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读后感5篇1200字

文教艺术2023-02-06 05:29:10百科知识库

《启示》读后感5篇1200字

文章含读《启示》有感、皮鲁斯特鲁连环漫画选《你也不宜吸烟》的启示(1156字)、蓝鲸的眼睛(1157字)、《伊索寓言》给我的启示(1166字)、中华骄傲——2017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191字)、《钓鱼的启示》读后感(1220字)等1200字左右的读后感作文5篇,供您参阅。

皮鲁斯特鲁连环漫画选《你也不宜吸烟》的启示_1156字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一个不学好的小朋友嘴里叼着一根雪茄,两只手悠闲地插在口袋里,漫不经心地散步,恰巧遇见了爸爸。“喂,老爸,你好啊!”他随意地、潇洒地一招手,皮笑肉不笑地撇撇嘴,继续把手插回口袋装酷。爸爸见了,大吃一惊,说:“儿子呀,你什么时候学会街头二流子的动作了?你可知道,你这样是肯定会被警察局抓住干掉的,到时候,你后悔都来不及,小命就难保了!孩子,你不宜吸烟呀!!”儿子听了,既害怕又悔恨。赶快丢掉雪茄,哭哭泣泣地跟着爸爸回家了。爸爸心想:嘿,儿子不抽烟,等他走了,我抽!于是,他假送儿子回家,一到家门口,他便立即去了儿子扔烟的地方。

谁知,就在他送儿子回家时,另一位男士看见了小孩扔掉的那一根雪茄,心想:雪茄!不会是哈瓦那吧!!高兴得不得了,赶忙捡起来,点上火就抽。哇!美!!心里那高兴劲就别提了。他心想:这一定是老天爷奖赏我的吧!心中乐开了花。就在这时,那个口是心非的爸爸回来了。咦?他在找什么呢?找什么呢?噢!烟,一支烟,一支被孩子撒手扔掉的雪茄烟!!他找遍了每一个边边角角,旮旮旯旯,可却连雪茄的影儿都不见,他心想:奇了怪了,这烟不会因为知道我教训儿子是为了让自己抽上烟而逃走了吧?他抬头一望,正好看见了那位男士,认出了他口中的雪茄,指着问道:“请问,这位男士,您口中的雪茄是否是刚捡来的?那,好像是我的。”男士支吾着,十分尴尬,随意编了一个借口,结结巴巴地解释道:“不好意思,这位男士,这雪茄的确是我捡来的,不过,您不宜吸烟!”说完,欠欠身子,很绅士地鞠了一躬,慌慌张张地走了。儿子的爸爸疑惑地想:这不是我训儿子的话吗?他耸耸肩,失落地走了。

这幅漫画很有意义,其中的儿子的爸爸是犯了强人所难的错误。在漫画中,他是作为儿子的“征服者”,临架在上,命令儿子去按道理做人,自己心中却另有打算。古今中外,在许多“高高在上者”、“强大征服者”中,他们命令别人将一件别人原本不愿意放弃的事情放弃掉,然而,在发号施令的时候总是随心所欲或是另有用途、别有打算的。如果你心中另有打算,那你一定不会得到好处,反而被第三者欺侮。

是呀,要正人,需先正己;对己要严,对人要宽,却不能放纵。

这些规定、条约就像一位无声的老师时刻教育着我们。在社会的大力宣传下,几乎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有些人努力去遵守,可有一部分人只是当耳边风或是假心假意的,甚至有一些人就只是去利用,就像画中的这位爸爸一样,经用这种手段来骗自己的儿子,真是太可耻了!

这幅漫画中的故事虽不像“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中的情节那么简单,有一点隐藏含义,可毕竟最后还是第三者得利,才之所以有点相似。但终究,漫画不仅仅只看表皮,内在更重要,懂得道理与你欣赏漫画都是必须的。

我真是太喜欢看既有趣道理又深刻的《皮鲁斯特鲁普连环漫画》了!

成语发号施令:号:号令;施:发布。发布命令。现在也用来形容指挥别人。如:《尚书·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藏。”《淮南子·本经训》:“发号施令,天下莫不从风。”又如:我们历来主张革命要依靠人民群众,大家动手,反对只依靠少数人发号施令。——《毛泽东选集·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成语耳边风:在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如:唐·杜荀鹤《赠题兜率寺闲上人院》诗:“百岁有涯头上雪,万般无染耳边风。”又如: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边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

蓝鲸的眼睛_1157字

今天刚刚看完《蓝鲸的眼睛》这本书,一时间浮想联翩。

蓝鲸,它是大海的神灵。它的一生,始终孜孜不倦地调理它的眼睛:用海水滋润洗刷眼睛;让眼睛常常沐浴在橙色的月光、银色的星光里;它只吃那些发着绿光的浮游生物。这一切,都是为了让那双眼睛获得纯净的蓝光。纯净的蓝光,是那么的神秘、幽远、灵逸。因为,它是灵魂的光。盲人得到它可以重见光明。有一个勇敢而冒失的少年,为了让一个眼睛正在渐渐失明的女孩能重见光明,他用钩矛将蓝鲸的一只眼珠钩了出来。蓝鲸失去了一只比生命更宝贵的眼睛,惊愕、痛苦、愤怒涌上了蓝鲸的心,但最厉害的是绝望。

于是,它开始疯狂的报复渔民们。小女孩得到了那只眼睛,她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当女孩知道那是蓝鲸宝贵的眼睛时,她选择了放弃好不容易得到的光明,把眼睛还给蓝鲸。她一直坐在海边,希望蓝鲸能来寻找自己的眼睛。而少年独自一人乘船出海,他以自己的鲜血以及生命,洗净一切污浊的鲸眼。蓝鲸的灵魂升到天上,它将一双美好的眼睛留给了女孩,而那个少年却永远也回不来了。这是一篇多么感人的童话啊!我想如果当初少年没有取走蓝鲸的眼睛,蓝鲸也不会那么早洗去被看进眼睛里的邪恶。的确,当少年夺走蓝鲸的左眼时,它的内心世界里充满了邪恶,眼睛里充满了愤怒,它那纯净的蓝眼睛变得有些黑了,那它的灵魂就永远也不可能升到天上。它就会永远生活在仇恨里,它就将不是神灵,而是恶魔,一个人人都怕的恶魔。但是,少年认识到了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错,他从一开始就错了。他为了让蓝鲸不再报复渔民们,勇敢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他的鲜血洗净了蓝鲸眼里的愤怒,洗净了蓝鲸内心的邪恶。也许有很多人会认为那个少年不值得让人同情,因为那都是他错,他是自作自受。但我认为不,因为他之所以会去取蓝鲸的眼睛,是为了使一个女孩重见光明;而他只取走了蓝鲸的左眼,说明他也是替蓝鲸想过的;当蓝鲸报复渔民们的时候,他完全可以逃走,但他没有,他选择了和蓝鲸扯平,以自己的生命来解除蓝鲸的愤怒。我觉得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常人所难以做到的。每个人都会有做错的时候,谁都会犯下无可挽回的错误。但是,当我们面对自己错误造成的后果,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逃避,而很少有人去承担。少年是勇敢的,他知道蓝鲸的愤怒是因为自己,这是他的错误。所以他用生命来偿还了自己的过错,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少年他值得我们尊敬。

看完这个故事后,我一开始很讨厌那些村民,他们那样去对待蓝鲸,居然想利用它的眼睛将它闷死,实在可恶。但后来我想了想,他们也是出于无奈,仅仅是为了让蓝鲸结束对他们的报复,不让更多渔民伤亡。只是他们采用的方法欠妥而已。这个故事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许有很多人犯了不可原谅的错,但我们不能只是一味地指责他们,而要试着用我们宽广的心胸去包容他们,多站在他们的立场去思考。

成语浮想联翩:浮想:飘浮不定的想象;联翩:鸟飞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如:晋·陆机《文赋》:“浮藻联翩。”又如: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序》

成语自作自受:自作自受[zì zuò zì shòu],意指自己做错事,由自己承担不良後果。语或出敦煌变文《目连缘起》。[源] 敦煌变文《目连缘起》(据《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四》引)汝母在生之日,都无一片善心,终朝杀害生灵,每日期(欺)凌三宝。自作自受,非天与人。今既堕在阿鼻受苦,何时得出。我佛慈悲告目连:“不要忩忩(忽忽)且近前,汝母在世多杀害,悭贪广造恶因缘。三涂受苦应难出,一堕其中万万年,自作之时还自受,有何道理得生天?”目连闻金口所说,不觉闷绝号咷。《景德传灯录·卷一五·舒州投子山大同禅师》汝诸人变现千般,总是汝生解自担带将来,自作自受。这里无可与汝,不敢诳吓汝。《五灯会元·卷一二·金山昙颖禅师》问:“一百二十斤铁枷,教阿谁担?”师曰:“老僧。”曰:“自作自受。”师曰:“苦!苦!”[典故]“自作自受”就是自己做的事情,由自己来承担後果。在《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四·目连缘起》中即见此语。目连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佛经里曾记载他入地狱营救母亲的故事。目连的母亲生前家境富裕,每天杀猪宰羊,餐餐丰盛,又从不行善,对待出家人的态度恶劣。但是目连却是个相当有爱心的人,常救困济贫,行善布施。有一天,他要远行去作生意,临行前劝告母亲要多做好事。但目连一出门,她就恢复原样,依然故我。几天後,听说目连要回来,才赶紧摆出供桌做样子。目连回来後,听到街坊邻居讲述母亲的恶状,便向母亲问个明白。母亲一听非常生气的说:“我是你母亲,你居然不相信我,反而听信别人的闲言闲语。我现在发誓,如果我没有行善的话,就在七天内死掉下地狱。”结果,目连的母亲真的在七天内去世。目连非常伤心,替母亲守完丧後,就将万贯家财分送给穷人,投佛出家去了。目连出家後,潜心修道,终于修成罗汉。想到父母不知过得如何,便利用法力,看到父亲在天堂过着快乐的生活,但母亲却在地狱受苦。目连看到母亲每天遭受地狱的酷刑,非常心痛不舍,赶紧去向佛祖求救。佛祖说:“你母亲生前过度宰杀生灵,又对佛门不敬,罪孽深重,自作自受,怨不得别人。”目连不断地向佛祖求请,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救母亲脱离苦海。佛祖被目连的孝心感动,最後还是帮助他,使他母亲解脱升天。在佛经里,佛祖用“自作自受”来表示目连的母亲因为生前不做好事,就必须承担下阿鼻地狱的痛苦。“自作自受”这句成语就是指自己做错事,由自己承担不良後果。

《伊索寓言》给我的启示_1166字

前段时间,我读了《伊索寓言》这本书。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人生启示,我一口气读了几遍。

《伊索寓言》这本书简洁客观地叙述了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在这众多的故事中,我最喜欢的是《狼和小孩儿》这个故事。这个故事简洁生动的写了一只心情好的狼发现了一个躲起来的小孩,狼让小孩说三句真话就答应放了他。小孩鼓起勇气,说了三句无可争辩的真话。结果狼真的放了他,这个故事就是说明:我们要敢于说真话。有时候,真话听起来不一定悦耳。比如,小孩说他“痛恨狼”,但为什么我们还要鼓励说真话呢?因为真话才能让我们认识自己、认识周围的环境。我们不能生活在虚假中。所以,我们要鼓励说真话。敢于说真话。

读了这个故事,我想起了那件事……

那天,下着倾盆大雨。“请组长检查昨天布置的预习作业。”语文老师说。我缓缓地站起来,我的心怦怦直跳。因为昨晚奶奶生日,我只顾着玩,忘了写作业。我逐一检查每个组员的作业,他们都认认真真地完成了,而身为组长的我的作业本却一片空白。怎么办呢?我可不想在老师、同学面前丢脸。于是,我撒了个谎,小声对老师说:“全部组员都完成了。”老师点了点头,没有再过问。我不知道我那天是怎样上课的。老师说的话我一句也没听入耳。终于挨到了放学,我第一个冲出教室,一回到家,我连忙拿出语文书,自言自语地说:“赶紧补上,就这一次,不会有下一次了。”终于,我把作业补上了。我的心终于平静了下来。这时,邻居的小弟弟跑了进来,拉着我的手要我给他讲故事,我随手拿出一本《伊索寓言》,当我讲到《狼和小孩儿》这个故事时,小弟弟突然问我∶“姐姐,我偷吃了妈妈给外婆的一个苹果,妈妈问我,我说没拿,我一直害怕,我要跟妈妈说实话,说不定妈妈会原谅我的,再见,姐姐。”小弟弟走了,留下忐忑不安的我。晚上,我一直睡不着觉,一直想:跟不跟老师说实话呢?仿佛有两个精灵在我耳边。一个是虚荣精灵,它说:“你一直都是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好学生,难道你想在老师和同学的心目中是一个不完成作业的坏学生吗?”,另一个是诚实精灵,它说:“跟老师说吧,诚实才是好孩子,大不了被老师骂一顿,不然你一直都会但惊受怕的。"我整晚睡不好,我决定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第二天,上语文课前,老师走进教室。我虽然下定决心,但我的脚却如千斤铁重,我迈着沉重的脚步来到老师面前,我的嗓子像塞入了棉花,一句话也说不岀。终于,我鼓起信心,低着头小声地说:“老师,我……我……老师,我昨天其实没完成作业,对不起……”我的声音小声得自己也听不清楚,我一直没敢抬头,准备接受暴雨般的批评。意想不到老师竟然没批评我,只是轻轻的说:“没关系,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下次不要这样就是了。”

呀!真是出人意料。意想不到老师如此宽容,我忐忑不安的心终于平静了下来,看来。说真话是这么好,我们要敢于说真话。

成语出人意料:出乎人们意料之外。如:《南史·袁宪传》:“宪常招引诸生与之谈论新义,出人意表,同辈咸嗟服焉。”又如:才貌却相当,缘合未堪奇赏,出人意料,在那错联鸾凰。——明·无名氏《赠书记·奉诏团圆》

成语忐忑不安: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如: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九:“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又如:母亲谨慎地窥视着一切动静,心里忐忑不安,她怕有人出卖星海。——冯德英《苦菜花》第十章

中华骄傲——2017开学第一课观后感_1191字

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那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饱满,栩栩如生。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公元前115年,一个天高气爽的早晨。

在伊朗高原北部,一位身着戎装的将军正在安息国边境守候。将军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后兵马不计其数。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奉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候远道而来的友好使节。

东方隐约传来一阵阵丁零丁零的驼铃声,士兵们循着铃声望去,远处出现了一支骆驼队,骆驼队前面飘扬着鲜艳的旗帜。

“来了!来了!”安息国士兵欢呼起来。

“列队欢迎!”将军发出了命令。

骑兵迅疾分列两队,一左一右,摆成夹道欢迎的阵势。乐队奏起了军乐,人群一片欢腾。

中国使者从骑着的骆驼上下来,右手高擎节杖,满面笑容,大步向前走去。将军翻身下马,立正高呼:“本将军奉命率官兵欢迎大汉国使者!”中国使者抱拳,作揖还礼:“有劳将军远迎。我是博望侯张骞的副使,谨代表大汉皇帝向安息国国王陛下致敬!”将军还礼表示感谢。

中国使者指着身后的骆驼队,说道:“这是大汉皇帝敬赠安息国国王陛下的一点薄礼。”只见每峰骆驼的背上都驮着两个大包袱。打开包袱,各色绫罗绸缎,五彩缤纷。

安息国将军高兴地连连点头,说道:“盼望已久的大汉使者终于到了!我谨代表安息国国王陛下,向大汉皇帝的使者赠礼。”他把手一招,四名士兵送上两个大礼盒。打开一看,里面装着许多特别大的鸟蛋,每个足有斤把重。这是当时中国没有的鸵鸟蛋。

中国使者正要道谢,将军又把手一招,走上两个人来,原来是魔术师。打头的一个拔出一把匕首,插入自己嘴里,顿时吞了下去。只见他一拍肚子,匕首又从嘴里吐了出来。第二个则张开大口,喷出一团又一团火苗。魔术师的精彩表演,让在场的人们都看得惊呆了。将军含笑说道:“今天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特地让他们前来助兴。”

中国使者拱手致谢,高兴地说:“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这仅仅是张骞出使西域后,东西方交流的生动一幕。张骞在此之前,于公元前138年曾历尽艰险出使过西域。公元前119年他第二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从那以后,一队队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他们越过崇山峻岭,将中国的养蚕、缫丝、冶铁、造纸、凿井、灌溉等技术带向中亚、西亚和欧洲,将那里的葡萄、核桃、石榴、蚕豆、黄瓜、芝麻、无花果等食品带到我国,还有狮子、犀牛、良马等动物,也传进了我国。我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由于吸收了外来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

成语高头大马:指体形高大健壮的好马。如: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刘东山夸技顺城门》:“只见门前来了一伙骑马的客人,共是十一个,个个骑的是自购的高头骏马。”又如:盖上雕刻着一个带刀的将军,骑着匹高头大马。——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五回

成语不计其数: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如:宋·魏了翁《奏措京湖诸郡》:“或谓官民兵在城内者约二十万,而散在四郊者,不计其数。”又如:去州桥河内周围上下点灯,不计其数。——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六回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_1220字

《钓鱼的启示》主要告诉我们,在面对道德问题抉择时,要站在道德这一面想问题,不能只顾自己,而不为他人着想。所以面对道德问题,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忘记了其他人。

故事是这样展开的。

有一年,作者刚满十一岁。有一天,像往常一样,作者跟着父亲去附近的湖中的小岛上钓鱼。那次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晚上,作者和父亲分别放好鱼饵,然后举起鱼竿,把钓线抛了出去,在平静的湖面上溅了一层层彩色的涟漪。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作者一看,心想看来是来了个大家伙,他很熟练地扬起鱼竿一收一放,小心翼翼地操纵着,也许是鱼太想挣开鱼钩,不停地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不时地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了不少水花,鱼渐渐挣扎得筋疲力尽了,作者迅速地将它拉上岸来。啊!好大的鱼!作者在心里赞叹着,并和父亲一起得意洋洋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翕动着。

这时,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现在离鲈鱼捕捞开放日还有两个小时,也就是现在还不能钓鲈鱼,就算是钓到了,也要放回去。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然后把目光转向了作者:“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作者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其它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了!”作者大声争辩,哭了出声。

作者看了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的影子和别的船,作者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可是尽管四周没人,可作者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很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作者非常沮丧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上取下来,放回到湖里。只见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就消失在湖水中。

转眼间已经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设计师了。作者再也没有钓到过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那样大的鱼,可却不止一次遇到像那条鱼一样诱人的“鱼”。可每当作者一次又一次面对道德抉择的问题时,总会想起那个夜晚,父亲曾告诫他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就获得像把钓到的大鱼放回去的教育,才能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向这样一类的道德问题时,只有选择放弃,才能获得这种实践问题中真正的财富与启示。比如像,你走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突然所见一个人口袋里掉出了十元钱,别人都没发现,这虽然不是什么百元大钞,可对你这样一个学生来说,你如果捡起来,就可以去买一袋零食,一些便宜的小玩具,一瓶水或去干点别的什么的。可是如果你是叫住那个人,然后把钱交给那人,只会获得一些赞扬,心里很舒坦。但相反的,如果在你捡起放进自己的口袋里,丢了钱的人心里不好受,你的心里可能更不踏实,因为这钱不是自己的。

所以,面对这种问题就像做选择题,如果你选对了,将会受到终身的启示和益处,如果你一旦选错了,就会误入歧途,甚至于会将自己的一生毁于一旦。(2008年10月16)

成语误入歧途:误:受惑;歧途:错误的道路。由于受煽惑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如:鲁迅《写于深夜里》:“然被告等皆年幼无知,误入歧途,不无可悯。”又如:台湾的真情实况如何,不少人是误入歧途的,需要教育挽救。——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

成语车水马龙: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如:《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又如:花天酒地,闹个不休,车水马龙,日无暇晷。——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

本文标签: 读后感作文  启示读后感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