
在书里他强调了写作的重要性:现代社会是通过文献组织起来的。无论是在官僚系统还是在企业,文献体现着社会组织的复杂性。如果你不能参与写作这些文献,不能有效地阅读这些文献,你就无法担任任何中高层的工作。你的第一个句子,不仅要表达出你全信的主题,而且必须要给出读者阅读这封信的充分理由。换句话说,你的第一句话必须建立起你和素不相识的读者之间的联系,让他们觉得你和她们的生活或工作是相关的、不能被忽视。其实不论是读研究生,还是在信息时代的职场奋斗,通过大量阅读快速地吸收信息是以给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
讲到职业上,薛老师的几个观点也是很有启发性的:不要觉得你才上一二年级,离找工作还远,不必写求职信。你必须现在就开始写!第一,写求职信给你一种生活的目标感和紧迫感。第二,求职信比你想象的难得多也许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写完美。
感情的标准化实际上比思想的标准化更可怕。
成语喧宾夺主:喧:声音大。客人的声音压倒了主人的声音。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如:清·杨宜治《俄程日记》:“近有喧宾夺主之势。”又如:成了多数政治,还怕什么外种人喧宾夺主吗?(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
成语不谋而合:谋:商量;合:相符。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如:晋·干宝《搜神记》卷二:“二人之言,不谋而合。”又如:如磁石铁,不谋而合。——宋·苏轼《朱寿昌梁武忏赞偈》
心理书读后感_1800字
最近读了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尔教授的人气新书《自控力》的中文版。现在社会大家或多或少存在拖延症、月光族、熬夜族、减肥控、淘宝控、电脑控、手机控、微博控、购物狂、工作狂、注意力涣散、抽烟、酗酒等症状,而我也有以上症状中的多数。因此,希望通过这本书在生活中做出积极的改变。
这本书让我耳目一新的是它提出了意志力损耗极限的理论,这个理论首先包含了损耗意志力的种种条件的论述(其中包括外界诱因、自身心理因素、肌体营养条件,生物钟的影响),然后论述了这些条件如何量化地影响意志力(例如从早到晚意志力是如何衰减的),进而提出了如何减少意志力损耗的理论(例如应该在意志力旺盛期处理繁杂事务,避免在意志力薄弱时处理这类事务大量浪费性损耗意志力,这也是关于如何高效利用我们有限的意志力的理论)。许多人按照传统的自控力训练读物去试图训练自己时,没有得到避免意志力损耗这方面的指导,因此大部分人的结果都是以失败告终,原因就是他们的意志力在训练过程中,强化的量远远比不上损耗。
本书推荐采用的不是强制疗法,恰恰相反,本书反对强制疗法,不提倡自我克制,而是提倡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欲望,将其引导转化成使自己专注于某些事情或者无视诱惑的动力,这与“借债征兵打债主”的思想不谋而合,是一种以战养战的活用,让我们在面对诱惑时,行之有效地利用其他欲望来抵制当前诱惑。
本书指出善待自己的重要性,即很多时候不要强求。这极像博彩爱好者常说的“不要越输越赌”。本书指出,善待自己是给自己减压,而很多时候,人们屈从于欲望往往是为了逃避压力。只有行之有效地缓解压力,才能使人们不再为了逃避压力而被诱惑。这可以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人们意志力崩溃的最重要原因。在本书的最后,作者给我们介绍了一种健康的人生心态:那就是要敢于面对挑战,这样才能获得主动的自由自在,而不是为了逃避挑战去选择慵懒,那只是暂时的惬意。这才是真正的自我放松。
一个没有自控力的人,一定不是一个成功的人,因为没有自控力,好比轮船没有了动力,只有随波逐流,漂浮不定,无法到达彼岸。古人云“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术,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这里所说的“坚韧不拔之志”,正是本书所指的自控力。自控力给我的启示有以下两个方面:
1、克制欲望是需要精力的,既然精力是有限的,那么我们不必时时克制,事事克制,在不影响长远目标的事上给自己一些放纵,而在影响长远目标的事情上耗费精力去节制自己。现在我们生活周围存在各种各样的诱惑,让人的欲望无限膨胀。一个人能走多远,关键在于能抵御多少诱惑。古今中外的名人,如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拿破仑、毛泽东、周恩来、陈景润、袁隆平功成名就,成为举世瞩目的伟大人物,或许能找到千万条理由,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们远离了形形色色的诱惑。
2、自我批评不能积蓄能量完成自我控制的过程,而自我同情可以,所以,永远都不要放弃,可以暂时对自己失望一下,但是大部分的时间都要给自己鼓劲加油。人生本就是个长跑的过程,到达终点就是胜利。放弃是一个念头,而永不放弃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选择前者,因此,我们极易成为普通的没有一点棱角的人,而有些人却坚定得近乎倔强地选择了后者,这种人虽是少数,但他们却往往能赢得大多数人的掌声。俄国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将两只大白鼠丢入一个装了水的器皿中,它们会拼命地挣扎求生,一般维持的时间是8分钟左右。然后,他在同样的器皿中放入另外两只大白鼠,在它们挣扎了5分钟左右的时候,放入一个可以让它们爬出器皿的跳板,这两只大白鼠得以活下来。若干天后,再将这对大难不死的大白鼠放入同样的器皿,结果真的令人吃惊:两只大白鼠竟然可以坚持24分钟,3倍于一般情况下能够坚持的时间。这位心理学家总结说:前面的两只大白鼠,因为没有逃生的经验,它们只能凭自己本来的体力来挣扎求生;而有过逃生经验的大白鼠却多了一种精神的力量,它们相信在某一个时候,一个跳板会救它们出去,这使得它们能够坚持更长的时间。这种精神力量,就是积极的心态,或者说是内心对一个好的结果心存希望。在很多情形下,希望的力量可能比知识的力量更强大,因为只有在有希望的前提下,知识才能更好地被利用。一个人,即使他一无所有,只要他有希望,他就可能拥有一切,而一个人即使拥有一切,却不拥有希望,那就可能丧失他已经拥有的一切。
成语以战养战:利用战争中获取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继续进行战争。如: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它将更厉害地进行其‘以华制华’的政治进攻和‘以战养战’的经济侵略。”
成语古今中外:指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泛指时间久远,空间广阔。如:清·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五节:“历观古今中外正史小说所记载英雄患难之事,惊心动魄者,不一而足。”又如:翻遍了古今中外的历史,没有一个国家曾经用这种所谓示威运动而变成了既富且强。——茅盾《子夜》九
绿城企业文化读后感_1800字
绿城人,是理想主义的实践者,我们身在绿城,理当遵守并且去实践它。我们追求的是真诚、善意、精致、完美,这一直是我自己所所认同的理念,只有为人真诚,与人善意,不断追求精致方能达到完美的境界。
绿城,秉持着以人为本的优秀精神,生产传承人类文明的产品,顺应人文主义,为人而服务。这是一个在行业内一直被我敬仰的企业,很荣幸能加入到这个团队当中来,虽然我刚刚入职,但是“真诚、善意、精致、完美”的核心价值理念已经深深的在我心中扎根了,并且我也会去恪守。
我有以下几点启发或者说是启示,第一,公司的企业文化告诉我们,做好绿城人,我们既是房地产行业的理想主义者,同时也是现实主义者,但是理想主义色彩一直会是我们的导向。理想是我们希望达到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向往的奋斗前景,我会把我的理想投入到工作当中去,做一个敬岗爱岗的绿城人,与企业荣辱共存,多多的创造美好的自由的家园。
第二,公司将我们划入了最重要的企业产品,而只将公司的其他物质产品归为副产品,由此可见,公司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都是倡导“以人为本”,带动我们员工和公司共同成长,让我们成为公司发展以及享受劳动果实的受益者,甚至将培养员工放到很高的一个高度上,与之将企业的存亡联系在一起,这让我们更应该把所有的工作都努力的做到最好!另一方面,绿城文化的“以人为本”是人文主义的,现在房地产行业正处于文化与市场的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买方市场的到来,社会只承认优秀精致的产品,那么企业唯一的出路就是用功,生产出高品质的精致产品,传承人类精神、传承人类文化,把我们的每一个产品都作为精神文明的积淀来做,这样的价值观才是我们的发展方向。
第三,房地产行业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行业,是一个生机勃勃的行业,是一个辛苦和劳心的行业,也是一个共荣的行业,更是一个需要我们一个个绿城人奉献自我去创造价值的行业。为此,我们需要努力,需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与深切的人文关怀,我们需要不停努力,不停进步,把灵魂与结晶放进一个个的房屋里,使之变成永恒的元素。第四,我们要在产业不断进步的时下,追求并且注重产品的质量。古人说:一个牢固的房屋必定有一个牢固的地基,一架牢固的大桥必定有很多牢固的筑基。作为一个绿城人,我们不单单要认真踏实的工作,并且要把工作看成一项艺术,顺应现在的工匠精神,追求品质的升华,要正确的看待本职工作,神圣的对待自己的工作,工作就是我们的生命。作为刚刚入职的绿城人员,我不仅仅要虚心的学习,学习,再学习!在工作中不断培养自信,尊重自己,奉献绿城。
第五,有人说,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事,我们也要不断学习进步,为以后做准备,要努力的工作,做一直蜗牛,一步步稳稳的向上爬,不刻意追求业绩,而是要追求长久的进步与优秀,要保持住,不能懈怠。古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要积极的向同事们学习,不断的吸取知识,取长补短,多为客户考虑,从客户中来到客户中去,时刻听取客户的宝贵建议与意见,不断完善改进,请客户监督,共同进步。
第六,绿城的追求是神圣的,时刻走在正道上,追求的是社会综合效益,而不是纯粹的利润指标,绿城立志要成为一个让人尊敬的公司,并且在不断的努力。虽然这是一条充满着荆棘的道路,但是我们唯有行的正才能走的更远。同样的我们也去认真的脚踏实地的做好工作做的每一事,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要我们付出高品质、高智慧、高强度和高难度的劳动,又怎么不能享受丰收的硕果呢?
最后,“真诚、善意、精致、完美”是绿城人的核心价值观,它所提倡的是:“与人为善,仁爱求真;追求认真,追求精致,同道共识,方谓同仁。”正是绿城的这种核心价值理念,公司出品了一个又一个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优秀精致的项目,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工作认真,追求理想,追求完美,精心细致的优秀员工。精致的产品必是出自认真工作的优秀员工之手,而认真又是绿城人、绿城产品与绿城服务所特有的鲜明特征。绿城人都是认真的在工作着的,对公司,对客户,对社会我们都是以自己的一种真诚,一种善意在努力回报着。市场经济发展日益繁荣,社会需要更精致的产品,企业需要更认真工作的员工,于是我们每一个绿城人都在更努力的追求精致完美!
在绿城这个大家庭中,身为绿城人,今后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严格秉承公司的企业文化,时刻牢记在心,并且多多诵读企业文化读本,多升华自我的精神世界,让自己辛勤的汗水在这片热土地上肆意挥洒,把自己奉献给绿城集团,一起努力,共同进步!
成语取长补短: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如:《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又如: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必须互相取长补短,才能有进步。——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
成语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如:《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又如:岂不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要你择其善者为亲友。——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一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