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了读《本领恐慌》有感、《本领恐慌》读后感(672字)等700字、900字、1800字左右的读后感优秀作文5篇,供您参阅。
《本领恐慌》读后感_672字
书店有一部催人奋进的书《本领恐慌》,让我们来看一看著名学者彭清一为这本书写的序:《本领恐慌》,这个名字起得好。很久没有听到这样的呼声了。我们的国歌唱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但我们却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塞住耳朵闭上眼睛莺歌燕舞起来。危机感没了,“恐慌”感没了,睁眼一看,落后一大截了。民族是这样,国家是这样,个人更是这样。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是本领的竞争。今天,当大家都挤在高考这个独木桥上,当大家都为文凭、学历压得气喘吁吁而又死死不放的时候,一个小姑娘给我们喊出了“本领恐慌”的口号,她的本领确实不小。她这句口号不是白喊。她确实是在作贡献、在创新、在超越。看她的书,与一般教育改革、素质教育的文章和论着相比,有三个方面的重大不同。
1、根本视角不同。一般论着的视角都是“教”,而《本领恐慌》一书的视角却是“学”。教是为了学,教的效果必须体现于学,西方对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从对教的研究转向对学的研究。学的价值高于教,这是《本领恐慌》一书在视角上的超越。
2、体系框架不同。一般论着都没有突破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框架的限制,是在旧有教育体系内寻求改变。而《本领恐慌》一书突破了传统教育体系的局限,揭示了以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本来应该是什么样,能使教育改革、学习革命实现重大突破。
3、面向对象不同。一般论着多流于学术探讨,面向的多是教育界人士。而《本领恐慌》一书从学习的角度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人人都需要的以能力为中心的素质学习、素质教育,对象从教育工作者扩展到了全民,这也是与一般论着的重大不同之处。
成语深入浅出: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如:清·俞樾《湖楼笔谈》六:“盖诗人用意之妙,在乎深入显出。入之不深,则有浅易之病;出之不显,则有艰涩之患。”又如:这篇文章写得深入浅出,使人爱看、易懂。
成语深入显出: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如: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又如:清·俞樾《湖楼笔谈》:“盖诗人用意之妙,在乎深入显出。入之不深,则有浅易之病,出之不显,则有艰涩之患。”
《本领恐慌》读后感_875字
最近有幸拜读了王小平女士编著的《本领恐慌》,综观众人对此书的评论,有的认为是对基础教育存在问题的反思,有的看到的是对素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探索,有的认为是讲述学习的理念和思维方式,还有的把它看作是类似卡耐基的生活指导书,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究其原因,每个人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不同,联系实际的角度和关注问题的重点互有区别,但“本领恐慌”的普遍存在为大家所认同。
这部400多页的书向我们提示:作为每一个刚刚“跨世纪”的中国人来说,迎接新世纪的腾飞、挑战,你准备好了吗?“为什么一流智商的人要给二流智商的人打工?为什么很多学识渊博的人,到头来一事无成,平平庸庸?为什么很多没有受过多少学校正规教育的人却拥有高强的本领?”这一连串为什么,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作者就这些问题进行反思,详尽的阐述了自己关于教育学的观点,它并不像其他一些教育类书籍,拒人于千里之外,晦涩难懂,而是用一些简单的例子引导读者思考从而产生共鸣。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比如在第一篇中,作者着重强调以人为本,以学为角度,说明了时代飞速发展,全球一体化大趋势的形成,使得社会对能力型的人才有着越来越迫切的需求;同时书中提出了一些新鲜的名词,比如在第二篇中提到的“五类修炼”,“八对和合”,“软本领”,“硬本领”等等,第三篇是全书比重最大的内容,围绕能力展开,提出并分析使
用能力,能力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能力是自身价值最好的体现,如何具备能力,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看过这个章节你也许会觉得茅塞顿开,受益匪浅。第四篇把重点放在“教育”上,阐述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最后 让我们以平和的心态,倾听作者的一席言吧:真正的学习,应当是心灵与行为的改变,从而使人的部分素质乃至整体素质得以优化和提升。学习是为去工作、去研究、去创造,以未来的思维思考今天,以未来的眼光规划明天。“三向”、“三在”、“三学会”,即:“向一切人学,向一切物学,向一切事学”;“在学习中学,在工作中学,在生活中学”;“学会学习,学会修身,学会自制”。这一点,也正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
成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如:《周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又如: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我们对这些人的看法应该理解。
成语与时俱进:是指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开拓进取,在大胆探索中继承和发展。如:清·姚鼐《谢蕴山诗集序》:“(谢启昆)才丰气盛,锐挺飙兴,不可阻遏。……然先生殊不以所能自足。十余年来先生之所造,与时俱进。……往时鸿篇巨制,人所惊叹以谓不可逮者,先生固已多所摈去矣。”又如: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本领恐慌》读后感_1795字
我看了一本书叫《本领恐慌》。书中讲到面对本领恐慌,应该怎么办?唯一的出路就是学习。其一,只有学习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毛泽东曾说:“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适应新时代的生存方式,就是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最根本的应变之道也是学习,一旦学习停滞了,适应就停滞了。只有做到终身学习的人,才能不断获得新信息,抓住新机遇,不断获得高能力、高素质,不停顿地克服本领恐慌,走向成功。其二,才能是从学习中得来。本领恐慌的因果关系在于,恐才能之不足而慌张,而才能从何而来?诸葛亮在著名的《诫子书》说“非学无以广才”。康熙皇帝在群臣称赞他是“由天授,非人力可及”时,立即予以批驳:“如虽古圣人,岂有生来即无所不能者,凡事俱由学习而成”,“凡事未有学而不能者”。也就是说,人的才能无论多高,都是学习的结果,并非与生俱来。
关于什么叫学习、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和怎样学习,古往今来都是常说常新的永恒课题。具体到个人,在用一生中最宝贵的黄金时间来工作和创造时,“学习”就是不断提高和不断超越的基础,更是逆流而上时需要不断思考、调整和修正的“航标”。西方的哲人康德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这与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这句名言可以说是惊人的一致,都是对怎样学习的阐述。《论语》说:“学而时习之。”学是获得知识、技巧和能力;习是复习、练习,巩固知识、技巧和能力。《中庸》又把学习分成学、问、思、辨、行等五个步骤等等。这些论述既回答了什么是学习,同时也从一定意义上是对学习方法的精辟总结。但从根本上讲,在工作实际中最基本是要做到“工学和合”,就是工作与学习和谐一致。学习主要应以工作为转移,在工作之余进行学习,容易直接针对当时工作的需要;在工作之中进行学习,更能直接促进工作,快速提高本领。工作与学习相合一,就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因为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就是本领恐慌的症结。联想总裁柳传志说:“别的企业都看重应聘者有没有经验,而我们看重的是会不会总结经验。”会总结经验,才会把经验转化成为智慧、素质。因此,“工学和合”也就回答了三个问题,为何学——为工作而学;学什么——根据工作的需要学;怎么学——从工作中学习工作。
每个人都有不同侧重的学习内容,比如学习理论思想和法规政策,学习本职业务和专业技能,学习谋划创新和协调办事等等,每个岗位都有不同的目标要求。从一般意义讲,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方法正是老生常谈的“三万”,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个人”。一是读万卷书。读万卷书能拓宽视野,对素质培养大有脾益。今天,虽然有电视,有网路,书的作用也是不能代替的,它是主要的智慧载体。万卷书怎么个读法呢?要根据自己的目标,自身的情况,有些精读,有些略读,有些浏览,有些只需要翻翻目录,有些只需看看前言……绝不平均用力,也不走马观花,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有所控制地读万卷书,建立起自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发展改革创新的最合理的知识结构。二是行万里路。人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百闻不如一见”。行万里路可以得到读万卷书得不到的很多好处。书上看到的,只算是“闻”,而行万里路,则能够“见”,效果大大胜于闻。眼见为实,眼睛看到的事实更能给人以触动,亲身经历的东西更能够影响心灵,从而观念变,见解变,头脑变!绝不能呆在书堆里练本领,练素质,要深入社会,广泛了解社会。行万里路,就是要调查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是交万个人。诺贝奖获得者瓦勃格指出:“一个年轻的科学家,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跟当代的科学巨人进行个人接触”。交万个人不仅能够增强社会性,培养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合作能力,而且能够广得资讯,开拓视野,扩大智慧来源,多一些读书得不到的收获,甚至达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功效。联系工作实际,办公厅也在不断创造这种学习条件和学习过程,每年深入持久地开展读书和写读书心得活动,结合实际组织进行考察调研,省市办公厅(室)人员交流学习等,既促进各方面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又指导大家不断实践和掌握学习的方法。
曾有学者预言,21世纪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越来越高工作目标和要求,我们要克服本领恐慌,要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要达到持续更新、持续发展的高境界,只有靠学习,学习才能生存!
成语学而时习之: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如:《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又如:学而时习之,所以学者将以行之也。——宋《二程全书·外书七》
成语走马观花: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如: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又如:看这部书也不过走马观花。——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三回
读《本领恐慌》有感_2563字
文/欧阳帆
今天分享的这本书名字叫做《本领恐慌》,作者是王小平。
在我读书的时候,经常想到穿越,想到如果能到历史上某个朝代,多好啊,这样我们就知道大体上历史是会怎么发展的,在那里我可就是大人物了。而想到未来,则更多的是想到自己会不适应,想着自己什么都不懂,是要穿越到未来干嘛。有一家电视台举行了一次民意测验,主持人提出的问题是:“你是愿意在过去100年,还是在未来100年?”而这个测验的结果是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受访群众选择了在过去100年,而且其中年轻人居多。任何人都会潜意识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选项,而这个测试说明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瞬息万变的今天,大家都或多或少会有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不自信和危机感。
读这本书的原因是想到了“本领恐慌”这个词,前阵子看到大家的分享,确实让自己感觉到才疏学浅,有如井底之蛙,孤陋寡闻。在网上搜索之后,一是找到了毛主席的一句话:“我们队伍里面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二是发现还这有一本这样的书,名字就是叫《本领恐慌》,而且是一个15岁时辍学的姑娘在20岁的时候写的,想想自己的年纪,我就更加恐慌了,马上将这本书买了回来进行学习。
此女王小平,其父亲20岁时,被打成右派,这帽子一戴就是20年,后来因为邓小平,他才摘掉了右派的帽子,并娶妻生了作者,出于对邓小平的感恩,其父亲给她取了王小平这个名字。她在高一时,在全班成绩第一(比第二名高70多分)的情况下,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应试教育读书生涯,走向了一条由自己规划的新型读书路上,此时,她15岁。
17岁时,她登上了全国教育学术研讨会讲坛,给专家学者作报告。
18岁时,她开始在高校举办讲座。
19岁时,与人合着《大成奥秘—超越美国成功学》。
20岁时,出版《本领恐慌》。
说到这里,你慌了没,作者将书名用了毛爷爷的语录不说,自己的姓名还和邓爷爷的差不多。说实话,看这本书之前,我很慌,但是看完了之后,心情总算是平复了点。平复的原因一是这本书有很多内容值得借鉴学习。二是这本书总的来说比较空洞,可以用“说了一堆正确的废话”来概括吧。这一本书的理论价值,更多的不是在作者自己所总结的思想上,而是在书中每一个大小标题都引用了一句名人名言上。说实话,看完之后再看我的笔记,记录下的都是她摘录的名人名言,而她自己的思想,确实没有打动我。而这一本书的实际价值。单就我而言,本领恐慌四个字的意义要大于这本书的意义,是对毛主席的那一席话的认同感以及产生了自身对弱点的恐慌和学本领的急迫心理。
不是有人说,当你的实力还撑不起你的抱负的时候,那就读书吧。
这本书一共有四篇。分别是第一篇:学习化生存;第二篇:成才大奥秘;第三篇:成事大本领;第四篇:成学大方略。
第一篇以重视学习价值与新世纪生存方式为点,展开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解答何为学习这个命题。第二篇以“发现毛泽东”、“系统最优化”、“全方位修炼”、“多维大和合”为点,天马行空的展开讲了一大堆名人名言,着重分析了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第三篇主要引出她自己总结的大成本领菜单。共分为十大能力,并将十大能力又分为三大根本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并着重介绍了思维能力(整个智慧的核心)和创新能力(所有天才的资本);三大枢机能力:谋划能力、交际能力、说服能力,并着重介绍了谋划能力(四两拨千斤)和说服能力(强于百万师);四大黄金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自知能力、自治能力,并重点介绍了合作能力(抱团打天下)和自治能力(万能的支点)。第四篇就完全是作者的思想了,也就是她的“大成”教育模式,这一篇是我花的时间最少的一篇,太过于求全以及没有创造力,连名人名言都省略掉了,像是一篇又一篇的流水账作文,里面包括素质学习方略、大成学习方略、实学方略、自学方略、乐学方略,其中实学方略、自学方略、乐学方略是大成学习的总模式,里面的介绍如同标题,用标题就可以概括了。
这本书本人觉得有如下特点:一是这本书不像一本传统的书籍,更像是一个课件或者一个讲座稿。应该是传统教育的缺失和实际学习上的应用造成。二是作者是一个拼凑天才,而不是写作天才,作者的这本书写成六百页厚,但是我反复看了之后总是找不着精髓,他的第四篇是她着重诠释的,但是是由各种思想各种段子进行拼凑而成,里面没有核心,或者像是一幅书画作品缺乏灵气和张力。
大概年轻的时候都希望追求老道,年纪大了,文章里反而会多一些简单吧。我想大器早成和大器晚成也都各有好处。大器早成如甘罗12岁当丞相,李世民18岁起兵反隋,拿破仑28岁成为法国首领,曹植19岁的《铜雀台赋》,屈原23岁的《离骚》,大器晚成如姜子牙70岁被周文王重用,丘吉尔65岁成为英国首相,和希特勒干仗,邓爷爷近80才开始大展手脚。大器早成的人,像更多的是在一项专业或者在某一行业有特殊的天赋,大器晚成的人,更多的是积累吧。不管早成还是晚成,有两个方面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自己要有成大器的想法,方孝孺说“不安于小成,然后足以成大器”。其次需要的是自身的努力。《礼记—中庸》里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也,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和电视台的测试一样,假如人们能够倒着活,从80岁活回来,那么大多数人可能都很可能成为一个伟人吧。只是现在我们都还正年轻,要想的不应该是回到过去或者期待那么远的未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现在拿起书本,开始学习,开始积累,等待“果实”那一天的自然到来。最近看亲子书看到鲁迅先生说过的一段话:“孩子初学第一步,在成人看来,的确是幼稚,危险,不成样子,或者简直是可笑的,但无论怎样的愚妇人,都总以恳切的希望的心,看他跨出这一步,也绝不至于将他禁于床上,使他躺着研究到能够飞跑时再下地,因为她知道,假如这么办,即使长到100岁也不会走路。”如果我们老是只想着需要去看书而不实际行动起来去拿起书本,直至将看书评书形成习惯,那么我们也就一直吃的是自己之前的老本而不会有提高吧。
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我们互相交换之后,也只是每人一个苹果。但是假如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之后,每个人都将会有另外一种思想作为补充。期待大家的思想交流和碰撞。谢谢!
成语孤陋寡闻:陋:浅陋;寡:少。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如:《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如:某孤陋寡闻,不足当公之荐。——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回
成语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如:《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又如:井底之蛙,所见不大;萤火之光,其亮不远。——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五回
读《本领恐慌》有感:人就是上帝_3689字
文/王琪
当我们睁大眼睛,看看世间的一切——星罗棋布如蛛网般的公路、铁路;鳞次栉比、耸入云霄的高楼大厦;琳琅满目、眼花缭乱的各种商品;美轮美奂、震撼心灵的珍奇艺术;惊天动地、威力无穷的高新技术……这一切,无一不是人所创造的。
上帝的别名,叫做造物主。事实上,人才是真正的造物主。是人,创造了世间的一切物。在上个世纪初,尼采大喊“上帝死了!”死的是那个虚假的“上帝”,而作为真正的上帝的人,越来越显示出他的神威。
培根说:“人是一切的中心,世界的轴。”其实,人不仅是世界的轴,而且在世界上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我们追求和平与发展,我们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所有的成果,为的是什么?都是为了人。
不仅一切为了人,而且一切在于人。人高于一切,人贵于一切。
古语云:“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这就是我们古人对物与人的比较。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也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你可以把我的资金、厂房、设备全拿走,只要人不动,十年后我还是世界第一。”资金、厂房、设备,与人相比,到底哪个更值价?在卡耐基眼中,人最有价值。可是至今许许多多的人,都没有这种认识,更看重的是资金、厂房、设备。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在其第一本总结企业经营经验的著作《我的想法与做法》中说,“古圣先贤说,人能兴国,人能亡国,回顾自古以来的历史,如实地证明了这句名言。毋庸讳言,事业的成败同样在于人。”松下认为,在公司的人、财、物三要素中,人是这些东西的主宰。尽管有资金、有设备,要是没有会利用这些东西的人,这些东西也产生不了任何作用。最终,他得出的结论是——“企业能否为社会做出贡献,并推动自己兴旺发达,关键在于人。”当今世界管理科学权威杜拉克也认为:“企业或事业唯一的真正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
一切资源,归总起来,不外两大类,即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比物力资源更为根本更为关键。毛泽东深刻地指出:“一切物的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开发利用。”离开了人,一切物都一钱不值。
一切问题,归根到底,都可以归为人的问题。我们考虑一切事情,研究一切问题,都应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以人为上帝,这才是思想的制高点。最大的最可怕的错误,就是见物不见人,重物不重人。
“人就是上帝”,确切地说是“能人就是上帝”。
人的才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也是人才的主要本质特性。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的价值蕴藏在才能里。”人的肉体没有什么价值,不管多大个头,组成的也只是那几十种化学元素。如果提纯分离出来制成日用品,不过是7块肥皂(脂肪)、22盒火柴(磷)、一根钉子(铁)、20磅焦炭、一小匙硫磺、一英两有色金属和可刷一间房子的石灰……加在一块儿大约值10元钱,还不如一只羊值钱。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在能力上的差异。
先哲孔子说:“君子病无能也。”君子,最怕的就是无能。无能,就没有价值。由于能力无比根本、无比重要,毛泽东才把本领恐慌作为最可怕的恐慌。本领出现恐慌,一切恐慌都会接踵而至。如果有了高强的本领,其它任何恐慌也就无需恐慌。马克思、孔夫子、毛泽东三人可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他们无不把对人的关注聚焦在一点——人的能力上。
人的能力决定成败,能人是事业和命运的主宰者。
刘邦与手下人谈起他的成功之道时说:“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张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克,攻必胜,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他不是说靠这,靠那,而是靠人,靠三个高能人才。他将张良的盖世谋才,萧何的盖世治才,韩信的盖世将才,为其所用。这就是他战胜“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强大对手楚霸王的总关键。刘邦的确高明!他把能人看得重于一切!得能人者得天下!就凭这种认识,天下能不是他的吗?
今天的新经济与风险投资紧紧联在了一起,创业者最渴望的是获得风险投资商的青睐。要得到这种青睐,实在很困难。凭什么人家把他腰包里的钱投给你?风险投资的具体理由,也许会因时因地因事而变化,但是有一条是任何风险投资商所公认的——把宝押在职业经理人身上,这一点他们永远不会改变。关键就看你有没有一支好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如果有,“投资者甚至会给你下跪”,没有这样的队伍,“他拔腿就走”。当初张朝阳在美国“招商引资”时,网站连个影子都没有,而慷慨解囊者唯一看中的,就是他这个人。刘邦在今天要找风险投资商,肯定是不愁的。他有一支由张良、萧何、韩信组成的“人杰”队伍,全球所有的风险投资商恐怕是要踏破门槛、争先恐后地把钱投给他。
把宝押在能人身上,正是因为能人是一切因素中最根本、最活跃、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在现实中,作家蒋子龙所说的现象屡见不鲜——“换上一个好头头就可能使一个差的单位‘起死回生’,撤掉一个好头头就可能使一个好单位‘落花流水’。”什么是“好头头”,就是有能力、有本事的头头,他决定着一个单位、一个组织是“起死回生”,还是“落花流水”。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有一段妙语:“如果把我身上的衣服全部都剥光,一个子儿都不剩,然后把我扔到大沙漠去,这时只要一支商队经过,那我又会成为亿万富翁。”从“一个子儿都不剩”,到“成为亿万富翁”,这是天方夜谭吗?对有的人来说,是;对有的人来说,就不是。区别就在于能力。对高能者来说,这并非神话。相反,哪怕已经拥有了亿万富翁的万贯家财,没有能耐,也会败得“一个子儿都不剩”。
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富翁鲜少是先人财富的继承者,而大多继承其父辈的巨额遗产的纨绔子弟,都把遗产败得精光。这就是:没能力的人,有钱也要变无钱;有能力的人,无钱也能变有钱。因此,现在的世界大富翁们,如比尔·盖茨、巴菲特等,都纷纷宣布把自己绝大部分乃至全部财产捐献给慈善机构也不留给后代。
在今天这个竞争无比激烈的时代,比拼的除了能力还是能力。每个人都越来越靠能力来说话,靠能力来证明自己。能力,把人的差异越拉越大。同班的大学生,刚一出校门,就分出了差异:有的只找到每月200、300元工作,有的每月拿到700、800元,有的则被人用每月2000元、3000元的高薪聘用。这还仅仅是开始。
才能体现价值,人与人的本质差别,就是高能者与低能者的差别。一方面,不少人四处碰壁也难找到一个饭碗,顶多只能拿每月二三百块;一方面,职业经理、高级人才,被盼得望眼欲穿,虚位以待。“猎头公司”、“能人银行”等行当也因为社会对能人的渴求而悄然兴起,日趋走红。一人几十万、几百万年薪,在今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一个月几百元,一个月几万元,差距就有如此之大。而这种差距,正是人的能力所决定的!
能力已经成为商品。人们挣的不再是资历薪、学历薪,而是能力薪!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的能力,是财富的主要源泉。“人力资本”理论创立者、诺贝尔奖获得者舒尔茨说:“当代高收国家的财富是什么构成的?主要是人的能力。”日本前首相吉田茂盛总结二战后日本崛起创造奇迹的秘诀就是:“日本人由于战争而损失了许多财产,可是最为重要的能力——人的能力没有丧失。”
当北京大学副校长陈章良与美国未来学院院长杨·莫里森在谈到智力资源与资本问题时,无奈地说:
目前95%在欧美名牌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北大毕业生,拿到学位后都留在了欧美,没有回国。最宝贵的资源就这样流失了,可是报上却为引进多少多少外资而沾沾自喜。
中国人把资本认为是最宝贵的,美国人则把人才看成是最宝贵的。一个是物为本、钱本位的观念,一个是人为本、能为本的观念。观念的高下,决定成就的高下。如果这一观念不能真正改变,那么我们只能亦步亦趋地跟着别人走,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赢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实,科学也好,技术也好,都是人的能力的产物。没有人,没有人才,何谈科学,何谈技术?一切竞争,说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并非是一个人才大国。谁都知道中国是“人满为患”,人口危机成为了我们最大的危机。然而,当我们对人口危机进行深思时,就会发现问题不在于人口多,而在于低能的人多,在人口中低能者占的比例大。人口危机,实是低能者众多所造成的危机。现在我们把12亿人当作了包袱,可怕的沉重包袱;如果12亿人都变成了12亿能人、12亿高本领的人,最大的包袱就会变成最大的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不要把目光只盯在自己国家里的“人均土地”、“人均资源”上,要盯在人的能力、人的本领上。只要有过硬的本领,全球的资源、全球的资本都可以为己所用。如今,中国的乡镇企业在国外开工厂的已经有6000多家。只要中国人的能力越来越高,那么生存的空间就是无比广阔的全球舞台;只要中国人的本领越来越大,那么也就能在国际竞争中稳操胜券!
人就是上帝!能人就是上帝!——当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有了这样的观念,那么,对待一切问题,处理一切事情,就会有新的眼光,新的思路,新的出路。
成语惊天动地: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如:唐·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又如:比前番在梁山泊上更觉轰轰烈烈,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来,功垂竹帛,世享荣华。——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一回
成语琳琅满目:琳琅:精美的玉石。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又如:这些寿礼陈列在坤宁宫的东西庑中,琳琅满目。——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