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读后感精选作文大全1100字

文教艺术2023-02-06 17:47:23百科知识库

高二读后感精选作文大全1100字

搜集整理了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1099字)、乞丐王子读后感(1083字)、呼兰河传读后感(1078字)、吾国与吾民读后感(1117字)、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1070字)、二马读后感(1113字)、第56号教室读后感(1148字)、富兰克林传读后感(1085字)等1100字左右的高二读后感精选作文8篇,供您参阅。

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_1100字

“tomorrowisanotherday(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飘》的这句经典语,多少年来,不仅鼓舞着主人公思嘉面对一个个挫折和困境,勇敢地实践自己的追求,而且对我们今天认识思嘉,认知思嘉有着极大的帮助,使得我们在《飘》的世界里,能够深刻感知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的内心,形象地了解主人公思嘉——一个少女的生活、经历和追求。

生活的飘——书中的思嘉曾经是一位只懂得跳舞,参加派对,和其他女孩一样争风吃醋的娇小姐。然而1861年南北战争的爆发,是其生活的飘的开始,由富足到贫穷,由安逸到流离,由不懂生活为何物到在乱世中坚强地活着。可谓是飘忽不定的生活使其见证了世间的冷暖,感受了人生的起伏。飘忽不定的生活使其对生活的认识更加全面,对人性的感悟更透彻;生活的飘,使其个性得到了完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得到了注脚。没有人见证她的荣耀,她甚至不曾有什么朋友。生活的飘,虽然使她依旧向我们展示着她的劣根性,却无法让人再去指责。

在生活面前,思嘉选择了承担;在挫折面前,思嘉选择了坚强。相比她,作为90后的我们的生活可谓充满阳光,在家有长辈们的关心照顾,在校有老师们的悉心呵护,过着从家门到校门的生活,平平淡淡,衣食无忧。所以面对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不断地增加阅历,面对社会生活我们要不断地增添激情,面对未来生活我们要不断地勇于担当。

经历的飘——书中的思嘉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经历了三次婚变,感知了人生的大喜大悲;经历了离家到回家的艰难历程,感知到家对人的作用。时间和经历让她学会了改变自己,接受磨难,适应生活。

在人生的道路上,思嘉一边摔倒,一边长大。成熟的她越发执着、坚强。90后的我们面对这个社会高速发展、对人的要求越来越苛刻的年代,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在我们无法改变什么,更无法选择时,我们能做的就只能是在接受社会的历练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心态,在迎接社会的考验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人生,在经历社会的挫折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意志。

追求的飘——书中的思嘉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人生追求坐标。从一开始年少懵懂地对艾希利疯狂地追求,显示其对爱情简单执着的认识;到为生活所迫,为了300块的租金,已经成为寡妇的她,竟然去勾引追求妹妹的未婚夫弗兰克所显示的自私,以及书的最后的幡然醒悟——原来自己爱的是曾经被自己一再拒绝的瑞德,她的追悔莫及!

在追求的途中——飘中透露着执着,飘中透露着坚强,飘中透露着希望。我们在认知飘的过程中明白,飘是生活,飘是经历,飘是追求。飘是对个性的完善,飘是使其逐渐走向成熟,走向理性,走向一个重新了解自己,感悟自身的过程……不管怎么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成语争风吃醋:争:嬜,争夺;风:风韵,多指女子。指因男女关系而妒忌、争吵。如: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一:“那时我争风吃醋便迟了。”又如:凌家这两个婆娘,彼此疑惑,你疑惑我多得了主子的钱,我疑惑你多得了主子的钱,争风吃醋争吵起来。——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五回

成语平平淡淡:质量中等或低于中等水平,普普通通。如:钱钟书《围城》:“像现在平平淡淡,情感在心上不成为负担这也是顶好的,至少是顶舒服的。”又如:她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

乞丐王子读后感_1100字

最近迷上了央视8套的一部韩剧《乞丐王子》,《乞丐王子》讲的是兄弟4人从家道殷实到一无所有后所经历的人生转折,4个哥哥照顾着同父异母的弟弟,然后各自经历着艰难的爱情和事业起伏,很多观众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剧中的大哥始光自家道中落后,又因自己患病,虽然很爱女友蔷薇,但为了女友的幸福毅然选择放弃,让人心生敬意。而贤珠作为家中的新媳妇,结婚后把兄弟们通通喊到家中居住并和大家和睦相处,更让观众对其心生喜爱。

蔷薇,这个花一样脆弱又纯净的小女子,有着蔷薇花那样的美丽外表,也有蔷薇花那样坚韧的刺,与花茎般傲然挺立的坚强。倔强的想念,让这个小女人变得勇敢,愿为他付出一切。

蔷薇的执着与爱,也令始光既感激又心疼,他也清楚地知道两人面临的难题。虽然真的喜欢她爱她,时光却不愿让心爱的女孩跟着自己受苦,硬着心肠看她落泪,心头却也在滴血。

蔷薇早就知道这份爱情会遭遇多少阻碍,但当她从始光的前妻那里获得两人即将复合的消息,明白无法再继续坚持下去时,她终于落下眼泪。一直坚强的蔷薇,几时曾见过她这样的哭泣?只是默默的垂泪,便叫人心伤,而这一场宣泄,又是否真能尽释她胸中的苦楚?

蔷薇的美更多是发自内心的,还有外表的淡淡的表情很喜欢,尤其是在与始光结婚前那种淡淡的表情,让人看了就心生怜爱。我个人较喜欢蔷薇的美,有点着迷的感觉,尤其她不顾家里人的反对一定要跟自己深爱的吕始光在一起,这种女生现实中几乎是不多见的,人美丽、可爱、个性直率,敢爱,这种女生也是许多男生心中的理想选择。那种美是任何一个男人都无法抵抗的,而她的心又那么专一,真的是很难得。戏里也怪始光大哥真是有点狠心了,这么好的女孩子在面前不应该错过,否则真是终身的遗憾。世上最大的痛苦莫过于两个相爱的人不能走到一起。

“爱情,爱情当你不慎错过的时候,只能让你后悔莫及泪流满面;爱情,爱情必须真心诚意,才能让你感觉安心可以依靠……”剧中蔷薇在车中最爱听的一首歌《爱呢爱啊》,让很多观众常常陶醉其中。这首优美的韩文歌曲,配合着始光和蔷薇真挚温暖的爱情,在观众心目中有一种永恒的画面感,总会异常感动。

韩剧《乞丐王子》在简单的剧情中,挖掘出了人性中最真、最纯的东西。这也让某些习惯了国产武侠剧善与恶直来直去较量的观众,看到这样以小镜头来发现真感情的电视剧,必然会感到耳目一新,进而备受感染。

这部韩剧对韩国的饮食文化和中药情有独钟,对普通百姓的家庭生活描述也特别擅长。每天看剧中女主角蔷薇的父母拌嘴也挺有意思的。虽然没有惊天动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却非常贴近百姓生活,而且崇尚传统礼教、因果报应。

成语耳目一新:耳目一新[ěr mù yī xīn],意指形容所见所闻都有一种新奇、清新的感觉。语本《魏书·卷一六·道武七王列传·河南王曜》。[源]《魏书·卷一六·道武七王列传·河南王曜》鉴,字绍达。少有父风,颇览书传。沉重少言,宽和好士。拜通直散骑常侍,寻加冠军将军,守河南尹。车驾南伐,以鉴为平南将军,还,除左卫将军,出为征虏将军、齐州刺史。时革变之始,百度惟新,鉴上遵高祖之旨,下采齐之旧风,轨制粲然,皆合规矩。高祖览其所上,嗟美者久之,顾谓侍臣曰:“诸州刺史皆能如此,变风易俗,更有何难?”下诏褒美,班之天下,一如鉴所上。齐人爱咏,咸曰耳目更新。高祖崩後,和罢沙门归俗,弃其妻子,纳一寡妇曹氏为妻。曹氏年齿已长,携男女五人随鉴至历城,干乱政事。和与曹及五子七处受纳,鉴皆顺其意,言无不从。於是狱以贿成,取受狼籍,齐人苦之,鉴治名大损。唐·白居易〈修香山寺记〉(据《全唐文·卷六七六·白居易》引)洛都四野,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香山之坏久矣。楼亭骞崩,佛僧暴露。士君子惜之,予亦惜之;佛弟子耻之,子亦耻之。顷予为庶子、宾客,分司东都,时性好闲游,灵迹胜 ,靡不周览。每至兹寺,慨然有葺完之愿焉。……凡支坏补缺,垒隤覆漏,圬墁之功必精,赭垩之饰必良。虽一日必葺,越三月而就。譬如长者坏宅,郁为导师化城。於是龛像无燥湿陊泐之危,寺僧有经行宴坐之安,游者得息肩,观者得寓目。关塞之气色,龙潭之景象,香山之泉石,石楼之风月,与往来者耳目一时而新。[典故]“耳目一新”原作“耳目更新”。据《魏书·卷一六·道武七王列传·河南王曜》记载,元鉴担任齐州刺史时,正值朝廷厉行革新改变初期,各种法制才开始施行。元鉴遵循高祖的旨意,并兼采齐地旧有的习俗,使法则制度规范清楚,且合於礼法。高祖欣赏元鉴的作法,对身边的侍臣说:“每州的刺史都能像元鉴这麽做,改变旧风俗有什麽难的?”於是下诏书褒扬赞美元鉴,并且将元鉴的作法颁布天下。齐地的人都爱谈论此事,都说所见所闻都变得新奇、清新。後来“耳目一新”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所见所闻都有一种新奇、清新的感觉。如唐代白居易〈修香山寺记〉中“与往来者耳目一时而新”句,是说因为重修香山寺,使得香山寺的景象看起来耳目一新。

成语真心诚意: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如: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须见底,各办着个真心实意。”又如:他相信献忠确实是真心诚意地归顺朝廷。——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

呼兰河传读后感_1100字

作者萧红带着沉重的寂寞与怀念用细腻的手法写出了她童年的回忆,心灵的家——呼兰河传。

呼兰河这个小城里,天空是灰的,大地是灰的,道路是灰的,房屋是是灰的,人也是灰的,平淡的像一滩死水,不起一丝波澜。在这个灰色的城市里,人们身处于一个不动荡不安的社会,拥有着百害无一利的旧思想,愚昧、无知又保守的状态。

呼兰河的东二道街上有一个泥坑。这个泥坑很大,又很危险,还在路上。这难道不应该填了它吗?但迷信就像一个快速传播的病毒,深深地植入在了呼兰河人们的脑海里。封建、动荡的社会,使他们不重视别人的性命,一个小孩子掉入了这个泥坑里,但人们的反应令人失望,愚昧的思想,使他们认为是“龙王”的报应,人们认为这个学堂有龙王在报复,便不让小孩上学了,想走道,不说填坑,净说拆墙,种树,思想永远不往正道想。聪明的只有孩子了,只有孩子才会说出肉是瘟猪肉,人们永远在逃避,为自己找借口,说服自己这是泥坑里的肉,只有孩子才知道真正的事实,人们总是苦闷与寂寞的,这里到处都是无知。

小团圆媳妇是一个12岁的女孩儿,爱笑,活泼。倘若她出生在这个时代——21世纪,那么她可能是一个天真烂漫,正在坐在学校的桌椅上耐心的听着老师讲课吧!是一个对未来生活有着无限向往,期望的女孩儿吧!可惜她出生在那封建贫苦的社会。可怜的她,被卖到了老胡家做童养媳,母爱如水,哪呢?父爱如山,没了!小小年纪,只因长得太高,怕别人不相信她是一个12岁的女孩儿,便将她的年龄谎报成了14岁。12岁的女孩儿啊,如今可能是手捧着的珍宝,可是在那个时代的人怎么了?婆婆为了一个下马威,打着教导的名头,天天殴打小团圆媳妇儿,直到打出病来了,居然不请医生,而认为是大神请她走,硬生生的折磨到死。一个12岁的女孩儿死去时,人们都来围观,看得津津有味,一个人死去人们把它当做饭后的谈资,在场的人们,没有一个人制止,没有一个人帮助那个生来苦命的女孩儿。

难道,世界没有了色彩,生活就是麻木的吗,人也就是麻木的吗?连人的良知、善心也不复存在了吗?

我认为萧红的童年生活是寂寞的、苦闷的。生活在一个看似轻松自在,无忧无虑,实际上是个封建、愚昧,保守又灰暗的小城中,身边还围绕着人性的麻木。这——难道不是童年的生活苦闷、悲惨吗?估计只有慈祥仁爱的祖父是她童年生活中温暖的阳光吧!可能是作者萧红童年的生活中最值得回忆与不舍的地方。

与萧红童年生活的呼兰河这个小城,这个小城的人们相比,如今的生活是足够好的了,不管是学习设施,人们的举止,生活环境……不知好上多少倍,没有比较,就没有感激,我们该把不服咽下,心怀感恩了!

成语动荡不安: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如:欧阳山《三家巷》第十八章:“他和陈文婷谈起,两人都觉得纵然社会上动荡不安,革命的前途还是光明的,乐观的。”又如: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6章:“动荡不安的大自然也煽起了他内心的风暴。”

成语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如: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我做了个草庵中无忧无虑的僧家。”又如:所以虽没有在家里自在,我也算是无忧无虑的过着了。——朱自清《笑的历史》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_1100字

《吾国与吾民》成书于1934年,距今已有七十八个年头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在变,生活方式也在变,但根深蒂固在个体和我们的民族的骨子里的东西是不变的。让你认识自己的同时,还要让你窥到自己身后的影,这正是此书的价值所在。有人说过,对中国人精神的理解最透彻的,向世界介绍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最有成就的作家就是林语堂先生,林先生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对中国精神文化的透彻理解,还在于他把中国的精神文化阐释给了全世界,在中国还处在比较封闭的年代,让世界更了解中国和中国人的精神文化。

话说回来,判断一部作品伟大与否,绝不能用后世的视角来审视,而应当回溯到创作的当时当地,从作者的角度出发来考量。《吾国与吾民》的创作出版至今已经80年,依然对人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及精神内涵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这样来看,这部作品无疑是伟大的。正如所有伟大的作品一样,《吾国与吾民》必将继续穿越历史的隧道,拨开眼前的迷雾,对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娓娓道来。

这本书的自序里,作者的一段话最令人感慨:“我堪能坦白地直陈一切,因为我心目中的祖国,内省而不疚,无愧于人。我堪能暴呈她的一切困挠纷扰,因为我未尝放弃我的希望。中国比那些小小的爱国者要伟大得多,所以不需要他们涂脂抹粉。”林语堂先生不是不爱祖国,也不是如书中写的那样“无可无不可”,而是清楚地知道中华民族虽然千疮百孔,仍有极强的生命力,绝不会为外族轻易毁灭。这样热忱又冷静的情怀,如今的所谓学者们不知道还有几个人可以望其项背。即便才情达到如此高度,林语堂先生仍然保持着若谷虚怀,“我欢迎人们为我辩护,也接受人们对我的批评。”林语堂先生将中国人的根刨得清清楚楚,脉络分明,但依我拙见,时代的发展已经转变了太多的传统观念,书中很多论断在今天早已不能适用,这一点在分析中国人心灵的女性化和妇女生活的章节中尤为明显。

《吾国与吾民》诞生的重要促成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对这本书作出过评价:“它写得骄傲,写得幽默,写得美妙,既严肃又欢快,对古今中外都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评价。” 研究、描述中国人的书有很多,从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系列,到《第三只眼看中国》之类外国作家的作品,不胜枚举。但这些后来的作品都极难超越写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吾国与吾民》。依我看,其关键就在于其作者林语堂先生多样的成长环境和丰富的生活经历。作为一个中西文化的混血儿,林语堂既在中式文化中深深浸染过,摸得到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又饱受过西方教育,能够跳出中国看中国。

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最真实、最深刻、最完备、最重要的一部关于中国的著作。更值得称道的是,它是由一位中国人写的,一位现代的中国人。他的根基深深地扎在过去,他丰硕的果实却结在今天。

成语涂脂抹粉:脂:胭脂。搽胭脂抹粉。指妇女打扮。也比喻为遮掩丑恶的本质而粉饰打扮。如: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赵县君乔送黄柑》:“其涂脂抹粉,惯卖风情,挑逗那富家郎君。”又如:我照作品的年月看下去,这些不肯涂脂抹粉的青年们的魂灵便依次屹立在我眼前。——鲁迅《野草·一觉》

成语古今中外:指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泛指时间久远,空间广阔。如:清·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五节:“历观古今中外正史小说所记载英雄患难之事,惊心动魄者,不一而足。”又如:翻遍了古今中外的历史,没有一个国家曾经用这种所谓示威运动而变成了既富且强。——茅盾《子夜》九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_1100字

期末考试达标,很幸运的被免了繁重的寒假作业。正好利用难得的闲暇漫步书林。泡一杯热腾腾的珍珠奶茶,躺进暖暖的大沙发里,轻轻翻开《左传》白话版,清新的文字映入眼帘,凝重而安静。细细读来,回味无穷。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历史书,相传是左丘明所编,记述了春秋各国的大事。让我们随着《左传》的步伐,一起领悟中华春秋文明的瑰丽文化。春秋,那是一个令人想往的王朝,那时候有战争,也有道义。有尔虞我诈,也有百家争鸣。那时候有贫民野人,也有义务教育。值得一提的是那时候的老师既亲切又可爱,校园还没有筑起围墙,教师与学生平起平坐,那时候没有卷子,有争论无标准答案。

从《左传》里,我了解到齐国的来历。周朝开国,周武王把姜太公封在齐国,营丘一带,从此齐国诞生。姜太公治国,发展工商业,鼓励养鱼贩盐。由于齐国强盛,周召公下令,“东至海,西至河,五侯九伯,实得征之。”从此,齐国南征北伐,占据胶东半岛,直通大海,成为大国。看到此,威海人民不妨自豪一把。

提到齐国祖先,不能不提管仲。中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大经济学家和大军事家。管仲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是把全部身心贡献给齐国繁荣的一生。是一位“生的光荣,死的伟大”的先驱。管仲,尊崇周朝,和睦诸侯是他的原则,他为春秋诸侯建立了一个楷模国家,开创了国家富强的新模式,使得齐国成为各个诸侯国纷纷学习效仿的对象。管仲提出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至今成为全世界国家的风向标。

从管仲辅佐齐恒公称霸到晋文公复国,从郑庄公的忍到齐恒公的忍可以看出他们的智慧与思想。从中可以学到中华民族的忍耐力是多么的可贵,从而思考,我们该怎么定位自己,该怎么应对周围的人和事。

当然《左传》里还有大义灭亲的石老爷子,愚蠢的宋襄公,野心家恒魋等等,各型各色的人和事充斥着那个无限精彩的春秋舞台,中华民族的文化在那时候爆发性的发展,空前绝后。

数典忘祖,这是来自《左传》的成语,不过用在我们现代人身上更恰如其分。说到成语,《左传》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成语典故,再衰三竭,直言贾祸,朝不及夕,咫尺天涯,斩草除根,子孝父慈等等等等,我们经常在用,如果知道来源与背后的故事,是不是更自豪?

《左传》给我们留下的遗产绝不仅仅是文学和思想上的,这份遗产人文上的贡献足以让全世界嫉妒。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左传》载着中华文化的光芒奔向远方。《左传》丰富了我的寒假生活,带给我无限的启迪,引领我探寻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宝库。这么精彩的典故,这么曲折的故事,不能为我所用,岂不可惜?我还会再温习的。

成语大义灭亲:大义灭亲[dà yì miè qīn],意指指为了维护公理正义,不徇私情,灭了犯罪的亲人,或让他们接受法律制裁。语出《左传·隐公四年》[源]《左传·隐公四年》州吁未能和其民,厚问定君於石子。石子曰:“王觐为可。”曰:“何以得觐?”曰:“陈桓公方有宠於王。陈、卫方睦,若朝陈使请,必可得也。”厚从州吁如陈。石碏使告于陈曰:“卫国褊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陈人执之而请莅于卫。九月,卫人使右宰丑莅杀州吁于濮。石碏使其宰獳羊肩莅杀石厚于陈。君子曰:“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典故]据《左传·隐公四年》载,州吁是春秋时代卫国庄公与宠妾所生的儿子,庄公非常宠爱他,大夫石碏曾经劝谏庄公不要把州吁给宠坏了,但是庄公不听,州吁也因此养成好战骄奢的个性。庄公死後,桓公继位,州吁密谋杀害桓公而自立为国君,引起人民不满而导致国内不安。州吁的亲信石厚就去问他的父亲石碏,要怎麽做才能安定民心、巩固王位。石碏曾经是卫桓公的重臣,很受到人民的尊敬,当石厚来请教的时候,他说:“只有觐见周天子才能安定君位。”石厚又问:“如何才能觐见天子呢?”石碏说:“陈桓公正受到周天子的宠信,而现在陈国和卫国的关系非常和睦,因此如果去拜访陈国的国君,请他向周天子请示,必定可以得见。”於是石厚就跟随着州吁到陈国。这时石碏暗中派人告诉陈桓公:“卫国领土狭小,而我已经年老了,不能有所作为。州吁和石厚就是杀了我国国君的人,请你们趁这个机会处置他们。”陈国人就把他们抓起来,请卫国人亲自来处置二人。卫国派右宰丑在濮县把州吁杀了。至於石厚,大家认为因为是石碏的儿子,应该从宽处理,杀了首恶州吁就够了,但是石碏不认同这样的看法。他认为州吁做的许多坏事,石厚也都有参与筹画,不能不严惩,所以就派他的家臣獳羊肩到陈国杀死了石厚。石碏这种为了国家大义,而牺牲父子私情的做法,深受後人所敬佩和赞扬。後来原文中的“大义灭亲”演变为成语,就用来比喻为了维护公理正义,不徇私情,灭了犯罪的亲人,或让他们接受法律制裁。

成语百家争鸣: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百家,这种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鸣,发表见解。如:《汉书·艺文志》“凡诸子百八十九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说,以此弛说,取舍诸候。”又如:自春秋末年以来,中国的思想得到一个极大的开放,呈现出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郭沫若《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

二马读后感_1100字

《二马》是老舍比较早期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迂腐陈旧的马老太爷和正直热情的马威父子俩因亲戚故世,为继承店铺而去往英国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包括马家父子与房东温都夫人和女儿玛丽的交往,马威与铺子伙计李子荣的友谊,还有对李牧师一家的描写等等。

从整体上来说,这部小说在语言风格上已经带有比较浓郁的口语化风格,显得非常“接地气儿”,让人觉得就像海水击打礁石一样真实、亲切。在人物塑造上,作者也显示出不凡的功力,讲“体面”,爱排场,重做官而轻经商的马老太爷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旧中国子民,豪爽干练,深受西式生活方式影响,在金钱关系上历历分明而从不拖泥带水的李子荣也刻画得栩栩如生。最特别的是,老舍在本书中除了描写中国人的民族性、劣根性之外,也写到了英国人的民族性与劣根性,比如普遍的英雄主义情结等,在近现代的作家中,写到这一点的很少,因此这一点令人印象深刻。

就小的情节而言,最令我动容的一段是马威邀请伊小姐去“状元楼”吃饭,邻桌的中国青年把伊小姐理所当然的视为英国妓女——因为在英国,也就只有妓女还是看得起中国人的——而对伊小姐言语轻薄,马威气不过与其争论,引来了其他客人,其中有伊小姐的哥哥保罗,于是争吵升级为斗殴,马威得胜。因保罗被打,事后马家父子前往伊家道歉,书里描写道,最使他们无法忍受的并非保罗被打,而是保罗居然败给了一个中国人!

如同作者在书中一再描绘的那样,作为一个积弱的古国,她的子民在强大的外国是不会有真正的尊严的!作者用含愤的笔触,描摹在外的中国人——无论是留学还是务工——所受到的精神上的凌迟:中国人都是杀人放火的狡诈之徒,调侃中国人,丑化中国人是最没有危险的:中国人都是贫穷肮脏的吃老鼠的人,稍有体面的会买“十英镑往上的戒指的”就是日本人;收留一个中国房客是社交上的污点,连最亲近的亲戚也再不登门!

从前学近代史,那个富有激情的高中历史老师常常讲的眼角含泪,当时付之一笑,丧权辱国,人格践踏,弱国无外交……这些庞大深奥的词汇对那时的我太空洞了,对具象的苦难尚且懵懂的高中时代,抽象出的历史本质所包含的无数的血泪心酸是遥不可及的。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教科书上强调的是仁人志士的觉醒与抗争,是轰轰烈烈的五四,是摧枯拉朽的新文化运动,在这一切的背后,先人们饱尝的凌辱与艰辛,他们的抗争和呐喊,值得我们永远去感激和追思。是他们,创造了历史。

像老舍的很多作品一样,我感觉作者热切的期盼着中国人民的觉醒和中华民族的复兴。饱经忧患的古国,迟钝愚鲁的人民,终是在一代又一代革命文人的笔下被唤醒,抛头颅,洒热血,我们的故土终是被一寸寸的夺了回来。每思及此,对广大革命者的尊敬之情,总不自觉的涌上心头。

成语仁人志士: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如:《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又如:大批仁人志士,满腔悲愤,万种辛酸,想有所为而不能为,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成语理所当然:当然:应当如此。按道理应当这样。如:隋·王通《文中子·魏相篇》:“非辩也,理当然耳。”又如:善者福而恶者祸,理所当然。——明·赵弼《续东窗事犯传》

第56号教室读后感_1100字

“在洛杉矶市中心一间会漏水的小教室里,一位名叫雷夫?艾斯奎斯的小学老师用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创造了一间充满奇迹的第56号教室,感动了整个美国。”

“他创新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变成热爱学习的天使;他热情的教育态度,把教室变成温暖的家。阅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你们的孩子也一样可以非常优秀!”

我一下就对这些书评产生好奇。我的内心就产生了很想要去阅读它的心理需求,不管它是否与我们悦行工作室所研究的课题相关,我都对它产生好奇。在阅读中,一位可敬的、有着了不起的教育理念的老师真切地出现在我的面前。

这是一位敢讲真话的老师。

雷夫老师敢于讲真话,在自序中他就写着:“像所有真正的老师一样,我经常失败。我睡眠不足。我在凌晨时分躺在床上睡不着,为着一个我无力教育的孩子而感到极度痛苦。当一个老师,真的会很痛苦。”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就感觉雷夫老师很有个性,尽管他已经是个非常优秀的教师了,身上已经被照上了许多美丽的光环,但他依然能把自己心底里的话讲出来,真实地表达自我,不怕露短,不怕出丑。他还敢于讲美国教育的真话。在书中,他多次例举了自己所在学校以及其他学校老师的一些做法,并直言不讳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提出了批评意见。同时,他也直截了当地对他所在的州进行的“标准化测验”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颇有些鲁迅先生笔下“枣树直刺天空”的感觉。

这是一位有职业良心的老师。

我个人觉得雷夫老师之所以能获得成功,首先取决于他的职业良心,他很真实,很坦荡,很勇敢,敢于面对自己的不安、痛苦,敢于面对教育的困惑、不良现象,而后有所思考,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做一些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去为他的学生撑起一方天地,让第56号教室的学生有最大程度的发展。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正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他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这是一位有爱心的老师。

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封面的醒目处写着“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我想这几个字其实是概括了雷夫老师的教育理想,或者说是折射出了雷夫老师教育追求。“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说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在本书中,我们看到了雷夫老师点点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眼里,学生都是可爱的天使,更看清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为着让这些天使变得爱学习、会学习这样一种最朴素的意识和想法。

雷夫老师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能让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最生动的、最大化的、最被大家所认同的效益?从本质上来看,这是因为他有爱心,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他是真正把自己的学生放在心上,用国家督学,原省教科所成尚荣所长的话说就是“教育,从儿童立场出发”。雷夫老师对孩子的爱,在书中随处可找。 应该这样说,爱孩子,是他获得成功的关键。

努力向您学习,敬爱的雷夫老师!

成语点点滴滴:一点一滴,形容数量非常少。如: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眼光四射,口中流出涎来,点点滴滴,滴在水内。”又如:学习要靠点点滴滴地积累。

成语直言不讳:讳:避忌,隐讳。说话坦率,毫无顾忌。如:《晋书·刘隗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又如:这倒不必多心,我是个无党无派的人,才敢这样直言不讳。——梁斌《红旗谱》五十二

富兰克林传读后感_1100字

若想在尸骨已朽之时尚不被人忘记,要么写点值得一读的东西,要么做些值得一写的事情“这就是本杰明。富兰克林所说的。富兰克林是多么令人敬佩的人。他通过”风筝实验“发明了避雷针,为我们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富兰克林七十八岁的时候一本《富兰克林自传》在他的笔下诞生了,读了这本书后,我更深一层地了解了富兰克林。

文中讲到在富兰克林小的时候,他的父亲让他在家打打杂什么的,可富兰克林一心想到海上闯荡,由于他的父亲不允许,他最后只好到哥哥的印刷所去。当学徒空闲的时候,他就到图书馆看书。对富兰克林而言,”读书是我让自己享受的唯一乐趣。“所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得许多的知识。文中还讲到他偶然看到了一卷零散的《旁观者》,便把它买回来读了好几遍,真是爱不释手,便试着自己写《旁观者》,然后把自己的《旁观者》与原文加以对比,发现一些错误,便予以纠正。经过无数次的改正,他对原文的章法或语言有所改进,鼓足了他的信心。

通过阅读富兰克林的自传,我想到了自己。在我小班的时候我就对古筝情有独钟,深深地爱上了它。于是在我的业余时间,我选择了古筝这个爱好。随着时光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的演奏水平也有了突飞猛涨的进步,在宜兴、南京等地的比赛中还得到了一等奖。我每天都勤奋的练着,每到晚上我都会让家人陪着我练习,时不时还把妈妈拉在身边听我弹。就这样,由于有了每天让妈妈陪在身边当听众的习惯,因此我胆子也壮大了几分。有一年,我接到要去北京比赛的通知,我就更加努力的去练习了,不管寒冬腊月、严寒酷暑我都坚持练习,并且寒假和暑假都去老师家练习,因为只有多练,才能在比赛的时候不紧张。有句谚语是”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吗!经过紧张的等待,终于到了比赛的那一天,我怀着激动不已的心情进入了”华夏之星“的比赛场所。看着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一张张充满自信的面孔,我的心里像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的,信心也像伞兵跳伞——一落千丈。我紧张的脚直抖,看见评委那严肃的表情,听着别人那优美的琴声,真是把我”火上浇油“。在我身旁的大姐姐鼓励着我:”加油,不要紧张,你一定可以的!“我心想:我一定可以的,既然老师选我来参赛也是信任我,我可不能辜负了她呀!该到我了,我大步流星的走上前。就这样,每一根琴弦都被我弹成了一个个优美的音符,一只只可爱活泼的音乐小精灵就在我的手指下诞生了。弹完后我信心十足的走出了考场,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可等我过了十级,妈妈还是督促着我,让我继续练,可我没坚持。现在想想和富兰克林那坚持到底的精神,我很惭愧。”恒心+耐心“才能成就辉煌。今后我一定要学习富兰克林的精神,做个有恒心的人。

成语艺高人胆大:技艺高超的人胆量也大。如: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6回:“这正是艺高人胆大。蒋爷竟不慌不忙的答道:‘实是半路出家,何必施主追问呢?’”

成语一落千丈:一落千丈[yī luò qiān zhàng],意指本指琴声由高骤然下降到很低。语出唐·韩愈〈听颖师弹琴〉诗。後用“一落千丈”比喻成绩、地位、景况、情绪、或声望等急遽下降。[源]唐·韩愈〈听颖师弹琴〉诗(据《全唐诗·卷三四〇·韩愈》引)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颍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典故]唐代文学家韩愈聆听颖师弹奏古琴後,写下这首〈听颖师弹琴〉诗,内容表面上描拟琴声的高低起伏,并且诉说心中的感动,一方面则暗喻宦海的浮沉。其中“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两句,以攀登高山突然摔落,来形容琴声由高音骤然下降到很低,比喻为官要小心谨慎,不能大意,否则一失足就会摔下千丈深的谷底。後来“一落千丈”被用来比喻成绩、地位、景况、情绪、或声望等急遽下降。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