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潮观(1710~1788)

历史地理2023-02-03 18:52:50百科

杨潮观(1710~1788)

清代戏曲作家。字宏度,号笠湖,江苏无锡人。乾隆元年(1736)中举,入实录馆供职。后来出任地方官,先后在山西、河南、四川等地当过16任县令。袁枚曾说,杨潮观“以古贤自期,与今之从政者格格不入”。在任职期间,做了不少有利于人民的事。乾隆四十四年他已年近70,奉调泸州。起初,他不打算赴任,后来听说泸州灾荒,便慨叹说“见义不为,无勇也!”毅然就道。杨潮观认为,“为国家者,患莫甚于弃民”。他懂得关心下层民众的痛苦。杨潮观在四川邛州时,曾构筑“吟风阁”,与朋友们啸咏其间,并把自己创作的短剧结集,命名为《吟风阁杂剧》。杨潮观还写过《周礼指掌》、《左鉴》、《易象举隅》、《家语贯珠》、《心经指月》、《金刚宝筏》、《吟风阁诗钞》和《吟风阁词稿》,但均散佚。《吟风阁杂剧》共收短剧32种。每剧只有1折,大都只有一个场景,两三个人物,但情节完整,和后世的独幕剧相似。杨潮观还给每一部短剧加上小序,阐明主题思想。

杨潮观熟悉官场生活,对封建社会许多不合理现象深感不满。他所写的杂剧,多数能反映人民疾苦,赞美清官能吏,揭露徇私舞弊,针砭人情世态,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剧本的题材,虽大多采自历史传说,但作者不拘泥故实,而是加以想象点染,褒贬时政,寄寓自己的政治理想。在艺术上,许多剧本构思新颖,不落俗套,韵味深长,富有诗的意境。《汲长孺矫旨发仓》是杨潮观的优秀短剧之一。西汉时,汲黯奉旨赴河东勘察火灾,途经河南。时值河南大旱,“赤地千里”。黄河边上一驿丞,风闻汲黯将至,苦于无法应付钦差大臣的食宿,焦急万分。但驿丞的女儿贾天香,却在此刻让汲黯看到河南“四野无青草”的惨象,说服他暂不奉行皇帝旨意,先行赈济受灾最深的河南。这出戏不仅反映了人民的苦难生活,同时说明了执政者应该从善如流,有胆有识。作者认为,汲黯能够听从一个小女子的建议,“从权矫诏,持节发仓”,不居官自傲,灵活地处理政事,是值得推崇的。戏中3个人物,性格都很鲜明;汲黯思想的转变过程,尤其写得层次分明,生动细致。《东莱郡暮夜却金》写的是汉代杨震拒受馈金的事情。杨震出任东莱太守,邑令王密暮夜求见,送来人情银子。杨震勃然大怒,严加斥责。王密告诉他,今夜的事情没人知道,杨震针锋相对地回答:“上有天知,下有地知,你之外有我知,我之外有你知,何谓无知?”他还进一步指出:接受人情馈赠,后果不堪设想,“今日里,是偶垂芳饵鱼贪钓,他日里,便任意闲眠鼠共猫。”全剧只有1000多字,寓意深刻,既揭露了官场上私相授受的陋习,又歌颂了正直清廉的官吏。《寇莱公思亲罢宴》是被誉为《吟风阁杂剧》之首的一出戏。这戏写寇准为庆祝生辰,铺张挥霍,大排筵席。府中一个老婢想起寇母当年含辛茹苦教育寇准的情景,不禁悲从中来。她对过去俭朴生活的回忆,感动了寇准,使寇准幡然悔悟,下令撤去寿筵。作者意在表现寇准的孝思,但也有提倡节俭的含义。《宋史》曾载,寇准“性豪奢,喜剧饮”,《洓水纪闻》等书又有寇准思亲怀旧的说法。杨潮观利用这些素材,塑造了寇准的形象,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杨潮观又因“思济世之非易”,写《李卫公替龙行雨》一剧。唐代李靖,在龙王家投宿,代龙王往河东行雨。他看到河东禾麦枯焦,便忘却龙母的嘱咐,倾尽瓶中甘露,致令“田庐漂败”,顷刻间使下界由旱灾变为水灾。戏里的李卫公本来想做好事,但由于“信心太足”,“下手太重”,结果,“为苍生反把苍生来害”。此剧是据唐李复言《续玄怪录》中的虚构故事敷衍而成。整个戏写得别开生面,语言奇警,足以发人深省。在讽刺世?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2/323577.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榈木绫局校肚钊罴砺畈粕瘛肥切吹媒虾玫囊怀觥4司缤ü罴郧竦逆倚ε睿泶塘酥灰星憧梢浴按蛲噶颂炻薜赝虻猛ü硎股癫睢钡南质怠G榻诩虻ィ绺衿美保哪鼙硐殖龇饨ㄊ贝襻康纳裉?/p>

杨潮观的剧作,比较注意表现下层人民的作用。象《罢宴》和《发仓》,作者写寇准与汲黯两个好官的思想转变,都与下层人物的劝导有关。在《凝碧池忠魂再表》、《荷花荡将种逃生》等剧中,杨潮观盛赞因痛骂安禄山而牺牲的乐工雷海青和冒险保卫忠良后裔的侍女苏昆,认为他们的品质和才智并不在士大夫之下。不过,在《吟风阁杂剧》中,《西塞山渔翁封拜》渲染封建士大夫归隐的乐趣,《感天后神女露筋》宣扬封建的贞节观念。这类戏虽不多,却反映了作者思想的另一侧面。在艺术上,杨潮观较少注意剧本的舞台性。这反映了清代许多杂剧作家脱离舞台实际,使杂剧走向案头化的通病。

本文标签: 杨潮观  YangChaoguan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