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包括《呼兰河传》读后感(1211字)、《钓鱼的启示》读后感优秀作文(1221字)、我不是坏孩子读后感(1161字)、我爱科学读后感(1212字)、龙应台胭脂读后感(1218字)、《偷时间的贼》读后感(1179字)等1200字左右的高三读书笔记6篇,供您参阅。
《呼兰河传》读后感_1200字
《呼兰河传》,看完这本书,首先感觉到萧红这位女作家受鲁迅的影响很大,为什么我会说萧红受鲁迅的影响很大,是因为书中写的一个人物小团圆媳妇,小团圆媳妇的遭遇其实与鲁迅笔下祥林嫂的遭遇差不多,本是两个好好的人,却因为人们的迷信,不断的给她们施加软暴力,使她们不能追求自己的人生,而被封建束缚下度过悲凉的人生,最终孤独的死去。在死去之后,并没有受到许多人的悼念,反而认为她们是该死的,由此可见当时人们的受封建思想的毒害有多深。
在《呼兰河传》书中作者描写自己童年在后院的快活生活,书中的语言极具有表现力,使人读了之后不禁为小孩童真,调皮的行为发笑,在这一节中故事情节更多的表现的是轻快活泼的气氛,表现出作者的童真,调皮,好奇的天性,突显了作为作者对这种童真生活的热爱。突然笔锋一转,讲到小团圆媳妇时,作者由小团圆媳妇进家门时人们她是赞赏的到后来小团圆媳妇受到婆婆的虐打,小团圆媳妇从此便没有了笑容,变得神志不清,人们认为她鬼上身,便为她施加各种法术,尤其是在烫热水中,小团圆媳妇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摧残,最终走向了死亡。在这过程中,人们只是在看戏,只是偶尔有几个人会同情小团圆媳妇,小团圆媳妇死后,也没有几个人悼念她。在这节中作者表现出对当时人们的麻木,迷信,冷漠表现得无比的痛恨,作者表现出对民族劣根性的憎恨。再后来的有二伯,一个像阿Q的人物,对于别人称他为大爷时感到极度高兴,别人奚落他时,他便用许多粗俗的语言骂回对方。在这里,作者对他表现既痛恨又同情。小说最后讲到一个人物冯歪嘴子,他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面对各种嘲笑,他并没有屈服,而是充满力量的生活下去,面对妻子离世,留下刚出生的孩子和只有几岁的孩子,他独自努力地去抚养,并没有放弃,这一人物作者表现出对他的赞赏。作者在文章这几个人物可能是当时全部人们的代表,由此可见,在封建礼教的管束下,当时许多人的性格已经变态,只有少数人还保持着人应有的品质。
回归现在,虽然现在的人们并没有当时人们那么的封建,迷信,但却还多多少少保留着当时人们的劣根性。例如,在《呼兰河传》小说中,写到冯歪嘴子上吊,全村的人几乎都去了,认为反正也不是去看跑马戏,又要花钱,又要买票。这一现象似乎在中国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每次在中国的马路上,只要发生各种大事情,人们都要停下来围观,不愿错过这一精彩的瞬间,边看还边不断的议论着,这一现象在国外却很难见到,国外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不会因为某些事情而给耽误,更加不会边看边议论。可见,中国人的劣根性在某些方面并没有改变。
《呼兰河传》这一部作品是时代的产物,它的出现反映了当时时代下的人们,因为封建礼教受到的极大的心理和生理上的摧残。而作者萧红因为封建礼教,她不能够继续完成学业,好好地发展自己,被父母包办婚姻,最终她不得不离家出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时代给了她丰富的阅历,让她可以创作出一本佳作《呼兰河传》,时代也蕴育出一位才女—萧红。
成语神志不清:神志错乱或精神错乱。如: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2回:“弟子方才被什么妖人迷住,弄得身不由己、神志不清。”又如:他有些神志不清,少理会他。
成语多多少少:或多或少。如: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二回:“好生趋趋跄跄的,你争我夺,多多少少得些,哄的一声,又到那一边,仍旧募化去了。”又如:你多多少少与此事有点牵连。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_1200字
《钓鱼的启示》主要告诉我们,在面对道德问题抉择时,要站在道德这一面想问题,不能只顾自己,而不为他人着想。所以面对道德问题,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忘记了其他人。
故事是这样展开的。
有一年,作者刚满十一岁。有一天,像往常一样,作者跟着父亲去附近的湖中的小岛上钓鱼。那次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晚上,作者和父亲分别放好鱼饵,然后举起鱼竿,把钓线抛了出去,在平静的湖面上溅了一层层彩色的涟漪。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作者一看,心想看来是来了个大家伙,他很熟练地扬起鱼竿一收一放,小心翼翼地操纵着,也许是鱼太想挣开鱼钩,不停地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不时地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了不少水花,鱼渐渐挣扎得筋疲力尽了,作者迅速地将它拉上岸来。啊!好大的鱼!作者在心里赞叹着,并和父亲一起得意洋洋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翕动着。
这时,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现在离鲈鱼捕捞开放日还有两个小时,也就是现在还不能钓鲈鱼,就算是钓到了,也要放回去。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然后把目光转向了作者:“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作者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其它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了!”作者大声争辩,哭了出声。
作者看了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的影子和别的船,作者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可是尽管四周没人,可作者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很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作者非常沮丧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上取下来,放回到湖里。只见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就消失在湖水中。
转眼间已经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设计师了。作者再也没有钓到过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那样大的鱼,可却不止一次遇到像那条鱼一样诱人的“鱼”。可每当作者一次又一次面对道德抉择的问题时,总会想起那个夜晚,父亲曾告诫他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就获得像把钓到的大鱼放回去的教育,才能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向这样一类的道德问题时,只有选择放弃,才能获得这种实践问题中真正的财富与启示。比如像,你走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突然所见一个人口袋里掉出了十元钱,别人都没发现,这虽然不是什么百元大钞,可对你这样一个学生来说,你如果捡起来,就可以去买一袋零食,一些便宜的小玩具,一瓶水或去干点别的什么的。可是如果你是叫住那个人,然后把钱交给那人,只会获得一些赞扬,心里很舒坦。但相反的,如果在你捡起放进自己的口袋里,丢了钱的人心里不好受,你的心里可能更不踏实,因为这钱不是自己的。
所以,面对这种问题就像做选择题,如果你选对了,将会受到终身的启示和益处,如果你一旦选错了,就会误入歧途,甚至于会将自己的一生毁于一旦。(2008年10月16)
成语车水马龙:车水马龙[chē shuǐ mǎ lóng],意指门前车马往来不绝。语本《东观汉记·卷六·外戚列传·明德马皇后》。後用“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的景象。[源]《东观汉记·卷六·外戚列传·明德马皇后》时上欲封诸舅,外间白太后。太后曰:“吾自念亲属,皆无柱石之功。俗语曰:『时无赭,浇黄土。』”因诏曰:“吾万乘之主,身衣大练缣裙,食不求所甘,左右旁人,皆无薰香之饰。前过濯龙门,见外家问起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亦不谴怒 ,但绝岁用,冀 以默止讙 耳。” 另可参考:《後汉书·卷一〇·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典故]马皇后是东汉名将马援的女儿,汉明帝时入宫为妃,後来被册封为皇后。至明帝之子章帝继任皇位,尊称马皇后为太后。汉章帝对马太后非常尊重,并想分封官爵给太后的兄弟,一些臣子们也都上书给马太后,怂恿她答应。但太后却坚决不同意,她说:“我的一些兄弟,对於国家并没有什麽重大的功劳。”并且颁下诏书说:“我贵为一国的皇后,身上穿的是粗帛杂丝做成的裙子,所吃的东西不求美味的食物,身边的人,也都没有佩戴一些薰香的饰品。之前我回娘家,看到去我外家拜见请安的人往来不绝,如车水马龙般。当时努力的抑制自己,不责备也不生气,但是从此以後,就不再给外家亲戚们生活上的补助,希望他们能因此醒悟改过。”後来“车水马龙”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车马往来不绝,繁华热闹的景象。
成语误入歧途:误:受惑;歧途:错误的道路。由于受煽惑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如:鲁迅《写于深夜里》:“然被告等皆年幼无知,误入歧途,不无可悯。”又如:台湾的真情实况如何,不少人是误入歧途的,需要教育挽救。——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
我不是坏孩子读后感_1200字
这本书我是利用睡前的两个晚上一气儿读完的,儿子也只用了将近一周的时间就看完了。我是先看的,看完后觉得心里沉甸甸的,但我什么都没有对孩子说,主要是不想给他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我想他会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果然,儿子第二天看完几个章节后就连说了两三遍:“叶小开太可怜了!”之后,每次看完书挂在儿子嘴边最多的就是同样的这么一句话,随着情节地发展他会忿忿不平地替叶小开打抱不平:“高洁太可恶了、他的班主任太坏了、高洁的表哥真的很讨厌……”等等,感觉孩子非常能理解叶小开的心理,觉得他受了很多委屈却无处“申冤”。特别是作者在最后章节写了两种结果——一种是以叶小开跳楼作为悲剧收场,另一种以叶小开转学开始全新的生活给读者留下了希冀。当然,我想每个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在合上这本书的时候都希望叶小开会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站在家长的角度上,我首先觉得叶小开的父母太“失败”了——他们太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孩子回家后情绪表现异常、闷闷不乐的情况下,作为父母却没有及时跟孩子进行沟通,只是一味地指责他,那么孩子怎么会有心情跟他们诉说“委屈”呢?合格的父母首先应该从作孩子的朋友开始,要努力成为孩子最信任和依赖的人,当他在外面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他才会毫无保留地向家长敞开自己的心扉。
其次,我和欧阳宁远的观点比较一致的是叶小开的班主任也不能算是一名称职的老师。作为老师肯定喜欢成绩好、各方面表现良好的孩子,但事实上没有一个孩子会十全十美,他们的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即使大人也是如此的)。好老师就像伯乐一样,应擅于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他们自己或许尚未意识到的潜能!如果很轻易地就给孩子贴上一个不太好的“标签”并一直以这样的眼光看待他,那么这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和潜能是会被逐渐埋没的。如果老师能更多地关注到孩子们取得的点滴进步并及时地表扬他们,那么每个孩子都能树立“我很棒!”、“我真的很不错!”等等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意识。
同时,该书的作者引发了我和孩子对很多问题的思考,比如应该结交什么样的朋友才算真朋友?——至少我认为像刘大威这样的孩子是让人不敢作为好朋友去接纳的。欧阳宁远一度很排斥高洁,我问他:“高洁真的过分吗?男孩和女孩该如何相处?出现矛盾时该如何化解?”通过这样的提问,他也意识到同学间的交往也是一门学问。作者在文章最后提到一个人物——王伟,我也曾问过欧阳宁远:“与叶小开相比,王伟是好孩子吗?”“他帮助叶小开就是好孩子!”孩子曾如此回“那么他偷人家的手机呢?他利用叶小开拿他家里的钱上网呢?”我又问,最终,孩子才意识到书中真正的坏孩子其实是王伟。
最后,感谢吴老师向我们推荐的这本书,它引发了家长和孩子们对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很多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讨,我们从中确实获益良多。谢谢!
成语十全十美:十全十美[shí quán shí měi],意指十全,指治疗十个人,十个人都能痊癒。语或本《周礼·天官冢宰下·医师》。後用“十全十美”比喻圆满美好毫无缺陷的境界。[源]《周礼·天官冢宰下·医师》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典故]“十全十美”的全、美都具有圆满的意思,而“十”是数目之足,所以“十全十美”就可用来比喻圆满美好毫无缺陷的境界。这句成语的“十全”早见用於《周礼》。《周礼》一书相传为周公所撰,内容记录周朝官制。其载述“医师”一职“掌医之政令”,平日负责蒐集药物,为伤病者治疗,每年年终,则有稽核人员视其绩效以订出应得的俸禄。绩效等级以“十全为上”,也就是:治疗十个人,十个都能痊癒,为最佳;十个人中,只有两个人无法痊癒,为其次;有三个人无法痊癒,为再其次;若有四个人无法痊癒,便为下等。後来“十全十美”这句成语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
成语先入为主: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如:《汉书·息夫躬传》:“唯陛下观览古今,反复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又如:见长幼尊卑之节有一定不易之理,先入为主,故后起之私心,终有所顾忌而不敢逞。——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七
我爱科学读后感_1200字
在二十一世纪里,科学将会成为人类的生命。你不懂科学,就无法在这个社会里生存。如果你有了科学的种子,精心培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颗种子就会不断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而“诺贝尔科学奖”,就是用这样一种奖励,来激发人们热爱科学,并用科学创造我们美好的生活。有20多个国家,466名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奖,当他们走向“诺贝尔奖”的领奖台时,他们代表自己拥有了科学创造的巨大财富。
因此,我们要学科学、爱科学,把科学展示出来。但怎样才能做到呢?科学家告诉我们,好奇心是人的天性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也是激发探索科学奥妙的主要动机;而最能满足这种强烈欲望的方法是要勇于问为什么,勇于尝试、创新,勇于推翻前人的话、结论,而最终得到的就是自己的成果。例如,伽利略,哥白尼等人,他们不顾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反对,勇敢地指出前人错误的论点。通过亲身实践,做实验,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换来的是自己的成功。
我听说有一所中学的高一年级的三位学生,他们也具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竽”这样一种民族乐器充满了好奇,他们分析了这个乐器的特点后,决心也要做一个类似于“竽”的乐器。他们每天都去捡或去买很多支吸管,他们又仔细研究了这些吸管,利用了无数休息时间,经历过无数次失败。俗话说得好:“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一点也没有错,他们终于成功了,1000支吸管插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吸管乐器,吹起来一样美妙、婉转,简直比“竽”吹出来的声音还要好听。他们虽然不是什么伟大的科学家,却能想到这样的东西,并克服重重困难去做,真不简单。想想自己,我也尝试过成功的滋味儿,以前我看见别人玩航模,好奇心驱使我产生我也要做一个的愿望,于是,我不断搜集材料,接着自己动手做起来。在做的过程中虽然被发动机伤了手,流了血,留下疤痕但最终还是成功地做出一个精美的航模。当时我喜悦的神情早把做的过程中的痛和苦忘得一干二净。这就是我们青少年的好奇心了,青少年能想到的东西,大人不一定能想到,因为青少年的幻想是天真的,是奇异的。其实,诺贝尔获得者的先天条件不如我们,他们能做到的东西,我们又为何做不到呢?青少年朋友们,抓紧我们宝贵的少年时期吧!动脑筋动手去做吧!
科学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它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财富。,所以,我们因当热爱科学,但你如果不去挖掘科学中的奥秘,不去实践,你将永远不会得到科学的幸福。有些人只知道其一而不知道其二,了解了表面,而没有深入的去探索,这样怎能获得成功呢?
科学就像是一个比宇宙大好多万倍的海洋,我们就像是一些鱼,虽然今天自由自在地游着,可是明天,水里就没有了氧气,必须换一个地方,这样换来换去,这个海洋会被我们污染了,到了这时候,就要寻找另一片海洋了。这也就是我们所寻找的新科学,只有不断更新,才会有更美好的生活。
诺贝尔科学奖到底离我们还有多远呢?不用问了,只要你从小播种下科学的种子,努力学习,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成语自由自在: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如: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自由自在。’曰:‘见后如何?’师曰:‘自由自在。’”又如:看那些交了卷出去的人真象自由自在的仙人。——叶圣陶《马铃瓜》
成语意想不到:料想不到,没有料到。如: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今日这般寒冷,满天雪片飘扬,仙姑忽然下顾,真是意想不到。”又如:我走进房间,看见意想不到的景象。——叶圣陶《小妹妹》
龙应台胭脂读后感_1200字
夜阑人静,《经济之声》的“财经夜读”在播送台湾作家龙应台的短篇,充满亲情温情爱情的散文《胭脂》。电波里传来主持人好听的声音:
每次到屏东去看妈妈,还没到时先给她电话:“你知道我是谁吗?”她愉快的声音传来:“我不知道你是什么人,可是我知道你是我喜欢的人。”
作品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那是居住两地的母女,女儿定期探望母亲。看来这位母亲患有记忆障碍,她已经记不住女儿的名字,但她知道,来看她的,一定是她喜欢的人。她尚未丧失认知,当女儿报出自己小名时,母亲就以很浓的浙江乡音作出反应。但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我们年迈的父母也许连这样的认知能力都已丧失殆尽。我国进入了老年社会,俗称“老年痴呆”的老年病折磨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咱们不说离我们遥远的里根总统或撒切尔夫人,我们周围的亲戚朋友中深受其害的老人越来越多。他们丧失记忆,不认识至亲,找不到家门,他们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他们自己,丧失自尊,生不如死。我的一位朋友,曾经主持过《毛选》英文版翻译出版的翻译大家于宝渠,晚年患阿尔茨海默病,极其痛苦,没有生活质量尚且不说,完全没有尊严或自尊可言,一位曾经风度翩翩气度不凡的大翻译家,任凭外人小孩欺侮作践,他的女儿在几年后说起父亲的病,两眼还是会情不自禁地泛红。我们谁都会变老,像阿尔茨海默病这样的老年病,全社会都要关注。好在我们的电视媒体已经对那些靠嘲笑讽刺“老年痴呆”来博得几声掌声的小品说不!
父母对孩子们的来访总是充满期望,尤其是一位丧失了记忆的善良的母亲,则不仅仅是期待,更是依赖,他们活在远期记忆中,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龙应台的《胭脂》以细腻的文字与女性独特的感情,描述了看似淡淡的母女情中所蕴藏的无限爱情。女儿去看望母亲,“带她去‘邓师傅’做脚底按摩,带她去美容院洗头,带她到菜市场买菜,带她到田野上去看鹭鸶,带她到药房去买老人营养品,带她去买棉质内衣,宽大但是肩带又不会滑下来的那一种,带她去买鞋子买乳液买最大号的指甲刀。”看似极其平凡的小事,却是母亲需要的,喜欢的,充满着子女对母亲的关心与体贴。我们现在社会如此浮躁,多么需要这样的亲情呀!应该说,我们现在缺少的,是子女对父母的关心与体贴。惭愧得很,自己1965年离开上海、离开家,到2013年母亲以92岁高龄离世,共有48年的时间,包括结婚成家前每年的探亲假,自己与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真是屈指可数!怪不得每次与父母分手,他们总是一句话:多回来看看我们,看一次少一次!随着他们的西去,再要去看他们,只能去墓园了。以前父母在,家在,上海有我的家;随着父母的离去,上海已经没有我的家了。兄弟姐妹的家,是他们的家,我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客人,父母家,才是我的家!父母在,家在,要珍惜呀!
龙应台的《胭脂》,让人感到温暖,在娓娓道来之中,让人们明白,父母在逐渐变老,好好善待他们吧。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父母养育之恩,没齿不忘。
成语没齿不忘:没齿:终身。一辈子也忘不了。如: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回:“长老,你果是救得我回朝,没齿不忘大恩。”又如:恩师大德,门生等没齿不忘。——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十四回
成语情不自禁:禁:抑制。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如:南朝梁·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又如:她又情不自禁地放声哭了。——沙汀《一个秋天晚上》
《偷时间的贼》读后感_1200字
今天的阅读课,我们班的梁妍同学介绍了一本书,名为《偷时间的贼》。听到了这个题目,我有许多的疑问,例如:这个‘贼’指的是什么?时间为什么会被偷走?这些疑问,在我的脑海里连成了一串珍珠。这些疑问,在上完今天的阅读课后都会一一解决。
《偷时间的贼》主要讲述的是:欧皮皮与他的小伙伴在公园里玩耍,偶遇了一位白头发,白胡子,白衣服的老爷爷,白爷爷发现了欧皮皮和他的小伙伴身边的贼,最后,在白爷爷的教导下,这些‘贼’已经被捉拿归案了。
在欧皮皮的小伙伴中,有一个名叫孙强的同学,他长得并不出众,成绩也没有班长马琪琪好,可以说,他是一个很特别的孩子。他生活中的‘贼’是“健忘”和“冲动”两个坏毛病。这两个毛病呢?可以靠自己去改掉,“健忘”这个毛病,你如果真的忘记自己的东西放在哪里的话,你可以请父母帮助你一起找。“冲动”这个毛病呀,说实话还真不容易解决,可你要有办法。如果你因为听不清别人说的话,而与人发生冲突的话,你可以再次问别人,你刚才说了什么,请你再重复一遍,好吗?这样“健忘”“冲动”两个毛病就会离你远去。
班长马琪琪生活中的‘贼’是分配工作太“平均”,刚开始阅读有关马琪琪的篇章,我认为它是一个有责任心,爱干家务的同学,怎么生活中还会有贼呢?原来,他每天做事太平均了。她墩地半小时,给自己的猫咪煮饭半小时,给同学补习班小时……干什么事都是半个小时,那这样,他的生活会很累,甚至有些枯燥。我觉得她应该改变她对时间的规划,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去学习钻研,不必要的事,可以不用在上面多费时间,这样你的生活就会很充实,很快乐,从而,自己身边的‘贼’也悄然而去咯。
而我呢?在家的时候。总喜欢疯疯癫癫的。然而,这也是我生活中的一个毛病,“邋遢”,每次学校发定书的书刊,我总是一看完就,‘哗’随手让在书桌上,还有,星期六星期天,我总爱窝在“书堆”里看书,每次看完书后,书就会飞到我们家的各个角落,茶几上有书,餐桌上有书,书桌上的书更是数不胜数,妈妈每次检查都让我无言以对。一天,她又开始唠叨了,;“你能不能每次看完书后都整理一下自己的书桌,你让我怎么说你好呢?”我总是不耐烦地说:“知道了,知道了,我收拾就是了嘛。”可每一次整理自己的书桌,书柜,都要花上许多时间。有一次双休日,到了星期天晚上我才发现自己没有写作文,一想:“完了,完了。”这时妈妈又说:“书柜又乱了,快去收拾。”我心想:“这不是火上浇油吗?”写完作文,我已经成了一只“熊猫”。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把书柜弄得那么乱了。现在,我的书柜已经大有起色,什么书我都分好了类,比如:小说类,文艺类,杂志类…我再也不用因为生活中的‘贼’而烦心了。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时间总是会不翼而飞。时间是宝贵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生活中的一分一秒,不让时间白白流逝。
成语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时间。形容时间的可贵,应该十分珍惜。如:《西洋记》第11回:“可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寸金使尽金还在,过去光阴哪里寻?”
成语大有起色:明显地出现好转的样子(多指焕散的工作或觉重的疾病)。如: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皖省惟英、霍有零贼,余亦肃清,南中军务,大有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