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包含感恩与善待读后感(1216字)、一生目送,目送一生(1247字)、谁的青春不迷茫读后感(1217字)、你在为谁而学读后感(1202字)、读《乱世佳人》有感优秀作文(1219字)、热爱生活读后感(1180字)等1200字左右的高三读后感优秀作文6篇,供您参阅。
感恩与善待读后感_1200字
细细品味阿尔贝特.史怀泽的感恩与善待,感触颇深,对于菲拉克斯与那看似的看管者,老褐马与那仿佛有激情自豪感的马车夫……我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曾几何时我也曾为离鲜花近一点而不惜从枝头上折下把玩于掌中而后又会忆起林黛玉在葬花诗中的悲凉,望着那一片片被我撕折的花瓣,我竟会觉得那是一颗碎裂的心,呆呆站立一会,便又会自嘲起自己的多愁善感.在这个竞争激烈残酷的年代我们真的已经麻木不仁了?我们所拥有的宝贵财富--敏感,同情,感恩何在?
正如作者后来悔悟到:"正是从这种震撼我的心灵并经常使我惭愧的经历中,我逐渐形成了不可动摇的信念:只有在不可避免的必然条件下,我们才可以给其他生命带来死亡和痛苦.我们大家必须意识到,漫不经心会带来可怕的死亡和痛苦.是的,有很多东西于我们都是无足轻重的,或许我们在不经意的举手投足间已造成了一个美丽生命的终结和永远的伤痛."人性的自然归回让我们深深意识到,对于万物精灵,我们应保持敏感和同情,决不害怕多愁善感的谴责。善待自然界的其他精灵,就等于善待我们自己。我相信我是感恩的。
我逐渐告别了青年时代的漫不经心,那时,我还以为从人们那里领会善意和宽容是理所当然的。我以为自己很早就考虑到世界中的痛苦问题。但直到20岁,甚至在这以后,我还是太少地督促自己表达感恩心情。我太少的考虑,真实的领受感恩对人意味着什么。我经常由于胆怯而抑制了表达感恩。我们每个人都是应该感恩的,从呱呱坠地起,我们已欠整个世界好多,有时只是被环境.时间.甚至.是自己一时的情绪所牵制,未能及时表达,就像那剩下的一个先回家的麻风病患者也在心底深深地感念耶稣。但由于他们在家里耽搁太久,而这时耶稣又死了,就没来的及向耶稣表达感谢,正如作者感言:在我们的生活中,对于那些给予我们许多的人,我们还未及向他们表示,他们中的许多人就离开了我们。与其在墓地悲痛的默念本应对生者说的话,何不及时的督促自己,真诚的,及时的表达未被表达的感恩呢!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令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应及时敞开心门,勇敢的表达感恩之心。回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对于我们有养育之恩的父母做过些什么?就像那首常回家看看中唱的,父母不求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只图个平平安安,趁着父母健在时推一些应酬多陪他们吃几顿饭,陪他们聊聊天.散散步,他们就已经很满足了,对父母感恩应及时表达,没有必要一定等到功成名就的那一天,及时感恩,才不会让我们追悔莫及。常存一颗感恩的心,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感受世界,用一双感恩的眼睛去看世界,去看他人,世界就会充满感恩,充满爱。常存一颗感恩的心,我还要努力去做,有人说,只有经历过苦难挫折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爱与美的深度含义。我却对来自生活的爱无所察觉,只会淡漠的接受,只要说回报更是惭愧,作为我更是常常不知去感恩,好象一切理所当然,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我也有好多惭愧的经历。我所能做的,是用我余下的生命弥补我曾经的过失。
成语点点滴滴:一点一滴,形容数量非常少。如: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眼光四射,口中流出涎来,点点滴滴,滴在水内。”又如:学习要靠点点滴滴地积累。
成语树欲静而风不止:树想要静下来,风却不停地刮着。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如: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九卷:“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又如:‘树欲静而风不止’嘛,你们当中肯定会有人跳出来表演的。——张贤亮《土牢情话》第三章
一生目送,目送一生_1200字
这是一个关于时光的故事,生命的反思。——题记
龙应台的《目送》是一部对亲情和周边人物的感悟性散文,“把个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伤逝’和‘舍’“化作”刻骨铭心的痛”。
(一)
也许这部书正应了书中一句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不同的年龄对这句话(正如这本书),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而这些理解也会因人而异:
生命中常常会有朋友的离去,亲人的离去,顾名思义——生离死别。“天下无不散之席”,总不会有永恒的相聚,而我们,活在当下,应该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时光的流失是世间万物的规律,它会带走我们的亲人朋友,还有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情感,那是因为我们不断在成长,当我们正感叹周围的一切都变了,其实不知不觉我们也在改变。
一生目送——我的理解也许并不够深刻,并不够成熟,还没有经历深思熟虑的锤炼。但我往往会经过仔细思考,来写下这些阅读中的心得,理解中的体会。我们每个人都在时光的洪流中渐渐长大,我们眼前的背影从高大到佝偻,自己也慢慢变成了别人眼里的背影。我们的一生都在目送。
(二)
也许是随着岁月的增长,人的心也容易变得忧伤罢,曾经视若无睹的东西,不知不觉间也在心底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我们都是自己的主宰,目送自己的时光归去。“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我们看见人生道路上行人蹒跚也好,平整顺利也好,回望自己的脚步,会不会有所彷徨已走了那么长?
人生的道路中,我们怀揣欣赏的眼光看世界,看世间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他们的成就背后,也许还有必不可少的奋斗过程;他们华丽的外表下,也许还有孤独寂寞的内心世界。只有从人生中理解他人的人,才能拥有自己的一番成就,总是无用的羡慕欣赏,对自己是毫无帮助和意义的。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我们知道他们的成就,但却不知道他们“孤独”的人生。
目送一生——每个人都会随岁月的流逝而老去,也许没人回望自己的一生会完完全全满足吧?人性都是贪婪的,尤其在可贵的生命面前,他们往往叹息自己的财富不够,权利不大,但在这时光中,我们丢失的最珍贵的是什么?难道你愿意拥有永恒的生命?人生是旅程,一个旅伴在不断变化的旅程。可以想象当你孤独的行走于人生,周围的景色变了,亲人离去,人生又有何意义?J.K罗琳在书中曾说:死亡对于勇敢的人来说是一次冒险。对于生命来说——最好的态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挽留不住的是生命的脚步,能留下的就是回忆。好好目送自己的一生,同等于好好珍惜。
(三)
世间大大小小,起起落落的事,最终还是沉寂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凡是描写人所经历的故事,总能引起我们的共鸣,也许我们有些伤痛不曾经历,但我们可以在别人的体会中体会,这岂不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过早的体会让我们理解——再多的遗憾与不舍都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用现在填补过去的空白与伤口,带着爱与释怀,与生命和解!
成语完完全全:指全部、彻底。如: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了解决的办法了。”又如: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了解决的办法了。”
成语深思熟虑:深思熟虑[shēn sī shóu lǜ],意指“深思”,深远的思考。语出战国楚·屈原〈渔父〉。“熟虑”,考虑周密。语出《史记·卷七二·穰侯列传》。後用“深思熟虑”指仔细而深入地考虑。[源]战国楚·屈原〈渔父〉(据《文选·卷三三·骚下》引)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於斯?”屈原曰:“世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世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於江鱼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遂去,不复与言。《史记·卷七二·穰侯列传》夫轻背楚、赵之兵,陵七仞之城,战三十万之众,而志必举之,臣以为自天地始分以至于今,未尝有者也。攻而不拔,秦兵必罢,陶邑必亡,则前功必弃矣。今魏氏方疑,可以少割收也。愿君逮楚、赵之兵未至於梁,亟以少割收魏。魏方疑而得以少割为利,必欲之,则君得所欲矣。楚、赵怒於魏之先己也,必争事秦,从以此散,而君後择焉。且君之得地岂必以兵哉!割晋国,秦兵不攻,而魏必效绦安邑。又为陶开两道,几尽故宋,卫必效单父。秦兵可全,而君制之,何索而不得,何为而不成!愿君熟虑之而无行危。[典故]“深思熟虑”系由“深思”及“熟虑”组合而成。“深思”见於战国楚·屈原〈渔父〉。屈原原任三闾大夫,怀王时遭人毁谤,被放逐於汉北,於是作〈离骚〉以表忠贞之心。後被顷襄王召回,但又遭谗言而流放江南,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怀石自沉汩罗江而死。〈渔父〉一篇描述屈原被放逐江南,游於江河傍,吟诗唱歌,神色十分憔悴,一个渔父看到他,问道:“你为什麽到这里来呢?”屈原答:“整个世界是那麽污浊,所有人都迷迷糊糊,只有我一个人是清醒的,所以被放逐到这里。”渔夫劝他说:“真正的圣人应该是可以顺应大环境的,既然世间混浊,众人皆醉,你不如就随波逐流,与世浮沉;为什麽要『深思高举』,而让自己流放到此地?”意思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必想得太深远,也不必坚持高尚的行为,以免徒增自己的痛苦。“熟虑”之“熟”为仔细、精详的意思,此一词语见於《史记·卷七二·穰侯列传》。穰侯为战国秦昭襄王的舅舅,昭襄王在位时以他为相。当时穰侯为扩张秦国领土而欲攻魏,於是派兵包围魏都大梁。魏国大夫须贾为使其退兵,前往求见,分析秦、楚、赵、魏等各国间的依存与利益关系,然後说明秦之攻魏绝对是弊多於利,要穰侯“熟虑之而无行危”,也就是希望穰侯再次慎重思考,放弃攻打魏国。後来这两个词语被合用成“深思熟虑”,用来说明凡事要仔细而深入地考虑。
谁的青春不迷茫读后感_1200字
文/谢清华
青春,已经泛滥至极的字眼,不再耀眼;迷茫,已经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再突出。的确,青春是一个被写烂的字眼,可却总是有人愿意去围观,就像《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一样,从电影的角度来说拍的特别好吗?没有。它有的是在这怀念青春的大背景下,大家的向往和渴望。
最初翻阅这本书的时候并不是很喜欢,从文字到思想。因为那时刘同的文字太过于装B,思想偏激,正处于典型的青春轻狂的时候,看着那些文字你便会觉得怎么会是这样的一个人,你便会觉得疑惑,是什么让这样一本书能走入人们的眼帘,并且达到销售的高峰?买了书总不能浪费,况且青春的这个词里总有那么些许共性能引起你的共鸣,于是,继续阅读。然而,直到阅读到了最后几页的时候,我突然会觉得有些不舍,甚至不太想读完,不是他的文笔变得有多华丽、也不是他的经历有多惊心,只是因为我看到了一个人十年间的成长,一场流动的年华,虽然不完美但却因此而真实。
文中零星散落着矫情,不可一世,细腻敏感,不被讨喜——只是,那所有不被讨喜的部分,难道不是悄无声息地存在我们身上吗,不然我们如何感受到,如何识别出?其实他的成长历程中有很多不被讨喜的部分在我们的身上若有似无的亦曾出现,或者现在依然存在。看一本书我们不是为了批判,而是想看到自己想学习的部分或自己缺失的部分,无论缺陷是否不堪,认知和面对是第一步。其实,我觉得刘同走到现在会不明白二十岁的文字也许不被人们喜爱吗?但是依然选择被留下来,那是因为他想呈现的是他自己成长历程,走了十年,写了十年,对话了十年,终会有所不同,我们都在文字的字里行间看到了他的逐步渐变,也许仍旧不完美,但终归是成长了。
十年,回忆起自己走过的十年,从高中到大学再到工作,从一个小县城开始走向全国各大城市,从走安排的路到自己选择的路,从生活中只有学习到开始理解亲情友情爱情。一路走来,我们都曾磕磕碰碰,都曾获得或失去,都曾哭过、笑过、闹过,都曾增加了很多记忆然后忘记了很多人与事。就这样,一路摸索,一面告诉自己不怕,一面不断跌倒爬起尝试,会痛,会孤独,会留下伤疤,甚至不知道前路是什么。但成长不就是在迷雾中行走吗,只是终会到达。青春,本就是一条磕磕碰碰、不断成长、不断精简的路,从最初的不知天高地厚、年少轻狂到清楚自己斤两;从以为洞悉他人到审视自我;从各种个性张扬到最后删繁就简保留下最重要的部分。走多好,走多远,走到哪都不是重点,重要的只是我们曾经走过那年华。不管选择到霓虹灯下奔波还是选择在小城安静生活,有的只是风景不同却无好坏之分。
虽然这个世界并不一直温柔相待,但我们总应该积极而热烈的活着。在这场独一无二永世不会再重来的青春旅程里,不急不慌,不怕不惧,努力折腾、尝试,却也不辜负每天的阳光与清风,不辜负沿途的风景,不辜负老天为我们铺设的这段美好旅途。就这样以我们最舒服的姿态向前奔跑。从现在开始记录十年,或许你我总有不同,虽然我也不知道那时是如何的模样。
成语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深。形容骄狂无知。如:《庄子·让王》:“吾不知天之高也,地之下也。”又如:如今年过知非,想起幼年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话来,真觉后悔。——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
成语不可一世:不可一世[bù kě yī shì],意指可,赞许、称是。“不可一世”指人骄横自大,目空一切,以为他人无与伦比。语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五》。[源]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五》王荆公少年,不可一世士,独怀刺候濂溪,三及门而三辞焉。荆公恚曰:“吾独不可自求之六经乎!”乃不复见。余谓濂溪知荆公自信太笃,自处太高,故欲少摧其锐,而不料其不可回也。然再辞可矣,三则已甚。使荆公得从濂溪,沐浴於光风霁月之中,以消释其偏蔽,则他日得君行道,必无新法之烦苛,必不斥众君子为流俗,而社稷苍生将有赖焉。呜呼!岂非天哉! 宋·黄庭坚〈跋范文正公帖〉(据《豫章先生文集·卷三〇》引)范文正公书,落笔痛快沈着,极近晋宋人书。往时,苏才翁笔法妙天下,不肯一世人,惟称文正公书与〈乐毅论〉同法。[典故]根据宋代罗大经撰写的《鹤林玉露》记载,王安石年少时,狂傲自满,以为无人能及。他曾经带著名片登门求见理学家周敦颐,结果一连三次都被拒绝在门外。王安石因此满怀怨恨,不再上门求见。作者罗大经认为,周敦颐想挫王安石的锐气,没有什麽不对,但一连拒绝三次是过分了些。假使王安石能跟随周敦颐学习,矫正偏颇的观念,就不会有烦苛扰民的新法产生。“不可一世”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个成语,用来指人骄横自大,目空一切,以为他人无与伦比。
你在为谁而学读后感_1200字
我是一个刚开始工作的年轻人,《你在为谁而工作》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启示,从中我学到了许多对我一生都有益的东西。在这些中,我觉得首先我要学的就是对工作的态度——敬业。
作为一个新人,很多时候,都会做些小事,怕只怕小事也做不好,小事也做不到位。但我觉得不屑于做具体的事,不屑认真对待小事和细节,就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成功。在工作中,是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抛弃。同样是做小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成就。如果不屑于做小事,就可能只会在工作中打发时间,所以我必须积极工作,把做小事作为锻炼自己、深入了解业务知识、熟悉工作内容的机会,利用小事去多方面体味,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我必须充分利用时间来换取其他的资源,不能白白浪费时间而没有任何收获,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就必须在工作初期从经手的每一件琐事,每一件小事中得到锻炼。
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职业轨迹,有的人成为业务骨干;有的人一直碌碌无为,不被人知晓。除了少数天才,大多数人的禀赋相差无几,那么,是什么造就我们,改变我们?是“态度”!态度是内心的一种潜在意志,是个人的能力、意愿、想法、价值观等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外在表现。我认为我的工作态度,就应该是勤勉进取,决不能得过且过。工作态度决定工作成绩,只有保证自己有了积极进取的态度,才能走向成功。当然,我知道坚持这种态度很不容易,但只有这种态度成了我个人价值的一部分,才能体验到他人的肯定给我的工作带来的乐趣。
敬业的态度在工作中就是要用自己的热情和智慧使自己的工作放射出光彩。我刚刚开始做记者,许多方面还是一片空白,在这种情况下更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多向别人学习,随时准备把握机会,把交付的任务出色的完成。一开始,就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了解自己需要做哪些事,付出比别人更多的热情、想象力和创造力,永远保持主动率先的精神,用行动证明自己是一个称职、值得信赖的人。
敬业在工作中就是要求立即行动,决不拖延。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拖延时间而心生反感,结果是又拖延一次,三番五次之后,这件事情也就成了历史,而自己也对这种拖延的行为习以为常了。拖延会侵蚀人们的意志和心灵,消耗人的能量,阻碍人的潜能的发挥,大家都知道拖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也不会使问题变得从容,但拖延却能时常操纵我们的思想。作为刚开始走上工作岗位的我来说,在工作中必然会遇到许多的不顺和困难,因此如何面对这些问题,是拖一天是一天,还是积极寻求办法解决,将对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我必须从现在开始就养成做事从不拖延的习惯,时刻提醒自己工作还在等待着我,每天要问问自己:“今天工作你完成了么?”
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要将心态归到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一次任务都视为新的开始,一段新的体现,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千万不能视工作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结果做的心不甘情不愿,于私于公都没有好处。
成语碌碌无为:平平庸庸,无所作为。如: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21章:“我早就这样想:与其碌碌无为地混这一生,不如壮烈去死!”又如:几十年来,虽然不能说完全碌碌无为,但是回忆起进城之前,见到那些老战士时心里曾经涌起的感情。——秦牧《<长河浪花集>序》
成语得过且过:且:暂且。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如: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四出:“孩儿,我听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过且过,出去做甚的?”又如:但是吃烟人的脾气,总是得过且过,那一个是真心肯戒。——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一回
读《乱世佳人》有感_1200字
“不管怎么说,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斯佳丽站在红黑色的土地上,带着一颗从疲倦中苏醒的心,坚定地说出这句话,昏黄暮色刻画出她倔强的美丽轮廓。
《乱世佳人》,这部著名的外国名著,在我第一次阅读它的时候,就被它深深地吸引和震撼。那时的我,才十岁。懵懂年幼的心,即使并没有完全了解这本书的深切内涵,却也为之折服。随后的几年,我总会不时再阅读一次,重新品味。如今,我不能说我已经完全领悟了它的内涵,但多多少少,我也有了自己看法。这本书以南北战争为背景,描写一个暴发户的女儿斯佳丽和几个男人的爱情纠葛。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成功地塑造出一批栩栩如生的任务形象,如相貌出众、敢爱敢恨的斯佳丽,温文尔雅固、守传统礼仪的阿希礼,贤淑端庄、心地善良的玫兰尼,粗犷豪放、具有独特处事哲学的巴特勒等等。这部看似通俗的作品产生了感人的艺术力量。
在这部书中,既描写了在战争中永恒不变的爱情,又描写了感人至深的亲情,更令人感动的,便是没被湮没的友情。这如此动乱不安,战火纷飞的年代,闪耀的人性光芒依然夺目,甚至被血与泪洗涤得更为晶莹剔透,更为崇高至上。
当斯佳丽得知母亲死于疾病,父亲因此疯了的时候,她毅然离开了安定的小城,回到了烽火四起的庄园,用她稚嫩的双肩肩负起整个家庭的重担。她不再是流连于各种舞会的花蝴蝶,不再是娇纵人性的千金大小姐,她,开始了通彻心扉的蜕变。她必须用自己的双手去耕种,一双白嫩的手变得枯黄,长满了代表成长的厚厚的茧。她,累了。可是,她却不能停止,整个庄园的人都离不开她。她多想像以前那样,听到母亲温柔的声音,在父亲的怀抱尽情撒娇。可是,一切,都因战争而改变。母亲病逝,父亲神志不清,两个姐姐还是如此懵懂无知。想到这,斯佳丽狠狠擦掉了两颊的眼泪,在骄阳下重新开始劳作。
这是这部书最令我感动的情节。曾经娇生惯养的斯佳丽,曾经沉迷情爱不能自拔的斯佳丽,曾经骄傲幸福的斯佳丽,斯佳丽,这个美丽的女孩,在战争中并没有倒下,而是依然以骄傲的姿态,生活于生活之上。每一次似乎无法逾越的困难在一旁冷冷嘲笑的时候,斯佳丽都无畏地去面对。粮食没了,她到废墟下去挖,直至手指出血也不放弃;辛苦种了一季的棉花被炮火烧了,她毅然放弃,到城市做起了令人不屑的“女商贩”;与最爱的男人巴斯特的小女儿因骑马摔死了,她悲痛欲绝,但还是理智地准备了后事……她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和毅力,战胜了一个个如大山般沉重的困难,外表柔弱的她,藏了一颗火热的心,一颗充满信念的心,一颗令人无法不动容的人。
战乱后,废墟连连。而斯佳丽,宛如盛开在废墟上永不颓败的花朵。开到荼蘼,芬芳馥郁,氤氲开来,温暖了这个四季,这个战乱里的四季。
生活总是布满了荆棘和陷阱,四处危机四伏。可是,只要我们具备“斯佳丽式”的美丽心灵,荆棘会变成鲜花,陷阱会变成糖果。困难是生活给予我们的慷慨馈赠,抓住并战胜它,生命的财富便是如此积累而来。
别灰心,别气馁,“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
成语危机四伏:到处隐藏着危险的祸根。如:茅盾《子夜》九:“不要太乐观。上海此时也是危机四伏。”又如:他没有一点私心,甚至在红卫兵上了街,危机四伏,杀气腾腾的时候。——巴金《探索集·怀念老舍同志》
成语神志不清:神志错乱或精神错乱。如: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2回:“弟子方才被什么妖人迷住,弄得身不由己、神志不清。”又如:他有些神志不清,少理会他。
热爱生活读后感_1200字
正如这本书的名字一样,我在通读全篇之后比以往更加热爱我的生命了,我充分意识到人在面临对自己的生命有巨大威胁的事物时的那种绝望和本能地随之而来的让自己活下去的坚定信念。这种信念甚至连金子——多数人们活着的最大追求——也没能将它推翻,可见生命之可贵了。
《热爱生命》说的是一位淘金者被和他同样身处险境的同伴抛弃,独自一人同荒原上的险恶环境作斗争,最后在垂死之际得救的故事。
在这一段艰难的日子里,他几乎像一个原始人一般生活,所有的时间都是用来寻找食物和不停地走路,甚至爬。尽管吃进去的远远抵不上跋涉所花去的力气,但是他情愿爬,也不愿停下来,因为一旦停下,他的结局便可想而知,还有什么比眼睁睁看着自己生命的火花渐渐熄灭更为痛苦和焦心的呢?只要不停止,那怕只存在一丝希望,生命也便会因它而发光,不管那光是多么微弱。生命是永不停息的。
他和大棕熊相遇过,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害怕,而是在嚼厌了难以下咽的灯芯草和苦辣的浆果之后,想吃上一点肉。这是多么可怕啊,饥饿已经将他逼到绝路上,看见了能将自己一口吞下的动物竟不觉得害怕了,却反过来想将它吃掉。而他随后为了吓跑棕熊而发出的喊声,不,那已经不能叫做喊声,而是咆哮,凶猛的食肉动物发出般的咆哮,俨然是发自人内心最深处的一首悲壮的对生命的热爱之歌。
此外,他因激动而手忙脚乱地抓松鸡,却只抓到几根羽毛;将一个小水坑里的水几乎舀光来捉鱼,那鱼却通过一条缝隙游到一个大水坑里去了……类似的困难数不胜数,以至于他最后和一头狼互相较量,他那时已没有力气直立着走路了,只有慢慢地爬,他就这样在前面爬着,后面跟着那头有着一条干枯粗糙的舌头和可怕耐心的病狼……
然而,在我看来,最可怕的却是在故事一开始,他由于受了伤,向自己的同伴求救,那是“一个坚强的人在患难中发出的求救声”,可是同伴比尔却一句话也没说,荒原的残酷生活已经将比尔的人性磨灭了,他连一个表情也没有,就头也不回地一直向前走,只留下另一人在苍凉可怕、毫无生机的荒原上拖着他那条受伤的腿独自面对眼前的这个噩梦。那是一片灰色,灰蒙蒙的天空,灰蒙蒙的荒原,整个世界仿佛都被浸染在灰色的颜料中间,唯一的一丝杂色就是他,再没有别的了。他的内心此时就像周围的世界一样冰凉、失落,同时只感觉自己像要被这片怪兽般巨大、可怖的灰色吞没一样,他着实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全身似乎都被恐惧占领了。如果他不是独自一人,而是和另外一个人并肩作战,那么不论这里的世界有着怎样狰狞的面孔,他也不会觉得害怕,始终有一种东西会温暖他被寒风吹得冰冷的双手和脸庞,会在他身处险境时带给他希望和勇气。所以他此刻的心情便不言而喻,在患难之时遭到同伴的抛弃也许是一生中最痛苦和悲哀的了。
尽管频遭打击,他仍然以非常人所能拥有的毅力坚持了下来。他用自己的辛酸和泪水谱写成的生命赞歌将会一直回响在我的心中。
成语可想而知:不用说明就能想象得到。如:宋·王楙《野客丛书》:“而郊以吟诗废务,上官差官以摄其职,分其半禄,酸寒之壮,可想而知。”又如:你想日本人练陆军把东三省地图当作功课,其用心可想而知。——清·高鹗《老残游记续集》第一回
成语数不胜数:数:计算。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如:《方岩记静》:“类似这样的奇迹灵异,还数不胜数,所以一年四季,方岩香火不绝,而尤以春秋为盛。”又如:我们决不能像旧学校那样,用数不胜数的,九分无用一分曲了的知识来充塞青年的头脑。——《论学习共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