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本身及继发性改变引起脊髓或神经根受压迫和刺激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
颈椎共有7节,每两节之间有椎间盘。颈椎支持着人头的重量,承受头颅及上肢活动时的牵拉力,并有较大的活动范围。颈部活动次数频繁,损伤机会增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以下段颈椎,第五和第六颈椎间以及第四和第五、第六和第七颈椎之间的变化较显著。表现为纤维软骨组织弹性减弱,变薄,椎骨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椎体因间盘变性而失稳;小关节突及周围软组织发生改变,造成增生肥厚或骨刺形成,使原有的椎管、椎间孔变狭小,压迫刺激相邻神经根、脊髓或椎动脉。
根据临床表现,病变部位,组织受压程度,颈椎病可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推动脉型及交感神经型四类。
神经根型最多见。一般为单侧发病,也有双侧发病的。典型症状是手指发麻和颈背或肩臂疼痛,患者常有“落枕”史,时间久而病情重者,可有上肢肌力减弱或肌肉萎缩。
脊髓型的早期症状常较轻微,仅有轻度的颈肩疼痛。随着病情发展,可逐渐出现明显的脊髓受压症状。常见症状是由下而上的下肢麻木、感觉异常和肌肉软弱无力。同时可有自远端开始的一侧或双侧上肢的麻木、疼痛、握力减退、持物不稳。常伴有头晕、头痛、眼痛、吞咽困难等。脊髓严重受压时,可出现小便潴留,便秘或大小便失禁,甚至四肢瘫痪。
椎动脉型常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眩晕与头部位置有关,有时当头部转动到某一位置时突然眼前发黑,腿软,甚至摔倒,摔倒后因头部位置改变可迅速恢复,称为颈性眩晕。这是由于颈部突然转动时使路经此处的椎动脉受挤压或扭曲而引起暂时性脑供血不足所致。多见于患颈椎病和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眩晕是一种症状,可以由各种原因引起。内耳病变,颅内病变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都可发生眩晕。
了解颈椎病的常见症状,尤其是神经根型的病人常可自己作出初步诊断。颈椎X线正侧位及斜位片可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减小,甚至僵直,椎间隙狭窄,骨质增生,前、后纵韧带和项韧带钙化;斜位片可见椎间孔狭小等改变。脊髓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时尚需CT、核磁共振、椎动脉造影等检查确诊。
颈椎病的治疗常采取综合办法。
到了中老年,颈椎X线片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但并非人人发病。即使发病,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治疗也常可缓解。劳累和受凉常引起发病。因此,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长时间伏案工作者要每隔30分钟活动一下颈部,改变姿势1~2分钟,避免肌肉劳损。睡眠时枕头要高矮合适,抛弃“高枕无忧”的习惯说法。同时注意保暖,避免颈肩部着凉。
牵引治疗除对脊髓型颈椎病不一定适宜外,对其他各型效果均较理想。颈椎牵引设备简单易行,病人可自行在家牵引。需要枕颌吊带一副,牵引绳一根,滑轮一个,重锤一个,椅子一把。可取坐位或卧位。牵引重量一般不超过5公斤,可从小重量开始,逐渐增加。一日二次,每次半小时到一小时。坐位牵引时头部稍向前倾15~20度,平卧位时头端床脚抬高10~20cm,头部垫以薄枕,使头略向前屈。牵引时间和重量同坐位。牵引时方法应正确,保证安全可靠。对于老年人,颈椎病的牵引治疗要慎重,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发生意外。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是目前治疗颈椎病的另一较好办法。它具有活血化淤,驱风散寒,改善局部血循环,解除肌肉痉孪,从而达到消炎、消肿、止痛的作用,对各型颈椎病均有效。可以单独采用,亦可与牵引、按摩配合使用。
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牵引治疗可能无效,推拿按摩有一定的危险性,可用围领、颈托制动、配合理疗、药物等综合治疗。
症状严重或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应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