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的学习除依赖于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外,还有赖于自身的成熟。而个体的成熟是孩子学习的基础。根据实验研究表明:2~3岁是孩子学习口语的关键时期;4~5岁是儿童通过朗读来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时期。也就是说,4岁以内是儿童形成形状感知觉的时期,这个时期是以情绪和感性为主,以后才是以知识为主。6岁以前为打心理基础阶段,心理安定才会使孩子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因此父母对孩子应以进行感知训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品德观念的培养为主,不要过分强调文化知识教育,更忌急躁。在孩子学习效果不好时,发脾气甚至棍子加身,这样往往事与愿违,使孩子视学习为畏途。孩子的早期教育要讲究科学,不能超越儿童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水平和认识能力。
然而,对孩子的启发、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在带领孩子上公园、进大自然游玩时,可运用自然景物及人文景观中的丰富有趣的知识,如昆虫、植物、名胜古迹等,采用边游玩,边观察,边讲述,以故事的形式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激发幼儿观察事物的兴趣,培养孩子爱提问的好习惯,为入学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相比之下,一些家长不顾儿童的特点,拔苗助长,一味地让孩子读英语、背古诗、做算术,而导致孩子害怕学习,甚至厌恶学习,确是不妥当。当孩子有了问题之后,让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或和孩子一起寻找,启发孩子动脑筋,学会分析比较,从而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方法,把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使孩子入学后的学习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听任孩子自然发展,担心孩子太小用脑过多会损害他们的健康的教育方法也是错误的。心理学研究表明:3岁孩子的大脑已达成人的80%,1~6岁是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错过这一时期,人的智力发展将难以补救。孩子大脑在丰富的环境和合理的引导等外来刺激下,脑细胞反获得急剧生长,开始工作,并逐渐发育成长、成熟。因此对3岁以前的儿童进行适当的教育不但不会损害大脑,反而有利于智力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