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常发生心叶的叶缘卷缩成葱管状,扭曲畸形不能展开,严重者呈大鞭子状,俗称“牛尾巴”。其原因主要有4个,只有通过田间诊断来采取相应对策,才能有效处理。
1.除草剂药害
烟嘧磺隆是玉米田常用的除草剂,在生产上应用最广泛,但如果使用不当则会造成药害。另外,市场上有二甲四氯与烟嘧磺隆的混配剂,名为“玉贝”,使用要求高,极易造成玉米心叶缘扭曲卷缩成葱管状。严重者包裹雄穗致使其抽穗难,必须采取人工方法破除扭心,并施肥浇水,可慢慢地恢复。轻的不影响抽穗,应追施速效氮肥并浇水,7天可恢复生长。
2.蓟马危害
玉米受蓟马的危害也表现出心叶的叶缘卷缩成葱管状,中部叶片也从叶尖开始卷缩,向下扩展。对蓟马的防治重在于“早”,卷曲后再用药则效果欠佳。
在玉米苗期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或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30克兑水30公斤喷,主要喷在心叶和叶尖部位。在玉米中、后期应先采用人工的方法将“牛尾巴”叶破开展平,然后再用药喷,能提高防效。
3.氮肥用量过多
一次性施氮肥过多、过猛,导致营养生长过旺,玉米心叶也会扭曲卷叶。在生产中应控制氮肥用量。
一旦发生后应及时人工剥开,辅助抽穗。
4.不利天气的诱导
持续阴雨、低温使玉米生长受阻,也能导致玉米上部叶片裹在一起且弯曲下垂,抽穗难。应及时将上部四分之一的叶片剪掉或人工破除扭曲,并补施锌肥,叶面喷施赤霉素(920)或芸苔素内酯,7天可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