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包括读《文化苦旅》有感、苦旅有乐——读《文化苦旅》有感(1434字)、文化苦旅阳关雪读后感(1451字)、过尽黄沙始为金——读《文化苦旅》有感(1485字)、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1556字)等1400字、1500字、1600字、1800字左右的读后感精选5篇,供您参阅。
苦旅有乐——读《文化苦旅》有感_1434字
漂泊旅程,莽苍大地,行过之后,是苦涩的回味。
走走停停,华发早生,苦到极致,是甜美得升华。
邂逅《文化苦旅》,它正躺在同学的臂弯中,浅黄色与黑色的封面连带醒目的“苦”字给我一种文学重压,我好似处在一片低气压中。在心里“啧”了一声,我飞快地擦身而过,不给自己造成相形见绌的心理压力。好笑的是,我在几年后于一排排书架上发现它,又鬼使神差地买下了它。或许是我想挑战看看,几年前畏惧的书入了今天的我的眼睛,还是否是一种畏惧。
一、有关文化人格
60华里的莫高窟壁画才情满溢、空灵神秘,1000多年的生命在此蒸腾。艺术映射心灵,玄秘洁净如它是一种永久的向往,如梦如幻。阅读着其中的文字,我多想跟着时光穿越到1000多年前,静静伫立看这壁画形成的伟大过程,繁杂的内心世界也会因欣赏了独一无二的艺术而安定下来。我又登顶柔情似水的鸣沙山,饱览纯净的光影分割,心中鸣起天乐般的梵呗。转眼,又被熨帖大地的月牙泉宛若从天边来的静谧祥和吸引。老尼为何愿意孤守荒凉浮嚣之地呢?我不能很理解,心里才想是她看透了缤纷人世背后的简单原体,宁愿用余生领悟这里满满一世界的禅机。我们常常做诗歌赏析,诗人们总有许多化不开的哀愁,比如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我总以为柳宗元十分享受无人打扰的状态,以为“孤”、“独”二字又是诗人与生俱来的感性和矫情。直到我读了《柳侯祠》,才改变对这首诗错误的理解。
柳州的柳侯祠,安放着他的灵魂,他一生的坎坷凄楚。隐藏在其短暂、孑然一身人生下的,是文采斐然,是渴望兴盛的文化人格,待华夏少年去解读……只可惜,我这华夏少年却一直误解了他,误解了惨遭谪戍诗人们的人生。我惭愧不已,我这般不谙世事,只顾游乐,全然不知活在封建制度下的中国文人遭受的苦难,还嘲笑他们的矫情和无病呻吟。学了这么多年的语文,背过这么多首古诗,我没有对一首感同身受过,更别说为世人的厄运扼腕叹息。
二、有关生命
我们从何处来到这里?又从这里走向何处?一定有很多人也提出过这个疑问,但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没有意义。你还记得那个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桃花源吗?你是否想过那样一个蓬莱仙境为何留不住贫困辛劳的渔人呢?因为人是无法遗忘的。不能忘了自己更不能忘了生命的意义。或者不是为了带着空白回到赐予你生命的黑洞去,而是要为了热爱的生活执着奋斗,蒸发出自己的世界。正如《武陵人》中所说“这里的幸福取消了我思索的权利”。
崎岖的黄土地上,一双脚实实地嵌入又提起,留下一串寂寞的脚印。信客日复一日来往于乡镇之间,包裹里揣着一家又一家人对彼此的遥想思念。没有电话、e—mail的时代,尽管呼吸着同一海拔处的空气,浓稠的思念呵,也直叫人呼吸困难,如抵咽喉。信客这个伟大的职业人群,用自己大半生为别人的生命送去春露阳光。他们被怀疑诬陷,也平白落入过无端的纷争,但他们仍在尽着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两头的人们造福。常有人说:“不要为别人活着。”但我想,一个人的一辈子,若有一群人值得你跋山涉水,即使不能名垂青史,也不至于死后在墓志铭上写下可悲的碌碌无为。
……
一个晴天,我在家中的院子读完了最后一个字,算来自己竟花了大半月读此书,后面又用了三天写成这篇读后感,合上书本时,感觉自己也经历了八千里路云和月。那铺天盖地温和的阳光清洗了身上的浮尘,快乐因子在体内轻盈跳跃着。漂泊旅程,莽苍大地,行过之后,是苦涩的回味;走走停停,华发早生,苦到极致,是甜美得升华——
成语扼腕叹息:扼:握住,抓住。握着手腕发出叹息的声音。形容十分激动地发出长叹的情态。如:晋·王隐《晋书·刘锟传》:“臣所以泣血宵呤扼腕长叹者也。”又如:他这么快就离开了,真令人扼腕叹息。
成语孑然一身:孑:单独。孤孤单单一个人。如:《三国志·吴书·陆瑁传》:“若实孑然,无所凭赖,其畏怖远迸,或难卒灭。”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八:“兼渠孑然一身,无所依倚,处性不能自立。”又如:只是公子孑然一身,又没盘缠,怎能够装载回去。——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七
文化苦旅阳关雪读后感_1451字
《文化苦旅》是一部带着宏大、苦涩、沧桑的艺术情调散文集,这本书的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但是,在那一处处古迹的的背后却隐藏着人们不为人知的一面,而作者运其妙笔,给我们的心灵写下了“震撼”两个大字……
这本书在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历史的同时,告诉了我们更深一层的道理,从最初的四篇《道士塔》、《莫高窟》、《阳关雪》和《沙原隐泉》中便不难感受到。就拿道士塔的第二节来说吧,文章是这样写的: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官都到哪里去了,他们滔滔的奏折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其时已是20世纪初年,欧美的艺术家正在酝酿着新世纪的突破。罗丹正在他的工作室里雕塑,雷诺阿、德加、塞尚已处于创作晚期,马奈早就展出过他的《草地上的午餐》。他们中有人已向东方艺术家投来羡慕的眼光,而敦煌艺术,正在王道士手上。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他算来算去,觉得暂时没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这几个吧,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当几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雕塑就显得过分惹眼。在一个干干净净的农舍里,她们婀娜的体态过于招摇,她们柔柔的浅笑有点尴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个道士,何不在这里搞上几个天师、灵官菩萨?他吩咐帮手去借几个铁锤,让原先几座雕塑委曲一下。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听说邻村有几个泥匠,请了来,拌点泥,开始堆塑他的天师和灵官。泥匠说从没干过这种活计,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点意思就成。于是,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他们刷白。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象样。道士吐了一口气,谢过几个泥匠,再作下一步筹划。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我几乎不会言动,眼前直晃动着那些刷把和铁锤。“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迷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
是的,在这篇文章中写了作者对于那位道士做法的不满,在文章中,他喊了“住手!”有写道:“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是阿,为什么作者会这样?他不忍心,不忍心那位道士毁掉那一个个婀娜多姿的雕像,那是历史,历史!历史为什么会被一个道士的手中毁掉?就那样,一下子得毁掉了,不忍心,不忍心那般美丽的雕像不见了,在道士的手下,一下子变得灰飞烟灭,不给我们现在的世人观看的余地,一个道士,在金钱和权力的促使之下,变得如此的残忍,做得如此得发狂,我相信,不只我和余秋雨先生感到无比的惋惜,相信,在读《文化苦旅》的每一位读者也会感到深深的叹息和心痛吧……
《文化苦旅》像是一剂苦味的中药,治愈了人们没有感动的神经。这一剂药对于我们来说更显得意义重大,弥足珍贵,它唤醒我们过于安逸的生活,给我们带来许许多多的思考,思考使我们成长,使我们成熟!
成语流连忘返:流连忘返[liú lián wàng fǎn],意指贪恋沉迷而不愿离去。语本《孟子·梁惠王下》。[源]《孟子·梁惠王下》昔者齐景公问於晏子曰:“吾欲观於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於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於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於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说,大戒於国,出舍於郊。於是始兴发,补不足。[典故]在《孟子·梁惠王下》记载了齐景公和晏子的谈话。晏子是齐国的贤臣,齐景公问晏子,要如何出巡才比得上过去的圣君?晏子答说:“从前的君王出巡,是为了工作,巡视诸侯所守卫的疆土,听诸侯报告工作情况。春天出巡是巡视耕种状况,救济有困难的人民;秋天出巡是考察收获情形,补助缺少粮食的人民,所以以前的老百姓非常欢迎君王出巡。现在不同了,君王一出巡就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只图自己玩乐,连诸侯也很为难,这与过去圣君为体察民情而出巡,实在差太远了。”後来“流连忘返”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贪恋沉迷而不愿离去。
成语体察民情:体察:考查,观察。考察民间生活生产情况。如:元·关汉卿《裴度还带》:“上命差来此处歇马,体察民情。”又如:当官的必须要体察民情,不能拍老袋想当然。
过尽黄沙始为金——读《文化苦旅》有感_1485字
近日,初读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沙原隐泉》是我读的第一篇。心中的感情就像惊涛拍岸,汹涌澎湃。现在无论如何都觉得有些兴奋。见到了真正的行者,立起了标杆,甚至已经有些期待下一次的出游了。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如此一景,高坡后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
这不是一篇简单的写景文章,每一个看似平凡的景物,经他这么描述,却有了情感。每一个细节,都是柔软的讽刺。字里行间无不渗透著作者的人生感悟,从上沙山到寻清泉,我在跌宕起伏中感受到了人生的节奏与韵律。
余秋雨用他细腻而粗犷的笔触将他的行山走水用不修边幅、自然随意的笔触谱写了一曲属于大自然的神奇乐章,用他苦涩而真实的亲身经历宣泄了世间万物的机缘玄妙,用他平实而优美的文笔完成了一次令人深思的文化之旅。
余秋雨慢慢地走着,我静静地闭上眼睛,跟着他的脚步,感受世界的精致与历史的风韵。
然而,他要走的是一条无人踏过的路,但我从来就不大喜欢荒无人烟的地方,何况是在沙漠中。
沙漠的白天,若是没有狂风,就是被烤得发烫的金色的沙子与远处瘦湖的幻象。而风暴更可怕——山丘霎时间就可能变为平地,平地霎时间就可以变作沙丘。在沙漠中,没有什么可以立得住脚。
到了晚上,这片酷热如火炉的大沙漠就会变得奇寒彻骨,再加上那种无边无际的黑暗,在无声无息中就能扼杀天地间所有的生命。无边无际的黑暗,死一般的静寂,没有光,没有声音,没有生命。
——天地之威。在茫茫大漠中,所有的凌云壮志都如同沙粒一般渺小。但这些都是我一个外人的一面之词。
当大多数人选择在高山上探求真理,他却选择在沙漠中慢慢地走,缓缓地写。他承担着看不到成功的煎熬与行走的苦涩,心中却已容下了大漠的广阔。他向沙丘的顶峰攀爬,笔下流淌着独到的文字。当虔诚的教徒来到这里,终于发现了与他们信仰的宗教同样纯粹的沙漠时,就逗留了下来。
就这样,他与黄沙厮磨着,步伐愈加沉稳,即使山顶显得遥不可及,他也能在攀爬中道出了人生的另一种境界,“再不理会那高远的目标了,何必自己吓自己。”不错,山顶总实在的,不看也在。有的人望着高原的目标先惮怕三分,有的人望着高原的目标却蹉跎于世事,其实目标总是能达到的,当你因为前方的路途遥远而失去信心时,不妨看看后方绵延不断的脚印。
“无论怎么说,我始终站在已走过的路的顶端。永久的顶端,不断浮动的顶端,自我的顶端,未曾后退的顶端。沙山的顶端是次要的。”因此,当别人享受着唾手可得的成功,请不要为希望渺茫而放弃,不要为时间耗费而惋惜,当你猛然发现前方是万顷绿洲,当成功的曙光终于呈现在你眼前,你将比别人多一份艰辛跋涉的成熟,你的身后将多一行深深的印记。
也许你现在无法站在成功的最高点,只要你的旅程没有因为任何的羁绊与桎梏而停滞,你将永远奋斗在战斗的前线,战场的每一次向前推移,脚步的每一次向前推进,都见证着你与成功的距离。
“一咬牙,狠一狠心。一脚,再一脚,整个骨骼都已准备好了一次重重的摔打。然而,奇了,什么也没有发生。才两脚,已嗤溜下去好几米,又站得十分稳当。再稍用力,只十来下就到了山底。实在惊呆了!想想刚才伸脚时的悲壮决心,哑然失笑。康德所说的滑稽,正恰是这种情景。”其实,任何一个生命都有它生长的艰难和成长的艰难和成长的痛苦,这些磨难仿佛是种子,在日后的生活中成长为坚忍,执着。于是,生命便在这许多的历练中愈见成熟。生命的成长过程比避免不了挣扎和伤痛,而生命之美就是在痛苦与挫折面前,以最快速度站起来,继续前行,且行且歌。
成语唾手可得:垂:垂下。手不动就能得到。形容毫不费力。如: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三十八回:“那个姿性,读不上三二年,功名是可以垂手而得的。”又如:只除教呼延灼将军赚开城门唾手可得!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八回
成语无边无际: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如:清·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白茫茫一片无边无际,原来是太湖边上。”又如:山路通过涧上一座毛竹小桥,重又隐没到无边无际的大竹林里了。——《霹雳》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_1556字
假期闲来无事,再捧余秋雨《文化苦旅》,一则可以在炎热的酷暑里除却心境的烦躁,二来可以再次享受一下余教授丰盛的文化大餐。余秋雨教授的《文化苦旅》站在不同的视角、以深邃的思想、独特的见解、潇洒的文字对中国文化以及相关的历史、景观、人物进行了别具一格的诠释,读来发人深省,叹为观止。
偶读其中《西湖梦》就有别一样的感觉。余秋雨在此文中写到:“奇怪的是这个湖游得太多,也不能在心中真切起来。”他说:“它贮积了太多的朝代,于是变得没有朝代;它汇聚了太多的方位,于是也失去了方位。它走向抽象、走向虚幻,像一个收罗备至的博览会,盛大到了虚渺。”上海世博会的时候,我与单位的同事一起去看世博展,当然也就不得不去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的西湖了。事实上,当我把从文字中,从画卷里、从视频中所了解的西湖与自己亲身见到的西湖在脑海里叠加起来,对比起来,总感受不到西湖那“人间天堂”的至善至美的真实。按理说,身在西湖中,会有一种真实的感受,但是正如余教授所说:“游览可以,贴近却未免吃力。”的确,西湖让人感到一种疏离感,就像脑子中有一幅画,本是那么清晰、明朗,但你一伸手去捕捉它,它却变得那么虚幻,不可触摸,无法贴近。
余教授在《西湖梦》中对与西湖相关的人物苏轼与白居易的评价也颇有意思。苏轼修筑苏堤,白居易修筑白堤,余教授说他们不过搞了一个别人也能搞的水利工程。但是在他看来这一水利工程却真正的体现了“中国文化良心的社会实绩”。这便使我想起了某些官员为官一任、为官一方不作为、乱作为或者劳民伤财的行径与苏公、白居易格格不入:苏、白不管是仕途得意还是与失意,不管还是东颠还是西簸,但无论身处何方,心中不变的是搞一点别人也能搞的利民工程。不像有的官员、骚客升则喜、降则悲。甚至以“隐居”来回避社会现实,不敢直面人生与社会。对此,余教授对像隐居孤山20年的林和靖这样的人是这样评价的,说这种隐居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自卫与自慰,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机智,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狡黠。他们不能把志向实现于社会,便躲进一个自然小天地自娱自耗。在自娱自耗的同时,尽管他们在文化的另一面有所建树,而这种文化只能像书签一样,夹在民族精神的史册上。应该说知识分子是推动文明发展的先锋战士,如果在现实社会中,碰了壁、受了阻,就急流勇退、“隐居”、“自娱自耗”,文明的突进也会因此被消解。想想看,而今像鲁迅一样的文化斗士真的太少了,多希望范仲淹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能多起来。在这物欲横流的浮华年代,知识分子更应该秉承苏、白的文化良心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
在《西湖梦》里,余秋雨教授则以理性的心态对苏小小作出了令人折服的评价。对这位世人尊贵地长久安享景仰的妓女,余秋雨认为她的形象本身就是一个梦。她很重感情,但她也不会因一个男人的负心而“郁愤自戕”,而是从对情的执着大踏步迈向对美的执着。她不愿做姬做妾,勉强去完成一个女人的低下使命,而是把自己的美色呈之街市,蔑视着精美的高墙。她不守贞节只守美,直让一个男性的世界围着她无常的喜怒而旋转。她不像其他有文学价值的名妓,为了一个负心汉或一个朝廷颠簸得过于认真。她颇有哲理感的超逸,成为中国男人心头一幅秘藏的圣符。
而对于白蛇娘子,余秋雨则认为:这个是妖又是仙的形象,于她本人来说,成妖成仙都不甘心。她理想最平凡最灿烂,只愿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然而这一点带给她的是空前的灾难——被镇于LeiF塔下。多残忍啊,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的权利也给剥夺了。悲!想做人的却做不了人,是人的却常常被逼成妖或者甘愿堕落成妖精。
总认为,余秋雨先生对上述人物的分析,诠释给人启迪。那些在历史长河中不曾被淹没的人物又仿佛生活在我们现实生活中。
成语发人深省:发:启发;省:醒悟。启发人深刻思考,有所醒悟。如:唐·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又如:以当清夜闻钟,发人深省。——《虞初新志·金忠洁公传评》
成语叹为观止: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如: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又如:更佐以乐音灯影,光怪陆离,不可逼视。生抚掌称奇,叹为观止。——清·王韬《淞隐漫录·海外壮游》
读《文化苦旅》有感_1775字
大家好!我叫赵艳飞,来自伍市镇伍市学校。在校虽为人师,但书却读得很少,实在惭愧。以下是个人读书的一点体会,文字粗糙,思想浅薄,望群内朋友斧正。
最近拜读了余秋雨教授的《文化苦旅》,作者写作的用情至深,让我受到了灵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礼,心灵的升华。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一部散文合集,所收作品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历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是回忆散文。全书的主题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作者用心思细腻的笔触,记录着自己的所见所闻,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前史奇迹,在他的笔下有着深层的寓意;一篇篇洁净美丽的散文,成了让炎黄子孙警醒的文章。《道士塔》《莫高窟》《阳关雪》《宁古塔》……从大漠到水乡,从西北到江南,从古迹到文人,他的足迹踏遍了祖国各地,无一处不是中华大地上历史的闪光点。每到一处,对这个地方的人文、历史、地理进行考察。滔滔流水,残阳废垒,西风古道,在他的笔下都变得雍容大气且富于智慧,仿佛成了历史的浓缩与见证,在世纪轮回中散发着不灭的穿透力。文章篇篇语言精美,就象一位无声的导游,引领我循着他的足迹推开了一座座神圣殿堂的大门。
读《文化苦旅》是对历史沧桑的一种回顾
镜头转向《莫高窟》:王圆箓为一个道士,敦煌莫高窟的当家人。他为谋取个人私利而将玄奘西天取来的九千多个经卷、五百多幅绘画,用难以想象的不等价交换“送”给了外国,千年的敦煌由此而遭受浩劫。王道士只是这么多见证中华文化衰微的一个缩影,但作为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的传统文化的衰落,让人不禁更觉苍凉。作者的心在滴血,一个古老民族在滴血,致使我也变得学会了叹息与感慨,明白这一切的一切全部是人为所造。我也因此而抱恨,为民族,为国家而恨……
读《文化苦旅》是对个人意志的一种砺炼
“高贵的生命要创造文化,必然会经历坎坷。”《巴金百年》中巴金,文革中面对“棍子”横飞敢于直言,并能在大规模的诽谤中含笑屹立,不为所动。另余秋雨先生担任戏剧学院院长期间,因为掌握着上海那些身居要职的人的职称评定,得罪了某些人,导致辞职后被大规模的“围啄”。而戏剧大师黄佐临送给他三句简短的话“他们骂啦,骂些什么?让他们骂去!”此三句箴言,竞是他渡过重重黑水的木筏,从而坦然面对攻击他的人,这其实也是考验一个人应对外界恶劣因素的定力。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不在乎周围的聒噪,坚守内心的宁静,就能摆脱很多烦扰,从而静下心来做自己想做的事,炼就一份超然与洒脱。
读《文化苦旅》是对人生价值的一种定位
余秋雨曾是当时中国内地最年轻的高校校长。他建立了《世界戏剧学》的宏大构架,并创建了自成体系的《艺术创造学》,获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他接任校长时,黄佐临送了其四个字“可喜、可怜”,“可喜”容易理解,“可怜”指余秋雨老师在艺术和学术上有双重天分,耗在行政上,岂不可惜?“可怜”两字如一魔咒,时间一久,后两个字分量逐渐加重。担任六年校长后,其毅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和高位任命,开始了他的“文化苦旅”。
他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了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遗迹。他作为全球唯一完成全部现场抵达的人文学者,一路上对全世界文明作出了全新思考和紧迫提醒,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是什么让余老师舍弃功利,完成常人难以完成的文化苦旅,是源于对事业的酷爱。另如文中著名导演谢晋,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中国的电影事业,其对艺术的追求、工作时的尽情投入让人折服。他不在乎名利,他只是饥渴,没完没了地饥渴。正是这些大师的卓越贡献,给中华文化大船增添了厚重的色彩。
这些大师对事业的执着而散发的人格魅力深深影响着我。让我对所从事的职业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作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的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抛弃功利、静心学习、醉心课堂,不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吗?认真教好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他们,让他们学有所成,让他们拥有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所从事的事业不是很有意义吗?在今天这个政治清明、人心凝聚、文化敦厚的社会,我愿有我最刻苦的精神,最坚韧的毅力,最饱满的热情,最昂扬的斗志,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鼓足干劲,扬起风帆,为家乡教育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成语炎黄子孙:炎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的后代。指中华民族的后代。亦作“黄炎子孙”。如:王朔《浮出海面》:“我和她对视一会儿,承认:‘那倒也是,炎黄子孙嘛。’”又如:海内外的炎黄子孙都不会同意台独的。
成语所见所闻:看到的和听到的。如:宋·王安石《慈溪县学记》:“则士朝夕所见所闻,无非所以治天下国家之道。”又如:我为甚么不将这所见所闻的,写封信告诉庄宫保呢?——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