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发生贝类中毒?

生活科学2023-02-05 09:43:18百科知识库

为什么会发生贝类中毒?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一贯可食的贝类可突然被毒化,食用后可引起中毒。其主要原因与“赤潮”有关。

  “赤潮”即海水中出现变色的红斑,伴有海洋动物的死亡,是某些单细胞微藻类在海水中迅速繁殖、大量集结而成。

  贝类摄食有毒的藻类,其本身不中毒,而有富集和蓄积藻类毒素的能力,人们食用后引起食物中毒。

  贝类的有毒部位主要是贝肝脏、胰腺、中肠腺等。像日本东风螺、香螺、织纹螺、泥螺、荔枝螺、紫贻贝、加州贻贝、扇贝、长牡蛎、蛤仔、帘蛤等可引起中毒。

  毒贝类含有的有毒成分有以下几类:石房蛤毒素及其衍生物,大田软海绵酸及其衍生物,软骨藻酸及其异构体、短裸甲藻毒素等。其中石房蛤毒素、大田软海绵酸对热稳定,通常的烹调方法很少使其破坏。

  在同一海域的不同贝类可以含有相同的有毒成分,而同一种毒贝在不同的海域可以含有不同的有毒成分。

  贝类中毒后主要表现有:麻痹型、腹泻型、记忆丧失(遗忘)型、神经毒素型、日光性皮炎型。国内发生的贝类中毒的中毒表现以麻痹型及日光性皮炎型为多见。

  前者主要表现为:早期有唇、舌、手指麻木感,进而四肢末端和颈部麻痹,直到运动麻痹,步履蹒跚,伴有发音障碍、流涎、头痛、口渴、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死亡通常发生在病后2~12小时内,死前意识清楚。患者如24小时后仍存活,一般预后良好;后者在其面部和四肢的暴露部位出现红肿,并有灼热、疼痛、发痒、发胀麻木等感觉。

  后期可出现淤血斑、水疱和血疱,破溃后引起感染,并可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

  注意不食用发生赤潮海域的贝类;食用贝类时应除去内脏。

本文标签: 饮食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