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因而,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是各种各样,但大多数是父母溺爱,即使有的父母稍一管严一点,则老一辈的爷爷奶奶们立刻出来干预。真是捧在手中怕碎了,含在口里怕化了,睡觉怕他着惊,吃饭怕他噎着,走路怕他跌倒,吃饭追着一口一口哄着喂,晚上几次起来给他盖被,出门玩跟随做“保镖”,擦鼻涕、整衣服成了“保姆”…… 父母对待孩子过分的宠爱、过分的保护和过多的照顾,常会使孩子的身心发展受到不良影响。这些家长往往在孩子周围制造了一个虚构的环境:孩子要啥给啥,想啥有啥,无所不从;孩子遇到困难,总是有人“助”上一臂之力,让他们一切顺顺利利。什么都顺着孩子,怕他哭,怕他闹。饱受这种生活宠爱的孩子,就是社会上俗称的“小皇帝”、“小公主”。当他们一旦上幼儿园、小学后,就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变了,不是以他为中心;对老师或同学的批评受不了,因而精神不振,抑郁寡欢,对集体生活产生厌恶感。这是由于孩子从小就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别人的性格。缺乏与他人友好往来相处的能力,变得过分依赖,缺乏自信,缺乏勇于接受挑战和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适应环境能力差,常有不安全感,并且好归罪别人。喜欢钻牛角尖,缺乏进取心及解决问题的毅力和能力。
任何人都在属于自己的特定家庭环境中生活,接受熏陶和影响,因此家庭环境是孩子走向生活、展开自己人生历程的起点。在这个意义上是很重要的,因而父母不妨试着将孩子当“狗 ”养,就是对孩子不作过多的限制,抛弃多余的担心,不要编织虚幻的环境,让孩子扎扎实实生活在儿童的社会环境中。孩子的心智发育到一定时期,就开始要“我做”、“我自己来 ” ……这时,若父母“剥夺”孩子自己学做的机会,则孩子心智不能得到均衡协调发展。家长应交给孩子适其年龄的事做,多方面给予刺激和启发。同时让孩子试着做他们喜欢做的事,在孩子做时,不要横加指挥,要提供安宁的环境,让孩子随心所欲,培养他们的自信的独立意识。这种正确的态度,无疑为孩子从小就锻炼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自我保护、自我救助的本领,为征服今后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