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玉米中后期管理技术意见

农业百科2023-02-10 11:15:16百科知识库

2013年玉米中后期管理技术意见

今年秋播时由于小麦成熟期早而集中,加之收获期间降雨适时,我市秋粮播种工作于15日前圆满完成。据统计全市玉米种植面积为36.6万亩,比去年增加1.2万亩.播种以来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广大群众辛勤管理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推广实用技术,目前多数地块长势良好,为丰产、丰收奠定了基础。但是从田间调查来看,还存在虫害发生重、杂草多等一些不可回避的实际问题。为了保证粮食稳定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继续增收,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重施攻穗肥。我市玉米生产普遍存在着种子下地、肥料施足的不良习惯。当前玉米高产施肥方法应该是:重施攻穗肥,巧施花粒肥。具体施肥方法就是播种 较早和套种地块在前期施肥充足的情况下,根据长势长相施好花粒肥,一般亩施尿素5—10千克。对于播种较晚,时间不足50天的地块,根据施肥情况重施攻穗 肥,亩施尿素25千克。

  2、浇好丰产水。前旱不为旱,后旱减一半,深刻说明玉米生长后期干旱对产量的影响。目前我市已进入梅雨季节,多数群众存在着等天靠雨思想,如果后期出现旱象,应及时进行浇水,争取丰产丰收。

  3、加强田间管理。由于前期降雨多、墒情足,对杂草较多的地块要人工除草或喷施除草剂。

  4、运用化控技术。随着玉米产量不断提高,密度逐年增加,为了防止后期倒伏,促进玉米生长,对于密度较大,有倒伏风险的要喷施铁抗、玉黄金等化控剂。

  5、加强监测,防控病虫。当前雨水多、气温低,玉米褐斑病、顶腐病、细菌性茎腐病有可能偏重发生,玉米螟也可能偏重发生。要根据玉米病虫害的发生特点,积极做好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选用烯唑醇、丙环唑等长效杀菌剂喷雾防治叶斑病;选用百菌清、农用链霉素等喷雾防治顶腐病和细菌性茎腐病。用辛硫磷、毒死蜱等颗粒剂施入喇叭口内防治玉米螟。

  6、辅助授粉。如果在授粉期间,阴雨天过多,特别是去雄剪雄的地块,应在晴天上午的9—11时,下午的3—5时用拉绳、拉杆辅助授粉,增加结实率,提高产量。

  7、适时晚收。秋收过早,是当前影响我市玉米产量、品质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提倡适时收获或适时晚收。即在包叶发黄7天后收获玉米,这样一般亩产可提高30—45公斤。

本文标签: 粮食作物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