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分析:
(1)先玉508抗锈病能力差。田间调查看到先玉508叶片正面散生或聚生许多圆形至长圆形,黄褐色或褐色突起,周围表皮翻起,散出铁锈色粉末,有的病斑上生长圆形黑色突起,破裂后露出很多黑褐色粉末,而相邻丘块上的临奥一号未发病或发病很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气候条件适宜。玉米锈病流行最适宜的温度是25度、相对湿度是100%,今年夏季本地多雨、高湿、光照不足、适温。
七月平均气温26.2度,打破51年以来最低纪录,非常有利于玉米锈病的发生流行。
(3)防治失误。因往年玉米锈病发生不严重,农民认识不够,误以为是纹枯病用井岗霉素防治,用药不对方。
二、防治意见:玉米锈病发病后,病部产生大量的铁锈色粉末借气流传播,蔓延扩展快、危害大,比较难防治,为避免今后造成更大的损失,特提出如下建议:
(1)选用抗病品种。
一般早熟品种易发病,发病区宜种植临奥一号等生育期较长的品种。
(2)增施磷钾肥。偏施氮肥、叶片嫩绿发病重,避免偏施、过施氮肥,提高玉米抗病力。
(3)清除杂草烧毁病残体,减少病源。
(4)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可用三唑酮、丙环唑、烯唑醇、戊唑醇等,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要严格按照农药说明书上的浓度使用,不能随意加大用药量,以免产生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