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以来,我县降水偏少,针对春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县专家指导组提出,紧紧围绕“抗旱保春播、一播拿全苗”,以推广抗旱播种技术为重点,精细整地、科学施肥、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全面提高播种质量,努力夯实玉米生产基础。
一、选择适宜品种
因地制宜选用抗旱性强、丰产稳产性好、增产潜力大、熟期适宜的优良玉米品种。如先玉335、先玉696、金博士588、大丰30等。
二、整地施肥
针对土壤墒情不足的实际,通过深松整地、“小垄改大垄”、保护性耕作等农艺措施,提高土壤抗旱效果。要根据不同土壤肥力,科学合理搭配肥料,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氮磷钾与微肥配合、基肥与追肥配合,提倡“重施底肥、氮肥分追”,防止“一炮轰”。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化肥开沟深施,切忌地表撒施,注意种肥隔离,以防烧种烧苗。
三、适期播种
玉米播种期一般以日平均气温10℃以上作为气象指标。根据实践经验,我县以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宜,播期过早易导致低温烂种和地下害虫、丝黑穗病等土传病害,播期过晚会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发育及籽粒后期灌浆和脱水。
四、推广抗旱技术
根据生产基础和资源条件,因地制宜推广成熟实用、简便高效的地膜覆盖增温保墒技术。地膜玉米宜采用一膜两行,播深3~4 cm。
一是膜外侧条播,先覆膜后播种;二是膜内条播,先播种后覆膜;三是膜上穴播,先覆膜后在膜上打孔播种;四是使用播种覆膜一体机机械化播种,在正式播种前应调整机械进行试播,实地检查和调整播量、播深、行距、覆膜质量等。
五、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特性及各地生态条件、土壤肥力、施肥水平和管理水平等进行合理密植。
一般土壤肥力较高、种植耐密型品种的地块,每亩适宜密度4500株以上;土壤肥力较低、品种耐密性稍差的地块,每亩适宜密度4000-4500株。对非单粒精播地块,应及早间苗定苗,一般3叶期间苗,4-5叶期定苗,如遇缺苗可在同行或相邻行就近留双株,确保每亩适宜的基本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