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区无公害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农业百科2023-02-10 11:20:36百科知识库

麒麟区无公害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为满足市场需求, 全面提高无公害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必须从源头抓起, 实施从“水域到餐桌” 的全过程质量管理, 对无公害水产品质量有关的各个环节, 即对水域环境、养殖、捕捞、加工、流通等过程和各个过程中的投入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无公害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生产控制技术涵盖整个水产品生产过程, 包括水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等一系列环节, 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主要技术及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用水要符合淡水养殖水质要求。养殖季节对池塘水质进行检测,要求水源符合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对养殖过程中达不到上述标准的池塘要对养殖过程中的每项操作逐个排除,找出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2、严把鱼苗、鱼种质量关。鱼种必须从有苗种生产资质的鱼种场(站)购进,并进行检疫,防止病害的传播。杜绝引进已经富集重金属或使用过高残留且具富集性药物的苗种进行养殖生产。

3、注重饲料质量,合理投喂。对所使用的饲料要求饲料厂家提供相关的检测报告,并与NY5072-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标准进行对比,对不符合限量标准的饲料坚决不用,并提请有关部门对饲料生产厂家进行查处。对其它需要单独使用的原料应符合各类原料标准规定,不使用受潮、生虫、腐败变质及受到石油、农药、有害金属等污染的原料。对饲料的使用坚持“四定”投喂,防止因饲料使用不当引起水质污染或鱼类病变。农家肥必须用生石灰、漂白粉消毒,发酵后方可进入鱼池。化学肥料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规定使用。

4、合理搭配密养、保护池塘生态。合理的搭配密养,使池塘物质循环过程的一些微生物流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使水质达到渔业用水标准。同时也可以减少鱼病的发生。

5、科学用药,以防为主。(1)使用鱼药以不危害人类健康和不破坏水域生态环境为基本准则;(2)严禁使用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禁用渔药和无证无文号渔药;(3)鱼病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4)当鱼病发生时应进行科学的检测,对症下药。使用的渔药符合《无公害食品渔药使用准则》(NY5071—2002)的要求,防止滥用药和盲目增大用药量、增加用药次数、延长用药时间;(5)并且严格执行休药期的规定。确保上市水产品药物残留量符合“NY5070—2002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标准”;(6)不在饲料中长期添加抗生素和不在水体中泼洒抗生素。

6、无公害技术措施的落实到位。每年年初定期举办技术培训班,培训无公害养殖的新技术及新的政策法规,让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的人员参加集中培训,掌握无公害水产养殖的标准及生产操作规程,牢固树立无公害水产品意识和责任感,在生产过程中,自觉运用无公害养殖的水质控制、鱼病防治、鱼药使用、饲料及添加剂使用、肥料使用、鱼产品的捕捞、贮养、运输及质量检查等专项技术。要求无公害水产品从鱼种下塘开始直至商品鱼出池、运输等整个生产过程做好生产日志,包括水产品放养记录、饲料投喂记录、用药记录及检疫记录等内容。

7、加强饲料、渔药市场的监管  麒麟区渔政执法大队定期对渔用商品饲料、鱼药的销售使用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不合格的产品,立即依法处理,保证投入品源头的安全。

8、上市过程防止污染:在上市过程中加强包装、用水、用具等方面的管理,防止因包装品质量、包装用水及其它用品的消毒过程中使用消毒剂等造成的上市鱼类污染。销售的无公害水产品外观质量必须达到体表光泽无病灶,鳞片完整、眼球外突饱满透明,鱼鳃清晰,无污泥,鲜红或暗红,色泽要求保持活体状态固有体色;活体肌肉紧密有弹性,内脏清晰可辨无腐烂;体型达到自然、匀称、不肥大。质量达到《无公害食品普通淡水鱼标准》(NY5053—2005)。

本文标签: 水产渔业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