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种介绍
黄河鲤是产自黄河中的优质品种,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是宁夏天然鱼类的主要组成者,也是我区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优质土着鱼类。黄河鲤体侧鳞片金黄色,背部稍暗,腹部色淡而较白,臀鳍、尾柄、尾鳍下叶呈橙红色,胸鳍、腹鳍桔黄色。除位于体下部和腹部的鳞片外,其它鳞片的后部有由许多小黑点组成的新月形斑。
二、养殖技术
1、夏花培育
鱼苗池的选择一般以长方形、面积3-5亩为宜,水深1. 2m左右,塘埂坚实、不漏水、池底平坦、淤泥少、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放苗前用生石灰清塘,彻底杀灭虫卵、野杂鱼、青泥苔、病原体等,清塘后池塘最好再经曝晒5-7日。在水花下塘前5~7天注水0.5~0.7m,每亩施用150~200kg腐熟的有机肥,培育天然饵料,在鱼苗下塘前一天,最好用密网检查并清除塘内的水生昆虫、蝌蚪等有害生物。
水花下塘密度为20万~30万尾/亩,条件好的池塘可放30万~40万尾/亩。尽量选择晴好天气,在鱼苗池的上风处放苗,注意池水温差不超过2℃。在鱼苗饲养过程中,每天巡塘观察鱼苗生长情况,每5-7天加注10cm新水来调节水质,防止鱼苗缺氧浮头;随着鱼苗生长,当发现池塘中天然饵料不足时,每亩每天应泼洒豆浆2—3kg,并适时追施有机肥,或加喂粉状精饲料。黄河鲤水花经25天左右培育,一般可长成夏花,夏花分塘的前一天应停食,第二天拉网锻炼1次,当晚应加注新水,预防浮头,然后选择晴好天气分塘。操作时注意动作轻缓,避免夏花受伤。
2、鱼种培育
鱼种池一般选择5-7亩,水深1.5~1.7m为宜,淤泥不超过20cm,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应配置增氧机。夏花放养前用生石灰清塘,5~7天后注水并施腐熟的有机肥,每亩300kg左右。
选择晴好天气,筛选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夏花进行放养,每亩放黄河鲤夏花8000尾,可搭配5%~10%的鲢、鳙鱼。夏花放养前期,用配合饲料粉末吊袋投喂,4周后改用粗蛋白30%~35%的鱼种前期配合颗粒饲料投喂,后期投喂粗蛋白25~28%的配合颗粒饲料,日投喂3~4次。高温季节注意调节水质,定期加注新水,并开动增氧机增氧。7~8月,定期进行水体消毒防病,9月底可长至100-150克。
3、成鱼养殖
成鱼池塘面积5-10亩,或更大亦可,水深平均2m,鱼种放养前用生石灰清塘,并经阳光暴晒,5~7天后注水1m并施腐熟的有机肥每亩300kg左右。
放养时间以早春为主,选择晴好天气进行,应选择无病无伤的黄河鲤鱼种进行放养。鱼种放养前,用3%食盐水浸浴5-10分钟左右,每亩放养1000尾,每尾平均125g ,搭配10%~15%的鲢、鳙鱼,每尾平均150克。
黄河鲤生长快,摄食能力强,应使用营养全面的优质配合颗料饲料进行投喂,投喂应坚持“四定投饵”,日投饵率根据水温、水质、鱼的吃食状况酌情调整,一般情况下,鱼种长到成鱼阶段的日投饵量为池鱼总重的3~4%。
日常管理中,要坚持早晚巡塘,观察水质及鱼类摄食、生长活动情况。在盛夏季节,养殖池内鱼附载量大,应加强水质调控,避免缺氧导致浮头甚至泛塘,每隔7-10天应向养殖池内加注一次新水,适时地做好水体交换保持池水清新,同时要掌握好开增氧机的时间,遵循“三开两不开”的原则,昼夜两次开机时间不能少于6小时(早晨3小时、中午3小时),池塘水体的溶氧量保持在3.5mg/L以上,池水始终保持 “肥、活、嫩、爽”的状态。如遇天气闷热,夜间极易浮头,应注意夜间巡塘,提前采取增氧措施。同时要注重鱼病防治,做到勤观察、重预防、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