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身体逐渐变矮,甚至弯腰驼背,失去了当年挺拔的风姿。走路略有磕绊便易摔跌,前仆则桡骨下端骨折,侧倒则股骨颈骨折,臀部着地又可造成脊椎的压缩骨折。乘车被人推挤也会出现肋骨骨折。为什么老骨头变得如此不堪一击?这一切都是老年骨质疏松症所造成的。
在整个人口中,40岁过后,均有骨组织的总量减少,女性较男性更易出现,发生也较早。上海市老年医学研究所在对40~90岁人群的调查中发现:骨质疏松发生率随着增龄有明显增高趋势,40~50岁一组为25.21%,60岁以上为62.17%;绝经期后的妇女骨质疏松则普遍存在。无疑,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这个问题将更为突出。
骨质为什么会变疏松呢?人体骨质的构造充满了力学原理,它的基础材料是以胶原纤维为主的基质和以钙、磷为主的矿物质。其外表有一层致密的骨皮质,皮质下是纵横有序、错综交织的无数骨小梁,恰如一个结构十分坚固的钢筋水泥架,其强度足以承受人体自身的重量、肌肉运动产生的强大拉力以及额外的沉重负荷。但是,骨骼本身和身体其它组织一样,并非处于一成不变的状态,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活跃的新陈代谢。骨质中的成骨细胞将血液中的钙沉积于骨以加固骨质;而骨质中的破骨细胞则将骨中的钙溶解出来,使钙游离到血液中去参与身体其它的重要生理功能。当血液中的钙不足时,破骨细胞就会活跃起来,加速骨骼脱钙。长期脱钙就会引起骨质疏松,使坚韧的骨头变得像朽木一样。当然,调节人体血钙、骨钙、基质、磷等成分的动态平衡是极其微妙复杂的“工程”,身体内有许多因素参与了这项工作,绝不是体内缺什么补什么的简单组合。
性激素缺乏是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原因。绝经期后的妇女,血中雌激素含量明显低于绝经期前的妇女。血中雌激素水平越低,其尿中排出的钙量越高。雌激紊水平低下就会导致缺钙,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其它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与骨质疏松有关,如甲状旁腺激素积极参与了破骨细胞的脱钙作用,而雌激素则有对抗作用,防止脱钙。
食物中缺钙或肠道钙吸收不良也是助长骨质疏松的因素,尤其是长期食欲差、进食少而引起营养不良的老人常发生骨质疏松。
体力活动对骨骼影响很大。活动越多对骨的牵引力越强,能促使破骨细胞转变为成骨细胞,有利于新骨形成。而长期以静坐、卧躺为主就会造成“废用性脱钙”,使骨质溶解和吸收。经常户外活动和晒太阳可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有助肠道更多地吸收食物中的钙。
下面谈谈本病的防治方法。多参加体育锻炼体育运动能推迟骨骼老化。老年人可以结合自己的爱好,选择适合自己体力和健康状况的气功、太极拳等运动形式。练时注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要以运动后虽然有点累,但有舒适的感觉为度。名医华佗就很重视体育疗法,创造了五禽戏。他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注意合理营养充足的蛋白质有助于骨质形成,富钙食品有助于钙代谢平衡,利于骨骼的矿物质沉积。牛奶、鸡蛋既能提供优质蛋白,又含丰富的钙、磷。高钙食物除牛奶外,尚有绿色蔬菜、豆类及豆制品、鱼虾、海产植物、贝类。多种氨基酸,其中特别是赖氨酸、甘氨酸、缬氨酸对本病的治疗更为有效。食物中各种维生素的足够摄人对骨质疏松防治也很重要。对中老年人来说,若要防治骨质疏松新鲜牛奶或酸奶占重要地位。
药物治疗对女性患者可用雌激素如乙烯雌酚1~3毫克或双烯雌酚0.3~0.9毫克,每日一次,连用4~5周,停1~2周后再重复下一疗程,如此数月或数年,大量或连续服用可产生子宫内膜肥厚、子宫出血等副作用,用间歇疗法可减轻副作用。男患者用雄激素,如舌下含服甲基肇丸素,每日25~50毫克,长期使用可出现瘙痒、痤疮等一些副作用。因此有人主张与雌激素联合使用或交替使用以减少副作用。但使用激素疗法必须慎重,一般仅限于较严重的骨质疏松,而且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于较重的骨质疏松还可采用中等剂量维生素D每日500国际单位。每日给予1~1.5克乳酸钙或葡萄糖酸钙片,是一种既经济又无害的药物。
抽烟能增加血液酸度使骨质溶解,饮酒过多可导致溶骨的内分泌素增加,使钙质从尿中丢失。因此都宜节制或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