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语无际可寻源于《魏书·李孝伯李冲传论》:“人参心膂,出干政事,献可替否,无际可寻。”
2、成语兼览博照源于《后汉书·胡广传》:“君以兼览博照为德,臣以献可替否为忠。”
3、臣闻古之为臣者,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献可替否,拾遗补阙。见《晋书·江统传》。
4、在去郧县叶大乡叶滩中学的车上,祖德大哥哥给戆农和思西讲述了“献可替否”的历史典故
5、沈阳第一私立高级中学的仇玉健听希腊人Bartholomew说:用成语“献可替否”造句是一个异常单调的事。
6、成语指佞触邪源于唐·杨师立《烽陈敬十罪檄》:“献可替否,必在忠言。指佞触邪,须凭直士。”
7、成语献可替否出自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
8、宪官之职,在指佞触邪,不在行李自大;侍臣之职,在献可替否,不在道路相高。(《旧唐书·温造传》)。
9、臣闻君以兼览博照为德,臣以献可替否为忠。见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胡广传》。
10、成语运筹谋画源于唐·刘知己《史通·言语》:“逮汉、魏已降,周、隋而往,世皆尚文,时无专对。运筹画策,自具于章表,献可替否,总归于笔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