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可恶,受骗者却大有人在,并深受其害,不但在声誊上或经济上或其它方面受到损害,而且在心理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受骗者刚发现自己上当时,常表现出内疚、苦恼和难言的苦衷。而当彻底醒悟时,因深受其害,悲愤交加,往往引起心理上的不平衡,出现心神不定、烦闷苦恼和情绪低沉等现象,这些情感体验,进而可导致某些心身疾病。如有的人受骗后血压升高,严重失眠,甚至精神失常。那么,我们怎样防止自己受骗上当呢?除要了解骗子的心理特点外,还应了解骗子的外部表现。骗子的行为特点五花八门,多种多样,但较多的是冒充成受人们所尊敬、羡慕、崇拜,能解决实际困难的人物,以骗取人们的信任,进行诈骗活动。如有的冒充高干子弟,帮人拉关系;有的冒充采购员,帮人购买紧俏商品;有的诡称某厂出售某产品,价廉物美,可代为购买,骗取他人钱财;有的非法伪造有价证券、印章、证件等进行欺骗;有的利用某些人的迷信心理,把自己装扮为“圣人”、“天仙”、“神汉”、“神医”、“法师”等等,装神弄鬼,以“降妖捉怪,消灾灭难”、“驱邪扶正、缚妖收魂”等骗取钱财,甚至污辱、奸污妇女。此外还有形形色色婚姻骗子等等。骗子扮演的行骗角色又常常利用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力求形象逼真,以制造假象,布下骗局,而后猎取行骗的对象,进行心理试探,探明对方的心理特点、需要与爱心。如果骗子扮演的角色符合受骗者的心理需求,其形象也与受骗者想象的相一致,那么行骗的对象就很容易上当。骗子为达到行骗目的,还玩弄种种花招。比如,开始,主动与受骗者热情攀谈,如果猎物已上钓,则进而彼此建立“友谊”,取得受骗者的信任。
当然,在这过程中,骗子也往往投其所好,抛些诱饵,以便稳住阵脚,“放长线钓大鱼”,以进一步取得受骗对象的信任,使受骗者一步一步陷入骗网,直至心甘情愿作出更大的“奉献”。
因此,当人们了解到骗子何以得逞,以及某些人又何以上当的心理特点后,便有了一些识破骗局的心理准备。值得提出的是,防止受骗上当的关键往往在于自己,我们应当象抵制不良的诱惑那样,努力加强自己的意志锻炼,并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缺陷,尤其是自己的心理需求应该同社会的道德规范相一致,决不要试图通过什么不正当的途径,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样就能抵制骗子的诱惑,避免上当,骗子也就没有“市场”了。事实上,骗子在对人进行心理试探时,如果对他的故弄玄虚或花言巧语报以无动于衷,那么他也只能乖巧地收敛其拙劣的行骗表演了。我们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观察、分析和识别事物的能力,这样便能及时拆穿骗子的“西洋镜”,并将骗子绳之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