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精选读后感作文大全700字

文教艺术2023-02-07 02:59:17百科知识库

初二精选读后感作文大全700字

本文包含《知行合一·王明阳》读后感(717字)、读《塔克的郊外》有感(701字)、枣红马读后感(719字)、孩子你真棒读后感(695字)、读《边城》有感(685字)、义务教育法读后感(681字)、世间有爱—读《爱的教育》有感(676字)、马付才《纸钢琴》读后感(关于父爱)(697字)等700字左右的初二精选读后感作文10篇,供您参阅。

《知行合一·王明阳》读后感_700字

文/李婷

我们的每个职工对工作都是有“良知”的,即使工作上不上进的职工,我相信在他内心深处还是想把工作干好,想干出点成绩来向领导和同事证明自己的价值。作为管理者,如何唤醒职工的“良知”,如何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就需要利用心学的理论来引导职工了。王阳明的心学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新事物新思潮层出不穷的当代社会,我们要用心学来武装自己,要淡定处理身边的每件事。比如供电段,点多线长,职工众多,职工思想千变万化,车间班组中的各种“疑难杂症”怎么处理?则就要求管理干部不但要有深厚的技术底蕴,还要有优秀的管理才能,而“知行合一”无疑是解决这些疑难杂症的良方。首先是知,干部要学好业务知识,在技术层面上要能够服众。有了“知”做理论基础,做起事情来才有理有据,安排起工作来才会目的明确,思路清晰。其次是“行”,干部要多下现场,多巡视设备,多了解工区现状,多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作为管理干部只有在充分了解现场实际情况后才能避免盲人摸象、盲目指挥情况的出现。最后是“合”,专业干部要善于思考、勤于琢磨,要把认知和实践活动有机地统一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升华理论。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前面已经讲了知行合一具体到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本书的作者度阴山在书的后记中也写道:“王阳明的心学不是理论,而是生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这句话让我豁然开朗,有多少人认为王阳明的心学是高大上的理论,是“故弄玄虚”的学术,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关系不大。但是我们看了这本书后,才发现心学就是我们生存于世的工具。在我们做人做事中,心学的应用太广泛了。学以致用,就是我们阅读此书的终极目标。

成语盲人摸象: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如:《大般涅盘经》三二:“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又如:于是所见的人或事,就如盲人摸象,摸着了脚,即以为象的样子象柱子。——鲁迅《这也是生活》

成语学以致用: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如:李新《为有源头活水来》:“要结合实际工作和革命斗争的需要来学,学以致用,并且勤学苦学。”又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学以致用。

读《塔克的郊外》有感_700字

最近,我看了《塔克的郊外》,这本小说是《时代广场的蟋蟀》的姊妹篇。主要讲塔克(一只住在时代广场的老鼠)和亨利(塔克的猫咪邻居兼好友)在《时代广场的蟋蟀》中认识的蟋蟀柴斯特,在功成名就后,为了快乐回到了他的故乡——康涅狄格州郊外的草原。可是人类为了经济利益,要在草原上造公寓。柴斯特和草原上的动物们要保护草原,于是委托知更鸟约翰去纽约找到了柴斯特在纽约的朋友——塔克和亨利,希望他们能帮助草原上的动物们阻止人类破坏草原。而对于一直居住于纽约这个大城市的繁华中心的塔克和亨利来说,比起喧嚣的纽约,绿茵茵的土地、汩汩的溪水、幽深宁静的池塘……大草原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清新和质朴。最终塔克利用了在海德雷(康涅狄格州的创始人)故居发现了古老的圣经这件事,在草原上的孩子们的帮助下,成功地阻止了人类破坏草原的故事。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寓言故事,作者利用了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人类要与大自然和睦相处,而不应该总是伸手向大自然索要那所剩不多的资源。

这些年来,一到秋冬,杭州经常出现雾霾天气,天空总是灰蒙蒙的一片,pm2.5指数经常爆表。我家虽然住在钱塘江附近,但也经常无法在室外进行跑步、跳绳等锻炼活动。雾霾天里,我感觉空气中都是一股烧锅炉的味道,结膜炎、鼻炎、咳嗽,还得了支气管炎。

最近杭州在准备G20峰会,通过限制车辆、污染企业暂停生产、施工工地暂停施工等措施,让蓝天白云又回到了我们的头顶,我天天都可以放心的在室外跑步了。真心希望大家都能够重视环境的问题,和这本书里的塔克一样,想办法保护自然、拯救自然,这样人类才能与自然和平共处,人们也将能得到大自然最宝贵的回报:环境更美好,人类更健康。

成语功成名就: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如:《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又如:你则说做官的功成名就,我则说出家的延年益寿。——元·范子安《陈季卿误上竹叶舟》第二折

成语功成名遂:遂:成就。功绩建立了,名声也有了。如:《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又如:功成名遂会归老,请向东山为近邻。——唐·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

枣红马读后感_700字

《枣红马》这篇短文简单的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上百分之一的机遇,而且那百分之一的机遇也是通过努力得来的。

我们每个人的天赋其实都差不多,真正产生差距的是我们每个人的努力程度不同。就像文中的枣红马,虽然他没有很好的天赋,没有千里马爸爸,也没有被伯乐相中,但是,在妈妈的鼓励和自己的刻苦训练下,最终战胜了邻居家的千里马。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努力了就会有机会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读了这篇课文,我不禁想起有一年暑假里学游泳的那段时光,我和枣红马一样的生活经历。记得有一次妈妈有意无意地问到:“孩子,你想成为一个游泳健将吗?”

“妈妈,我不能。我从小就怕水,怎么能当一个游泳健将呢?”

“是吗?”妈妈听后,思索了一会儿,然后点了点头。

第二天,妈妈便带着我去游泳馆,找了教练教我游泳。刚开始我真的很害怕,也不愿意学,但是在妈妈的鼓励下,我还是鼓励勇气坚持着。后来,妈妈又把我领到河边游泳。就这样,不管是炎炎夏日,还是严寒冬天,我每天都在游泳。

三年后的一天,我参加了游泳馆的一次比赛。

“孩子,加油!我相信你一定能获得好成绩,成为一名游泳健将的!”妈妈激动自信地说。

“谢谢妈妈,不过,我还是很害怕,我怕我不行。”我担心地说。

“没事!我相信你的,你一定能得到游泳健将。”妈妈自信满满地说。

……

说完,比赛开始了,我用尽全力,超过了别的同学,我一路遥遥领先,最终获得了“游泳健将”的光荣称号。妈妈兴奋地说:“孩子,你现在有机会了吗?”“我知道了,妈妈,努力就会有机会的。”我笑着答道。

同学们,请记住两句话:努力了就会有机会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成语世上无难事:天下没有难事。如:宋·陈元靓《事林广记》第九卷:“世上无难事,人心自不坚。”又如: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词

成语有意无意:又像是有意的,又像是无意的。存心与不经意。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庾子嵩作意赋成,从子文康见,问曰:若有意邪?非赋之所尽,若无意邪?复何所赋?答曰:正在有意无意之间。”又如:若以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间求之,不免此诗第一耳。”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

孩子你真棒读后感_700字

认真读完《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后,自己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书中讲述了孩子压抑的学习环境。父母缺乏对孩子的信任,在长期“吵、压、推”的环境下,孩子们失去了快乐,也失去了自信。当他们要做一件事时,首先会想到失败,想到自己不行。他们没有尝试的勇气,没有信心的动力。聪明的父母希望孩子成长为应对复杂人生的雄鹰。我们的责任是给孩子帮助、支持鼓励,也给孩子必要的保护。《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就是帮孩子树立自信心,让孩子迈出成功的第一部最有力的见证。这虽然是一本写给父母的书籍,但是也给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以深深的启示。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

一、尊重孩子的人格。

尊重人格是不分时间、地点的,也不分优点多还是缺点多。如果一位老师在孩子有成绩时就尊重他,在出现问题时就不尊重他,任意褒贬,这就做错了。老师不妨用心理换位的方法想一想,自己有了缺点、错误时,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孩子渴望被尊重,首先是被家长和老师尊重孩子。尊重孩子,就不能对孩子说有辱人格、有伤自尊的语言。

二、经常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成功。

任何微小的成功,都能增强人的自信。一个孩子,当他写好一个字,做对一道题,正确回答了老师的问题,他都有成绩的喜悦,会期望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作为老师,给孩子帮助,让他有点滴的成功体验,并不是多么难的事情。这就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个个小小的成功中,积累一分一分的自信。

像卢勤那样爱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懂得孩子,让孩子生活在“你能行”的环境中,让孩子慢慢地由消极变为积极,将“你能行”变成“我能行”。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感觉,建立自信,重塑理想之殿堂。

成语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大的目标去观察,从小的地方去动手。比喻既要从全局和长远的观点出发去考虑问题,也要在具体事情上一件件地做好。如: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只感念姑娘救了自己的儿子,延了安家的宗祀,大处着眼,便不忍吹求到此。”又如:移风易俗,是一个历史时期的任务,必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李欣《潜移默化》

读《边城》有感_700字

读了《边城》,不知是喜还是悲。故事似乎还要延续下去,但若加个结尾,又似乎是狗尾续貂,毫无意义。人生在沈从文先生的笔下俨然成了悲剧,这大概是带了时代性和地域性的。翠翠一出生便是悲剧,她是畸形恋情的产物。不久,翠翠的父母便相继死去,这成了翠翠人生悲剧的基础。悲剧之所以成为悲剧,不是悲剧的产生,而是悲剧的永恒。翠翠平安地度过了人生开端的十几年,然而一连串的人和事触动了翠翠敏感的心,一个情窦初开的小姑娘的心。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三角恋结成一个结捆住了翠翠。但这个结实际上又拉住了翠翠,前面就是悬崖,让她在甜蜜和矛盾中享受人生最大的快乐。不久,这个三角形的一条边折断了,翠翠的命运已无法稳定。她像坠入深渊,天保遇险丧命,外祖父的离世,傩送的出走,点动成线,悲剧似乎具有了延续性。沈从文先生也许心里也不好受,给了故事一个幻想。虽然是这样,悲剧的惯性仍然冲击着我的心,使我不得不猜想着傩送再也没有回来。然而看惯喜剧的我又不忍而想着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样让人同时产生两种情感,这大概就是《边城》的魅力。我喜欢《边城》,但我更喜欢书中的边陲小城。人若是能在一个淳朴的世界里生活,何尝不是一件乐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也飞速发展,边陲小城无法容纳那样淳朴的民风,再也无法成为边城了。我无法再接受一个只在空间上是边陲小城的地方,只能躲进象牙塔里,躲进《边城》,享受人生难得的安静。可是为了生存,我又无法逃避现实中的世界,我只想认同在某一空间某一时间,有一个边城,能容纳人的多余情感。只有在书中,只有在心中。读《边城》,让我放弃一切复杂的人际关系、一切繁杂的考虑推理,享受那份独特的淳朴。

成语逃避现实:指不敢正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如: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不能不顾现实,更不能逃避现实,也不能向丑恶的现实投降。”又如:我不喜欢用逃避现实的方法来解决。

成语狗尾续貂:狗尾续貂[gǒu wěi xù diāo],意指装饰在官帽上的貂尾不够用,便用狗尾代替。比喻任官太滥。语本《晋书·卷五九·赵王伦列传》。後用“狗尾续貂”比喻事物以坏续好,前後不相称。[源]《晋书·卷五九·赵王伦列传》伦从兵五千人,入自端门,登太极殿,满奋、崔随、乐广进玺绶於伦,乃僭即帝位,大赦,改元建始。是岁,贤良方正直言、秀才、孝廉、良将皆不试;计吏及四方使命之在京邑者,太学生年十六以上及在学二十年,皆署吏;郡县二千石令长赦日在职者,皆封侯;郡纲纪并为孝廉,县纲纪为廉吏。以世子荂为太子,馥为侍中、大司农、领护军、京兆王,虔为侍中、大将军领军、广平王,诩为侍中、抚军将军、霸城王,孙秀为侍中、中书监、骠骑将军、仪同三司,张林等诸党皆登卿将,并列大封。其余同谋者咸超阶越次,不可胜纪,至於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每朝会,貂蝉盈坐,时人为之谚曰:“貂不足,狗尾续。”[典故]据《晋书·卷五九·赵王伦列传》载,西晋惠帝因昏庸无能,以致朝政败坏不堪,赵王司马伦趁机举兵入宫,将惠帝废除,篡位称帝。司马伦篡位後便大肆封赏自己的党羽,只要是参与篡位的同谋,不管身分如何,一律加封爵位。那时朝中官员的官帽上都用珍贵的貂尾来装饰,司马伦因为滥封官爵,以致於一时找不那麽多的貂尾,只好用低贱的狗尾来代替,所以当时就有句谚语讽刺说:“貂不足,狗尾续。”是讥讽司马伦任官太滥。後来“狗尾续貂”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事物以坏续好,前後不相称。

义务教育法读后感_700字

新义务教育法的诞生,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是在对我国依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指导和保障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制度与准则。法律将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指导思想,并重点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保障义务教育投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问题作出了规定。新法律着力建立和完善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各项制度,在很多方面有创新、有突破,为我国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真正以人为本,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孩子、所有学校、所有老师的基本权利,这是我读新《义务教育法》第一条到最后一条最深刻的感受之一。新《义务教育法》立法的理念有了较大的突破,其中最基本的一个立法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真正给学生以发展的空间,同时给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充分的发展空间。“新的《义务教育法》更加突出公益性,还有统一性和强制性。这三个基本支点,虽然不是直接的教育行为,但是对于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却非常关键。”

新法明确了对义务教育质量的要求,第一次将素质教育明确写入法律,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调要把德智体美有机地统一在教学的活动中。这些内容必然影响到校长的办学思想和教师的教书育人行为。同时,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也必须肩负起提高义务教育阶段质量的责任。

我们在追求一种教育理想,一种发展的理想,这种理想我们并不强求最后百分之百地实现,事实上,在追求的过程中,每个人、每所学校都会得到真正的成长,而每个人、每个学校真正得到发展了,才是实实在在的素质教育目标实现。

成语实实在在:真实,不夸张,现实存在的。如:邓小平《关于经济工作的几点意见》:“就是说,我们的工作要扎实,效果要实实在在。”又如:我们需要实实在在干活的人。

世间有爱—读《爱的教育》有感_700字

这是第一本让我觉得奇怪的书。

当我第一次看见这本书的名字是,脑海里立刻产生了疑问:爱是可以教育的吗?爱本应该是一种条件反射,它是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让我们慢慢懂得,可这并不算是教育呀……玉石我带着疑问,轻轻地翻开第一页……

不知不觉,这本厚厚的书被我看完了。里面的每一个文字似乎都把我征服了,令我产生一种迫不及待地想要把整本书一口气吞进肚子里。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逼迫着我去领悟,领悟的每一刻拥有足够的时间让我感动。

因为爱,是最令人感动的!

每一篇日记,都记录着安利柯都社会的赶出,他的身边总是被各种各样的爱而影响,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有兄弟姐妹的爱,朋友,老师,甚至是一些不认识的陌生人,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爱。还记得里面有不少是安利柯的父母血的日记吗?小小年纪的安利柯,竟然愿意与他的父母共用一个日记本,而且还真实地把每一天发生的事情卸载上面。世上的家庭,能有多少个会像这一家人一样的和谐?

因为爱,是对父母的信赖!

在生活中,我们也有像安利柯一样多的爱,只是我们没有他细心,没有认真地去观察这个世界。扶老奶奶过马路,老师对学生的鼓励,扶起跌倒的小朋友……这些都是爱,即使那些事情再怎么微不足道,也要有爱才能做出。小小年纪的安利柯能够发现这些微不足道的爱,就连细心的科学家也未必能比他及时发现。他是多么的善良!

若每个人都像他一样,那这个世界就会有许多爱,如同孔子说的“大同”社会,社会安定,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这会是多么美好的世界!

爱,的确是不可以教育的,但可以用心去感悟,最后,你便会被它所感动。

成语微不足道: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如:《谷梁传·隐公七年》:“其不言逆,何也?逆之道微,无足道焉尔。”又如:在草花中我们虽然是微不足道。但我们的花色却算是紫色代表。——郭沫若《百花齐放·单色蓳》诗

成语迫不及待:迫不及待[pò bù jí dài],意指情况急迫,不能再等。语或出明·王夫之《读通监论·卷二四·唐德宗》。後亦用“迫不及待”形容心情急切,不愿等待。[源] 明·王夫之《读通监论·卷二四·唐德宗》德宗不许李惟岳之嗣位而乱起。延及数年,身几危,国几亡,天下鼎沸,是岂可谓德宗之宜听其嗣?使假我之爵位,据我之土地甲兵,以抗我哉?而不许之,则又兵连祸结而不解。论者至此,而议已穷,谓不先其本,而急图其末是已。顾处此迫不及待之势,许不许两言而判。徒追咎於既往,而无以应仓卒,是亦尘羹土饭之言耳。[典故]“迫不及待”是指情况相当紧急,不能再等待,可能出自明代文人王夫之的《读通监论》。《读通监论》是王夫之读了《资治通监》这本书所写的心得,其中第二十四卷里是抒发对唐德宗这段历史的感想。《资治通监》里记载,唐朝由於在各处边境设立节度使,让他们领兵镇边,导致各节度使独揽区域里的军政大权,雄霸一方,与中央对抗,至中叶以後渐成祸患。唐德宗时,成德节度使李宝臣过世,他的儿子李惟岳想要继承父亲的职位。因德宗想削弱节度使的势力,便不答应。有大臣向他上谏说:“李惟岳现已掌握父亲的势力了,如果不正式任命他接任,必定会作乱。”德宗听了说:“这些叛贼原来根本没有本钱作乱,都是假我的名号,占我的土地,聚众为害。如果一直照着他们的意思,将来不是会更乱吗?李惟岳是一定会作乱的,任不任命都一样。”仍然坚持不允许。後来李惟岳果真集结魏博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等起兵叛乱。虽然不久後,这场乱事就被其他节度使平定,但之後又有不少节度使叛乱,使得国家好几年兵连祸结,动荡不安。王夫之认为一般人在看这段历史时,都认为德宗这种作法没有解决问题的根源,但他却觉得并无不妥。允许李惟岳嗣位或不允许,只是两句不同的话而已,评论者只归咎德宗之不许,却没办法提应急的好法子,也只是饭後无稽之谈罢了。王夫之在书中用“迫不及待”形容当时藩镇势力已经相当庞大,不容等待从根本去解决的情形。後来“迫不及待”可能就是出自此处,用来形容情况急迫,不能再等。用於人则是形容心情急切,不愿等待。如:《孽海花·第二七回》:“战局日危,迟留一日,即多一日损失,中堂也迫不及待,已定明日请训後,即便启行。”

马付才《纸钢琴》读后感(关于父爱)_700字

关于父爱的文章读后感

这是篇文章——《纸钢琴》,它是一篇关于父爱的文章,也是一篇含有深刻道理第文章,它使人受益匪浅……

在一个平凡的家里,女儿想要一架梦寐以求钢琴,于是整天无精打采。可只靠父亲赚的一点点钱,根本无法完成,因为就算想吃饱饭也很困难,加上给年迈的父母,多病的妻子买生活用品,早让皱纹早早的爬上了父亲的脸,肩膀被生活压弯了,更何况买几万元的钢琴呢?所以女儿放弃了这个愿望,但并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反而在学习上更加用工,要长大报答父亲。父亲观察出女儿的心思,发誓要成全女儿。他每天比以前工作更加努力,每天贪黑起早,早出晚归,终于父亲集齐了买钢琴的钱,不禁欢呼起来,眼前仿佛看到了女儿像贝多芬那样在万人大舞台上歌唱,心满意足的笑了——一个珍贵的笑。他走在挑选钢琴的路程上,挑了一架雪白的钢琴,可他并不知道,一双罪恶的手已经偷走了他的钱,也是他的希望。当他的手探进袋子里时,发现袋子里除了一道刀口子空空如也。父亲只好做了一架纸钢琴来“补偿”女儿,回到家后,他情不自禁的哭了出来,女儿知道了这件事,她在纸钢琴上“弹”了一首交响曲——一首动听的父爱交响曲……

当我读到“父亲终于攒够了钱,脸上浮出了久违的微笑,那样幸福,那样轻松”时,我真替父亲高兴,多年的心血终于可以帮助女儿实现梦想。可当我读到“孰不知,背后有一双罪恶的黑手在跟着他”时,既愤怒,又为父亲感到心痛,父亲多年的心血就泡汤了。同时痛恨这个小偷,他偷走的不仅是父亲的血汗钱,更是偷走了父亲心中的希望呀!

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父爱的伟大!这篇文章也让我从女儿的身上学到了懂事、理解和对父亲的爱,学到了很多很多……

成语情不自禁:禁:抑制。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如:南朝梁·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又如:她又情不自禁地放声哭了。——沙汀《一个秋天晚上》

成语心满意足:心满意足[xīn mǎn yì zú],意指心理满足如意。语本《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源]《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初,甄丰、刘歆、王舜为莽腹心,倡导在位,褒扬功德;“安汉”、“宰衡”之号及封莽母、两子、兄子,皆丰等所共谋,而丰、舜、歆亦受其赐,并富贵矣,非复欲令莽居摄也。居摄之萌,出於泉陵侯刘庆、前煇光谢嚣、长安令田终术。莽羽翼已成,意欲称摄。丰等承顺其意,莽辄复封舜、歆两子及丰孙。丰等爵位已盛,心意既满,又实畏汉宗室、天下豪桀。而疏远欲进者,并作符命,莽遂据以即真,舜、歆内惧而已。[典故]“心满意足”是指心意满足。《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中有“丰等爵位已盛,心意既满”这句话,以“心意既满”描述王莽心腹甄丰等人受封高官,子孙亦受恩惠,心意满足。甄丰等人当初依附王莽,原只是想攀龙附凤以求取功名,不料王莽竟然篡汉,自立为帝,以甄丰等人为功臣,大肆加封进爵,甄丰等人毕竟为汉朝故臣,对汉朝宗室与天下豪杰仍心存顾忌,也不敢太过嚣张,所以才会有“心意既满”之感。後来“心满意足”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指心意满足。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_700字

我看了一本书,书名是《格列佛游记》,书真的太好看了。

这本书读来让人爱不释手。作者的想象,作者的文采,都令人拍案叫绝。可是,这只是表面的局部特征;尖锐深邃的讽刺才是其灵魂。《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是一把多刃的利剑,首当其冲被评点和挖苦的,即是当日之英国。那时,英国政府专制黑暗,目中无人。人们都奢侈浪费或贪婪无厌。富人享受着穷人的劳动成果,而穷人和富人在数量上的比例是一千比一。因此人民大多过着悲惨的生活,斯威福特看到上上下下的人都如此心甘情愿的被金钱所奴役驱使,不由要对人的本性生疑。

小说第二卷更是指名道姓地批评了英国。格列佛长篇大论的向大人国国君介绍英国的历史、制度和现状,以及种种为国家为自己“挣面子”的事。不过,用大人国的眼光看,英国是利立浦特般的蕞尔小国,它的历史充斥着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所产生的恶果。斯威福特的讽刺还横扫了英国社会其他许多重要方面。如:第三卷里对拉格多科学院人士描写是直接针对英国皇室学会的,表达了对现代科技的种种忧虑;有关勒皮他飞岛一段则影射英国对爱尔兰的剥削压迫。总之,在十八世纪早期,秩序更替、工商繁荣、物欲张扬、政界腐败、党争激烈及对外扩张等构成了英国生活的主旋律;而斯威福特则敏锐抓住了时代的特点和弊病,痛下针砭。

这部小说不但抨击社会现状,还有意识地模仿了某些语言和文体。格列佛在抄下“领土广被”一语后,还在括号里不动声色地解释道:“周界约十二英里”。他似乎并无评论,只是在忠实客观地为我们解释利立蒲特的尺度。然而,随着这句解释,那“直抵地球四极”的无边领土就陡然缩为周长不过十余英里的弹丸之地,讽刺锋芒脱影而出。

成语首当其冲: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如:《汉书·五行志下》:“郑当其冲,不能修德。”又如:高家是北门一带的首富,不免要首当其冲,所以还是早早避开的好。——巴金《家》二十二

成语拍案叫绝: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如:唐·田颖《博浪沙行序》:“不禁拍案呼奇。”又如:使人见之,一个个欢欣鼓舞,快意舒怀,不禁拍案叫绝。——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一回

学问和智慧读后感_700字

罗家伦着有《学问与智慧》一文。顺便说一句,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把此文编进了教材,让我有出乎意料的尊敬。

罗文对智慧与学问,智慧与文章有极富启发意义的阐述,反衬了曹雪芹之言。

论断一:有学问不一定有智慧,真正的学问,必然是智慧的结晶。

孟德尔研究豆子的交配实验,这是生物学家的最常规的学问,但孟德尔以前的生物学家,此实验生物学家们做过千万遍,但只有孟德尔由此发现了遗传学的基本原理。达尔文、爱因斯坦与孟德尔一样,都有从常规中发现非常,能看见别人所看不见的智慧。

论断二:真正的智慧,必然以学问为基础。否则只是昙花一现、浮光掠影。智慧不是空穴来风,“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零星的智慧,如火花乍现乍灭,不足为道。

论断三:文章、书籍分两种——有智慧的和无智慧的。故而读书也需智慧,即辨别文章、书籍的价值,要“读书有间”,不要“劳而无功”。

在一个以网络为载体,海量信息蜂拥而来的时代,如何鉴别真学问,如何鉴别有智慧的好书好文,生出了别样的难题;同时这也是一个自媒体的时代,给写文章,无成本发表文章,生出了意外的便捷。

这样,网络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势在必然。这也是必要的代价,信息匮乏、封闭、垄断、人为操纵从来都是有害无益的。

我在网络上找文章,以罗家伦先生的《学问与智慧》为基础,以“学问须洞明世事,文章要练达人情”为标准。诸位一定会问,“你有判别真假学问的智慧吗?”。嘿嘿,洞明世事也好,练达人情也罢,关键看有没有真性情,是不是有慈悲心,化繁为简,抓住这点,不及其余。

成语不足为道:足:值得;道:说。不值得一说。如: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此女棋本下劣,枉得其名,不足为道。”又如:区区小事,不足为道。

成语出乎意料:指出人意料。如: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准备对付可能的突然事变,使党和革命不在可能的突然事变中遭受出乎意料的损失。”又如:老朋友劝他出去一下调理也好,出乎意料的是学校竟然不准。——吴晗《清华杂议》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