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读书笔记作文10篇400字

文教艺术2023-02-06 21:00:57百科知识库

初三读书笔记作文10篇400字

本文有果树上的外婆读后感(408字)、《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394字)、小巫婆求仙记读后感(452字)、观潮读后感(436字)、我的宝贝读后感(432字)、昆虫记圣甲虫读后感(380字)、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448字)、青年近卫军读后感(408字)等400字左右的初三读书笔记作文10篇,供您参阅。

果树上的外婆读后感_400字

《苹果树上的外婆》是一本讲述所有人都有外婆,但安迪没有,于是安迪就按照外婆的照片来想象出一个陪他一起玩的外婆的故事。

一天,一个安迪想象中的外婆出现在安迪经常玩耍的苹果树上,她拿出五颜六色的游艺票玩旋转木马、碰碰车、打船型秋千……玩得不亦乐乎。后来,她还带安迪去骑马、坐船、和海盗搏斗、到印度猎虎……很多好玩的游戏,都在安迪的梦境中实现了。之后,这个“外婆”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安迪没有外婆,他很渴望和外婆在一起的时光,这不由地让我想到我和我的外婆。这次暑假,我和外婆在一起十天,我们一起夜游重庆,一起走陡峭的台阶看乐山大佛,一起冒雨上峨眉金顶,整个过程虽然外婆都在我身边,可我却只顾着和表哥玩。吃的、喝的都是外婆拿的,我没有帮忙拿东西,只是开口伸手要,外婆就会马上递给我,我感到很惭愧。

《苹果树上的外婆》这本书让我懂得:要关心长辈,不要只做伸手党,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要珍惜和长辈在一起的时光。

成语不亦乐乎: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如:《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又如:哎,那骂得可真也是不亦乐乎。——郭沫若《屈原》第五幕

成语淋漓尽致:淋漓尽致[lín lí jìn zhì],意指淋漓,湿透的样子。“淋漓尽致”形容语言或文章表达得非常透澈。语或出明·李清《三垣笔记·卷上·崇祯补遗》。後亦用“淋漓尽致”形容表现生动逼真。[源] 明·李清《三垣笔记·卷上·崇祯补遗》内臣刘若愚先为霍给谏维华、杨侍御维垣所纠,拟绞系狱。予於朝审时犹及见之狱中所着《酌中志略》,叙次大内规制井井,而所纪客氏、魏忠贤骄横状,亦淋漓尽致,其为史家必采无疑。然以如此博洽宏才,而迫於太监李永贞唤召,又知永贞必败而不能见几托病以去,致自罹网罗,可叹也。後竟毙於狱。[典故]“淋漓”是形容湿透的样子。唐代韩愈的〈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一诗中,有“赤龙拔须血淋漓”一句,形容血流得很多的样子。明末时的进士李清,曾在崇祯、弘光二朝为官,明亡後便归隐乡林,以着述自娱。《三垣笔记》是他记述在为官时的所见所闻,其中有一段记到熹宗时的一名太监,名叫刘若愚,颇有才学,被当红太监李永贞招揽,从事主笔为文的工作。李永贞与魏忠贤一批人,仗势干预朝政,结党营私,刘若愚心知肚明,不敢有所反抗。魏忠贤失势後,其党羽都遭诛杀,刘若愚也遭弹劾入狱。李清在作官时,偶然读到他在狱中所写的《酌中志略》,感叹他才识广博,却身不由己,最後被牵连而死於狱中,实在可惜。李清认为他这本书的价值极高,除了讲到皇宫内的大小制度外,也将当时魏忠贤与熹宗乳母客氏的骄横胡为,描写得十分生动。後来原文中的“淋漓尽致”被摘出成为成语,用来形容语言或文章表达得非常透澈,亦用於形容表现生动逼真。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_400字

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我非常爱看,可以说是百读不厌。

在这本书里,小主人公汤姆索亚带着我来到了他的童年,在他的童年里,淘气的汤姆索亚带我来到他的家庭,他的学校。

他喜欢和哈克贝恩、乔埃哈波、班恩罗杰、吉姆哈林斯……一起玩耍。他有一次说出了真相,把印第安乔告上法庭,把可怜的墨菲波特解救了出来。又有一次,他把哈克和乔埃叫到荒岛上,来当海盗。还有一次,他把撒切尔法官的女儿贝琪撒切尔从难以走出的“迷宫”里救了出来最后他又和他的好朋友哈克一起寻宝他们把蕴藏在地下的宝藏成功地挖了出来,汤姆又把自己的机智发挥出来了,他把宝藏藏在了两个小口袋里,吃力地运了出来。

汤姆的童年是充满叛逆和冒险的,我希望大家能跟着这个机智勇敢的小主人公,共同感受童心的透明,青春的美丽,人生的温馨,自由的可贵……

让我们为自己的童年,自己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让我们一起进入他的童年,进入他的回忆吧!

成语百读不厌:厌:厌烦,厌倦。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如:宋·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又如:为什么一些作品有人“百读不厌”,另一些却有人不想读第二遍呢?——朱自清《论百读不厌》

小巫婆求仙记读后感_400字

捧起这本书我就津津有味地读起来,这本书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

伊丽莎白是在上学的路上遇见詹妮佛的,伊丽莎白原以为詹妮佛与其他女孩并没有什么两样,但詹妮佛居然说她自己是巫婆。后来她俩成了好朋友。伊丽莎白被詹妮佛选为徒弟,经过一番奇怪而又痛苦的训练,伊丽莎白终于成为预备级巫婆。但就在这节骨眼上,因为詹妮佛在制作飞行油膏时想扔进油锅里一只青蛙作配料,而伊丽莎白制止了她。这样,伊丽莎白不但没做成飞行油膏,还失去了当巫婆的资格,同时也失去了她唯一的朋友——詹妮佛。就在伊丽莎白痛心疾首时,詹妮佛又出现了。伊丽莎白终于揭开了她的神秘面纱:原来詹妮佛不是巫婆,而是个普通小女孩。她俩成为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读完这本书,我也幻想着自己成为一个巫婆,像巫婆那样高枕无忧、无忧无虑,有各种神奇魔法,最主要的是能像巫婆那样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同时,我也明白了友谊才是真正的力量、真正的魔法。我们一定要和朋友友好相处,在朋友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给予真诚的帮助,让朋友渡过难关,展开友谊的翅膀共同飞向蓝天。

成语津津有味: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如:汉·王褒《洞箫赋》:“哀悁悁之可怀兮,良醰醰而有味。”又如:话是这样说,可是谈起理论,许宁还是一套套地向道静谈得津津有味,头头是道。——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二章

成语痛心疾首:疾首:头痛。形容痛恨到了极点。如:《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匿就寡人。”又如:瞿耐庵自从到任至今也有半年了。治下的百姓因他听断糊涂,一个个痛心疾首。——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

观潮读后感_400字

翻开飘着纸墨气息的新书,一篇名为《观潮》的课文引入眼帘。观潮?潮水是什么样子的?对于我这个生活在内陆的孩子,很难见到潮水翻滚的壮观景象!怀着好奇心,我捧起课本,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观潮》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一年一度的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有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文章通过对潮来前、潮来时和潮头过后的生动描写,如:闷雷滚动、水天相接、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汇,使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钱塘江大潮是如此的雄伟壮观。

通过读这篇课文,使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瑰丽和神奇。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大自然像魔术师,她的杰作令人惊叹与震撼。

成语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如:《汉书·元帝纪》:“山崩地裂,水泉涌出。”又如:这正是山崩地裂有人见,捉生替死却难逢!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二回

成语浩浩荡荡: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如:《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夫际涯。”又如:一时只见宁府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

我的宝贝读后感_400字

这几天,我把《你是我的宝贝》这本书读完了,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篇小说主要讲了一个叫贝贝的孩子,是个有点智力障碍的孩子,他是不幸的,在两岁的时候,爸爸在野外考察不幸遇难,妈妈也承受不了打击而离开了这个家,可是他也是幸运的,他有一个慈爱宽容坚强的奶奶,贝贝就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以顽强的毅力训练贝贝,他要让贝贝成为一个自爱自立并且活的有尊严的一个人。奶奶的努力没有白费,贝贝长成了一个心地善良的好孩子。

但是在他十岁的时候,奶奶生病去世了,贝贝一下子成了孤儿。舅舅舅妈带着他们的孩子小胖从农村来到了城里,和贝贝生活在一起。记得一次,贝贝生日,大勇叔叔帮他买了辆遥控汽车,小胖看见了,把遥控汽车抢过去,不给贝贝玩,舅妈不但不骂小胖,还帮着小胖骂贝贝,打贝贝,我觉得贝贝真的太可怜了。还好有个善良的大勇叔叔,一直照顾着贝贝,然后舅妈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对,后来就对贝贝很好了。

看完这个故事让我感到,贝贝有一个纯洁的灵魂。在纯洁的灵魂面前,人不能自私,不能虚伪。

昆虫记圣甲虫读后感_400字

《昆虫记》是让昂利·法布尔写的,这本书已经在法国出售了700多万册,很受欢迎!我也很喜欢看,因为这本书让我认识了许多昆虫,向我打开了昆虫世界的大门。在法布尔身上我也学会了做人要善于观察,要善于动脑筋。

在《昆虫记》当中,我最喜欢的是圣甲虫和埋葬虫,因为圣甲虫做事善于动脑筋,它在滚粪球的时候粪球的时候就想好了怎么滚,我猜想是因为它觉得把粪球滚呈圆形的便于运输,所以才这样。另外埋葬虫也很善于动脑筋,他会想办法把一些动物的尸体埋起来,留给自己的孩子吃,我说它聪明是因为如果尸体下面的土太硬的话,他们会把尸体抬走,放在土软的地方,然后才开始挖,而且如果尸体在草上,它们会想办法把尸体推下来,在埋葬好,如果尸体被绑住了,他们就会把尸体挣脱出来,瞧!它们是多么聪明啊!

我很喜欢《昆虫记》这本书,同时法布尔这种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筋的精神很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_400字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小豆豆的小女孩,她因做了一连串影响学生们上课的事情,而被退学了。可是,幸运的是,她来到了读书天堂——巴学园。在这场严肃面试中,校长小林先生竟幽默的叫小豆豆说点什么,因为小豆豆非常喜欢这所学校,为了能在这所学校中读书,她绞尽脑汁居然说了4个小时。所以,她成功的通过了面试,顺利的成为了这所学校的学生。

在学校里,小豆豆已经有很多知己知彼的好朋友,他们在学校里的电车教室里玩啊笑啊。快乐得很!

我最喜欢小林先生了,因为他是一位真正的好校长。处处都为学生着想。为了不让不能再长大的高桥君自卑,就把运动会上都改成他拿手的项目,好让他拿第一名,让他知道,不能长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连自己都不能相信自己。

为了不让像秦明一样身体有缺陷的学生感到自己比别人差。变来突然袭击:让大家赤裸着身体游泳,来告诉大家,每个身体它都是美丽的。

不仅如此,他还会时常带同学们散步,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放松,在放松中娱乐。因此,我认为,如果要评选全世界最好的校长,那肯定是小林先生了。

成语知己知彼:知己知彼[zhī jǐ zhī bǐ],意指“知己知彼”,典源作“知彼知己”。“知彼知己”意谓正确澈底地了解自己以及对手的实力。语本《孙子·谋攻》。[源]《孙子·谋攻》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典故]“知己知彼”原作“知彼知己”。“知己知彼”是指除了解自己外,对於对方的情况也有透澈地了解及掌握,最早是使用在军事方面。在《孙子·谋攻》中就提到,能够确切了解敌我双方的优劣长短,掌握详细的情况,这样在每次的作战中,才能避免危险,而对於敌我双方其中一方的状况不了解,在作战时,就会互有胜负。如果都不了解对方和自己的情况,那这样的军队,在每次作战时,就会遭遇危险。後来“知己知彼”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指正确澈底地了解自己以及对手的实力。出现“知己知彼”的书证如元·刘敏中〈念奴娇·乌飞兔走〉词:“美景良辰,亲朋密友,有酒何妨醉。高歌一曲,二三知己知彼。”此处是指彼此相互了解而情谊深切的意思。演变到後来,“知己知彼”的使用范围已经从军事扩充到其他方面,如外交、商场上的竞争等,能够“知己知彼”,才能在重要的关键做出正确的决策。

成语以虞待不虞:虞:猜度,预料。以预先有准备以防预料不到的事。如:《孙子·谋攻》:“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青年近卫军读后感_400字

这本《青年近卫军》,一直让我回味无穷。

《青年近卫军》的主要内容是:1942年7月,德军进攻伏多希洛夫格勒,那里的居民开始撤退,包括青年。在这时,一个叫谢辽萨。邱列宁的青年一把火烧了德军司令部。这时一个叫刘勃卡的女孩想把青年们组织起来,成立一个叫青年近卫军的组织。在组织下,他们一次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任务,但最终全部英勇就义。

看了这本书,你一定能感受到苏联青年的英勇。刘勃卡临时前都不肯跪下;奥列格被打断右手叫都不叫一声;谢辽萨被用通条戳进伤口叫都不叫。

同时,我又感受到了德军的残忍。他们将青年近卫军的队员扔进水井里,又推下2辆煤车,将其活埋;将队员和党员,绑在烧得火红的凳子上。为了不让他们逃跑,打断他们的双手。用通条插进伤口。真是残忍至极。

但是,青年近卫军又那么多次出色地完成任务。谢辽萨单人竟敢火烧德军的司令部。他们夜里袭击监狱。完美的袭击了驱赶牛群的德军。

哎,战争,希望快点消失。

成语回味无穷:回味:指吃过东西以后的余味。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如:宋·王禹偁《橄榄》诗:“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又如:这篇文章含义深刻,使人回味无穷。

抗日战争的读后感_400字

暑假一开始,妈妈就给我买了一本《抗日英雄小故事》,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其中"同仇敌忾,血战宝山"——记凇沪战场抗日英雄姚子青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我们就离宝山不远,没想到英雄就在我们身边,我请求妈妈带我去他们牺牲的地方看一看。妈妈爽快地答应了。

我们走进宝山临江公园,一棵棵参天大树映入我们眼中,里面有银杏树和柳树。我急忙四处张望,寻找书中写的那片草丛。果然在公园西首的大草坪上我找到刻有"姚子青营抗日牺牲处"绿色大字的天然巨石,站在纪念碑旁我仿佛听到姚子青慷慨激昂的演讲,仿佛看到全营士兵英勇地与敌人肉搏拼杀,以钢铁般的意志铸成的防线把敌人拦截在城垣之外的景象。站在这片绿草如茵的土地上,我不会忘记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是他们用身命换来的只有国家富强了才不会被人欺负。

我们要珍惜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和平和幸福的生活,努力学习。长大以后建设祖国,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奋斗。

成语同仇敌忾:同仇敌忾[tóng chóu dí kài],意指“同仇”,一致对抗仇敌。语出《诗经·秦风·无衣》。“敌忾”,抵御怨恨的人。语本《左传·文公四年》。“同仇敌忾”指共同抵御仇敌。[源]《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卫甯武子来聘,公与之宴,为赋〈湛露〉及〈彤弓〉。不辞,又不荅赋。使行人私焉。对曰:“臣以为肄业及之也。昔诸侯朝正於王,王宴乐之,於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王於是乎赐之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以觉报宴。今陪臣来继旧好,君辱贶之,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典故]“同仇敌忾”系由“同仇”及“敌忾”二语组合而成。“同仇”出自《诗经·秦风·无衣》,内容是说:即使没有足够的衣服,仍然可以共穿战袍,整理武器,一起杀敌。描述了慷慨赴战的志气,反映战士之间的友谊,从穿衣到杀敌,都愿意患难与共。“敌忾”则是出自《左传·文公四年》,内容叙述甯武子婉转批评了鲁国僭用天子的歌乐。卫国的甯武子到鲁国访问,文公设宴款待,席间文公命乐工们演奏〈湛露〉和〈彤弓〉两首诗歌。甯武子没有辞谢,也没有赋诗应和,按当时的外交礼节而言,是很失礼的。於是文公派管理礼宾事务的官员私下探问原因,甯武子说:“我以为那两首诗歌是乐工为了练习而演奏的,因为它们是演奏於天子的宴会。以前诸侯在正月时,前往京师向天子朝贺,天子设宴奏乐,此时赋〈湛露〉,就表示诸侯愿意共同抵御天子所痛恨的人,为天子效命。天子因此赐给他们红色和黑色的弓、箭,以彰显他们的功劳,并设宴乐酬赏。现在我只是奉命来继续两国的友好关系,承蒙君王赐宴,岂敢触犯大礼而自取罪过呢?”後来这两个典源被合用成“同仇敌忾”,用来指共同抵御仇敌。也作“敌忾同仇”。

成语敌忾同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如:《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又如:如蒙皇上乾纲立断,速谕停工,天下臣民,知皇上有卧薪尝胆之思,必共振敌忾同仇之气。——《清史稿·李宗羲传》

淡雅的忧伤—读宋晓杰的《悄悄是别离的笙萧》_400字

一股潮湿的水汽轻烟一样飘散,一种温柔的情愫冰霜一样消融一种淡雅的忧伤醇酒一样散发……

质朴而淡雅的文字在娓娓的诉说,夹杂着浅浅的闲愁,把我引到了一个恬静的地方。杨柳青青依水而立,淡荷粉粉悄然绽开。地上有最优美的风景,天空却是一片灰淡,二者本是矛盾的,但看起来却有种无言的和谐感。你会沉浸在那样恬然舒适的环境,却又不能忽略在心底掠过的丝丝忧伤。淡雅纯净的文笔如在空谷吐艳的幽兰,楚楚的有着灵性,散发着清新的芬芳。

“在悄悄里,烦忧又忘忧;在悄悄里,摄魂又销魂。”她在自己忧伤的小屋里,微微地开了扇小窗,让你可以窥进去,却又看不尽。不由自主地,心会跟着文字一起跳动,为她悲,为她痛。荡漾,如烟如雾,柔媚中蕴藉着风骨;哀怨,似梦似幻,流连中充溢着果决。淡淡的忧伤带着无边的思念,化成了细雨,轻轻地,轻轻地洒落到心灵的草地上,似在洗涤染上的灰尘。在细雨中,我仿佛看见她潸然落下的泪滴,从脸上滑落到青青的草地。

带走你的那一湾水,明亮了我的一生。

成语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如: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1回:“我也不很记得了。但觉自己身子不由自主,倒象有什么人,拉拉扯扯,要我杀人才好。”又如:韦珍说不上什么爱不爱,只是接触的多了,便不由自主地常和常飞亲近起来。——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

成语拉拉扯扯:以手牵牵拉拉。借指拉扯私欲关系。如: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怪热的,拉拉扯扯的做什么!”又如:说着,才大家嘻嘻哈哈拉拉扯扯奔了那座财神殿去了。——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