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包括读《中华美德》有感、中华美德读后感(246字)、中华美德颂读后感(293字)、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306字)、读《中华美德故事》有感(379字)、中华美德育良才听后感(435字)、《磨杵成针》读后感(502字)、《卧薪尝胆》读后感(511字)、学好弟子规,传承中华美德(642字)等200字、300字、400字、500字、600字、7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优秀作文10篇,供您参阅。
中华美德读后感_246字
昨天晚上,我和妈妈一块读了《中华美德》,这本书讲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中有一篇让我印象深刻,它就是《乌鸦反哺》,里面写的内容是小乌鸦刚生下来的时候,妈妈每天都要到树下抓虫子给乌鸦宝宝吃。等乌鸦长大啦会飞啦乌鸦妈妈也就飞不动啦,小乌鸦们就像妈妈那样,捉虫子喂妈妈吃。有一次森林着了大火,鸟兽们都纷纷逃走,只要小乌鸦在妈妈身边团团转,妈妈劝小乌鸦赶快走,小乌鸦还是不走,乌鸦的孝心感动了雨神,下啦一场大雨就把火浇灭拉。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乌鸦都会反哺,我们更要好好学习,长大报答父母。
成语团团转:回环旋转,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如:苏青《结婚十年》第四章:“于是我急得在房中团团转:出去呢?不出去呢?换衣服呢?还是不换?”又如:王朔《过把瘾就死》:“她头也不抬,用筷子搅着在锅里团团转的面条。”
中华美德颂读后感_293字
中华美德是我们中华儿女都应该做到的美德。美德使人快乐,有的人做到了,有的人却一点也没做到。
像最美女老师袁文婷、父老乡亲的贴心卫士柯尊知、用孝心撑起一片天的孟佩杰等,他们都做到了。
袁文婷那天正在上课,忽然大地开始晃动,四周的墙壁也开始晃动,是地震了。墙塌下来了,袁文婷站在讲台上张开双臂,而她的手臂下面藏着七个学生。
柯尊知是父老乡亲们的健康卫士,他把为老百姓看病当做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管多忙多累,只要老百姓需要,他总能用最快的速度赶去。
孟佩杰用孝心撑起了一片天。她每天要上学还要照顾生病的母亲,不管多艰难,她都永不放弃。
我长大以后,也要为国效力,做个好人!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_306字
这本书读过之后我的感触很深,我挑一个是我最喜欢的来说吧。
《孔融让梨》:一天,父亲从集市回来,带了一蓝梨子,给孔融和兄弟们吃。黄澄澄水灵灵的梨子特别诱人,孔融的兄弟们一拥而上的争抢梨子,然而只有孔融没有,父亲见状叫其它兄弟们把手里的梨子放回蓝中,让孔融来分给大家。
孔融先是挑出二个最大的给爷爷奶奶,然后又依次的分给父母兄弟们,分到最后只剩下二个梨子了,孔融毫不犹豫的把最大的那个给了小弟弟,孔融却挑了个最小的梨子。
当父亲问孔融时,孔融说;老师教我们要孝敬父母,敬爱兄长,所以理应把大的发给父母兄长,弟弟比我小应当让着他。
以后在我的生活里我也要多向孔融学习,做到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爱护幼小。
成语毫不犹豫:毫:一点儿;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一点儿也不迟疑。如: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第二次杜修经、杨开明来,主张红军毫不犹豫地向湘南发展。”又如:我毫不犹豫地跳了进来,就再也不去了。——《会摇尾巴的狼》
成语一拥而上:一下子全都围上去。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如: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七回:“吕蒙亲自擂鼓,士卒皆一拥而上,乱刀砍死朱光。”又如:众人一拥而上,把小偷团团围住揪送派出所
读《中华美德故事》有感_379字
暑假里,我读了《中华美德故事》这本书,其中的《汉文帝亲尝汤药》一文令我感触很深。
文章讲的是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病得很重,这期间,汉文帝几乎放下国事,一心一意照料母亲。汉文帝虽然贵为帝王,但薄太后吃的汤药,他都先亲自尝一尝,确定冷热适中,汤药无毒,然后才送给母亲喝。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想:汉文帝贵为帝王,都要为母亲亲尝汤药。而我们呢?哪次生病,不是父母先尝一尝药烫不烫,然后再一口一口地喂我们喝?我们也应该向汉文帝学习,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父母病了的时候,我们也应喂父母喝药;父母工作一天回家时,我们也应为父母倒上一杯热茶,再甜甜地说一声:“爸爸,妈妈,您们辛苦了!”
古书以“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来形容他对母亲尽孝的程度。意思是即使累了,也不敢闭上眼睛,解开衣服的带子好好睡一觉。我们要向汉文帝学习,让辛苦照顾我们的父母得到儿女们最真诚的回报!
成语目不交睫:交睫:上下睫毛相交接,即闭眼。没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如:《史记·袁盎晁错列传》:“陛下居代时,太后尝病,三年,陛下不交睫,不解衣。”又如:生恚怒方甚,自昏达旦,目不交睫。——唐·白行简《李娃传》
成语衣不解带:解带:解开衣带,指脱衣。因事过度操劳,以致不能脱衣安睡。也形容看护病人十分辛劳(多指对长辈)。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刘孝标注引《中兴书》:“仲堪父尝疾患经时,仲堪衣不解带数年。”又如:看见父亲病重,他衣不解带,伏伺十余日,眼见得是不济事。——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
中华美德育良才听后感_435字
中华美德是我们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具有的品质,我们应该做到热爱学习,尊敬兄长,孝敬父母等……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讲的是孔融六岁时候的一件事。有一天,孔融家有一个客人来了,他买了一筐梨,孔融的母亲把梨洗好后就放在桌子上,她叫她的三个儿子出来吃梨,大儿子拿了一个较大的梨,二儿子不知拿哪一个好,孔融毫不犹豫地拿起小的梨,又将大的梨给了二儿子,客人问:“为什么你要将大的梨给他呢?”孔融说:“因为我比较小所以我要吃小的梨,哥哥比较大所以让哥哥吃大的梨。”这就是孔融让梨的故事。
《凿壁借光》讲的是一个小孩的家里很穷,但小孩很喜欢看书,于是他向邻居家借了书,但是一到晚上就没有光,他也没钱去买灯。他看见邻居家要光,于是他在墙上打了一个小洞让邻居家的光照到家里来,他就可以看书了。
是啊!我们也要学《孔融让梨》中的孔融,他仅六岁就懂得了尊敬长辈了,所以我们要学校孔融,学会尊敬长辈,同时《凿壁借光》也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要学校故事中的主人公,学会认真学习,专心学习!
成语凿壁借光: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如: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磨杵成针》读后感_502字
文/施乐婷
今天,我读了学校下发的中华美德故事,读完后,使我大有感触,让我懂得了做任何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是《磨杵成针》。李白以前总是不好好读书,可是有一天,李白遇到了一位老奶奶,她正在把一根很粗的铁杵磨成一根细针,李白看了十分震憾,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从此,他发愤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了一名伟大的诗人。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心中为之一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老奶奶真有毅力要把这么粗的铁杵磨成一根细细的绣花针。我心想:既然铁杵都能磨成针,那么我们生活中的小事又算什么呢?看看这个故事,在对比生活中的自己,我自叹不如。
记得有一次,我要参加钢琴七级的考试,可是,由于以前我一直忙于做功课,没有时间弹钢琴,即使我有空,也懒得弹,所以离考试只有几个星期了,我还弹得疙疙瘩瘩,一点也不熟。面对老师的责备,父母的唠叨,我下定决心要每天练琴,把曲子弹熟。从那一刻开始,即使功课做得再晚再累,我都要坚持每天弹几小时琴,经过我不懈的努力,终于通过了钢琴七级考试。
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这个品质将使我终身受益匪浅。
成语受益匪浅: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如: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5章:“这类‘讲座’还售门票,并兼售演讲本人的著作,使得这类活动让各方面都受益匪浅。”
成语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如: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祖师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又如:教师常用“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俗语来鼓励我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卧薪尝胆》读后感_511字
文/李轩辕
今天,周老师给我们读了“传承中华美德共圆美丽少年梦”的文章,我深受感触。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卧薪尝胆》一文。文中的主人公,越国国君勾践,为了报仇,从皇宫里搬了出来,搬到了一个又破又烂的小茅屋里。屋顶上垂下一颗大苦胆,每天尝一口苦胆的味道,过着穷苦清淡的日子,用以锻炼自己的意志,不忘过去的耻辱。与国人们同心协力,经过了十年的强政励治,推动了国家各方面的能力,振大了势力,终于打败了吴国。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做事要有恒心,要有毅力,刻苦自励,发奋图强,才能战胜困难打败困难。在生活中,我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有一次,我在弹钢琴,那首曲子音很多,我刚弹到一半,手就又酸又痛,简直不能动了。那一瞬间我真的想放弃算了,可我突然想到了平时老师常对我们说,做事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坚持到底,就可以取得成功!于是我忍耐着酸痛,继续努力弹钢琴。终于,我在钢琴老师那里通过了这首曲子。我为自己的小小成功而欣喜不已。
从这次事件中,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做事有恒心有毅力的重要性。让我明白了,只要刻苦努力,坚持不放弃,有恒心有毅力,最终都可以成功!所以,我们要向文中主人公学习,用自己的恒心自己的毅力,到达成功的彼岸!
成语发奋图强: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如:孙中山《民权主义第四讲》:“无知丕士麦才智过人,发奋图强,于1866年,用很迅速手段。”又如: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对于落后队贫困落后的面貌的改变,当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民日报》1959.9.3
成语半途而废:半途而废[bàn tú ér fèi],意指“半途而废”之“途”,典源作“涂”。事情没做成功就停止。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语本《礼记·中庸》。[源]《礼记·中庸》子曰:“素隐行怪,後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典故]“半途而废”原作“半涂而废”。“半途”是半路的意思,即“中道”、“中途”,“半途而废”是指半路就停下来而不再前进,整句成语引申为事情没能持续下去就停止的意思。这个成语出自《礼记·中庸》,孔子认为君子遵循正道而行,假如半途而废,而他是绝不能中途停止的。充分显露出对圣人德行的向慕。“半途而废”就用来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
中华美德颂读后感_516字
什么是中华美德?美德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多么重要?为什么要弘扬我们的中华美德?
利用课余时间我认真阅读了《中华美德颂》这本书,发现中华美德是中华民族品德,精神和气质的基础,它并没有一个特定的概念。中华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累积而成的。中华美德可以使我们生存的社会更加和谐,中华美德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中华美德还可以是人类的心灵更加纯洁美好。
以前经常听别人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直不明白什么意思,读了这本书我领悟到其中的道理。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发扬我们伟大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这是我们新一代祖国花朵的责任。
大家还记得,我们身边的那个全国道德模范“临汾最美女孩”孟佩杰吗?八岁就负担起生活的重担,这是我们这个年龄无法想象的艰辛和困苦,十二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的养母,这是许多成年人都无法做到的感恩和回报。她的有孝心就是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用坚守酿造幸福让我们十分感动,让我们懂得了何为感恩,何伟坚强,何为爱的力量。
我相信我们的中华美德会在我们的中华大地上永久传承,世代中华儿女都会为之身体力行,让中华美德响彻世界。
成语丰富多彩:采:通“彩”,颜色,花色。内容丰富,花色繁多,形式多样。如:秦牧《艺海拾贝·“果王”的美号》:“而在具体主题、内容、体裁、手法上,却完全可以是丰富多采的。”又如:春节期间的文艺节目丰富多彩。
成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前一“老”:敬老。尊敬自己家族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族的长辈。如:《孟子·梁惠王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又如:那么,我就根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恻隐之心,把她褒扬一番罢。——冯雪峰《一个父母官怎样大动恻隐之心的故事》
学好弟子规,传承中华美德_642字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题记
在读完《弟子规》这本书后,便感觉到了中华美德是多么丰富而深邃。若用两个字来形容怎样做好一个中国人,那便是道德。“外德于人,内德于己”,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便是传承中华美德的关键。
有一句人人皆知的俗语:“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正如这句话一样,《弟子规》在第一部分“孝中”便充分的体现了。人只有学会了孝顺,才能爱自己和周围的人,才能与身边的人和睦融洽地相处。一个不懂得孝顺父母的人,又怎会接受并爱其他人?
父母用尽了心思让我们安全健康地成长,这份恩情是用多少物质上的东西都换不来的,也永远报答不完,又有什么理由令我们不爱,不孝顺父母呢?若是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在”时,那后悔莫及也无用了。哪怕是用绵薄之力为父母做一张贺卡,打一盆洗脚水……父母也会在精神上感受到我们的爱与关怀。
《弟子规》中还用了一部分说明了兄弟姐妹之间相处应融洽的内容。“入则孝,出则悌”,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两者之间是相互和谐,相互促进的。父母生下了你和你的兄弟姐妹,你们都是父母的心头肉,若兄弟姐妹之间不融洽,不和谐,那么父母也会因此而担忧。和睦,便少了父母的操心,这不也是在孝敬父母吗?
读完《弟子规》后,我们应毫不犹豫地付诸于行动,把自己的感悟投入到实际生活中不断体会,“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要求自己,做到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做个有道德的人。那么如此,我们一定能成为一个高尚,对人民有益的中国人!
成语后悔莫及:后悔:事后的懊悔。指事后的懊悔也来不及了。如: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反水不收,后悔不及。”又如:做事要小心,万一出了什么意外就后悔莫及了。
成语天经地义:经:规范,原则;义:正理。天地间历久不变的常道。指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也指理所当然的事。如:《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又如: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是每个学生天经地义的事。
中华美德读后感_725字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这部好书,他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历史人物的美德故事,非常引人入胜,它即增长了我的历史知识,又使我深深地受到了启发。
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多可圈可点的历史人物。这部书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勤奋好学,热爱祖国,自强不息,诚信不愉,勤劳节俭,尊师敬老等种种中华传统美德。
书中《勤奋好学》篇讲述了一些历史人物故事勤学苦练,刻苦读书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孔子,他是个大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个谦虚好学的学生。他向师襄子学琴,同一首曲子,他不停地练呀练呀,连续几个月,从清晨练到深夜,手指尖都沁出了血,最后终于领悟到了乐曲的深奥之处,连老师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战国时代的纵横家苏秦每次读书到深夜,倦意袭来时,就拿起锥子狠扎自己的大腿,他发奋苦读,使学业大进,终于成功说服六国君主,合纵攻秦。还有西汉学家匡衡壁借光,远代大画家王冕痴狂学画,明朝文学家宋濂抄书苦读,等等。这些故事我很喜欢,也从中知道了一个道理:只有勤学苦练,付出艰辛的汗水,才能获得成功的果实。
历史上那些很有学问,事业辉煌的人都具有勤奋好学的优良品德。他们在生活很困难,条件很恶劣的情况下能够咬紧了牙关,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读书,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学习和发扬的传统美德吗?
勤奋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品德。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的过程中,要发扬孜孜不倦,勤学好问的精神,才能读好书,才能自强,自立,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书山有路勤力径,我们只有艰辛跋涉,奋勇攀登,才能到达一个又一个知识和品德的高峰!
成语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如:《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又如:他长年累月孜孜不倦地工作。
成语自强不息: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如:《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又如:一个国家要想强盛,必须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