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从幼苗到成株期均可造成较大的损失。以抽雄、灌浆期发病看,病斑主要集中在叶片上,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病斑初呈水侵状,后变为黄褐色或红褐色,边缘色泽较深,病斑呈椭圆形、近圆形或长圆形,大小为10—15毫米,有时病斑可见2—3个同心轮纹。
防治方法:
1、推广种植抗病高产品种,可有效减轻小斑病的发生危害。
2、加强栽培管理,在拔节期及抽穗期追施复合肥,促进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病力。
3、清洁田园,将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发病来源。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农抗120水剂100—120倍液喷雾,从心叶末期到抽穗期,每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