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贡县解放前
“左贡”在藏语中是“犏(耕)牛背”的意思。
公元前约500年,象雄辛沃齐创建的苯教传入三十九族地区及川、滇、藏边区(十三部落)昌都东南部。到公元约6世纪,今左贡全境属昌都一带的东女国一部分“其王所居名康延川”,拥有“人口4万余户,胜兵1万余人,大小80余城”包括今昌都东南地区。
唐朝时期是吐蕃的属地。
贞观七年(633年)松赞干布定苏毗等部,建立吐蕃政权,吐蕃实力扩展到藏东南(上、中、下察瓦冈)一带。
贞观二十年(804年)赤德松赞派人到察雅香堆仁达丹玛山崖上勒刻造像及藏汉文,佛教文化影响到察瓦冈(左贡)。
元朝时期由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理。
13世纪中叶,朝廷设立“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简称“朵甘思宣慰司”,具体负责现今昌都地区和四川甘孜州等藏区军政事务,察瓦冈属“朵甘思慰司”管辖。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藏历第五绕迥阳铁虎年)忽必烈派搠思班率领蒙藏军队平定内乱后,设桑昂曲宗,左贡县境内属桑昂曲宗一部分,桑昂曲宗(今察隅县)为昌都地区管辖。
明朝中期起成为昌都寺的辖区。
明洪武四年(1371年,藏历第六绕迥阴铁猪年),朝廷设置“朵甘卫指挥使司”,负责今西藏昌都地区、四川甘孜等藏区军政事务,左贡属“朵甘卫指挥使司”下辖部分。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藏历第十二绕迥阳铁鼠年),土伯特内乱,桑昂曲宗分为邦达为上察瓦冈隆(今属八宿县)、左贡为中察瓦冈隆、南至门空为下察瓦冈隆(今属察隅县)。是年,康熙皇帝命四川总督年羹尧、部将岳锺琪、成都知府马世衍、四川提标游击黄善材对桑昂曲宗各部重新勘察划归昌都“呼图克图”管辖。
清雍正三年(1725年,藏历第十二绕迥阴木蛇年),朝廷将坐尔冈(左贡)等地封赠给达赖喇嘛,作为属地。为芒康台吉管辖之地。
雍正四年(1726年,藏历第十二绕迥阳火马年),岳锺琪收复喀木(扎木)以南各部,因川边管理不便,又将上、中、下三察瓦冈(“坐尔冈”今左贡)奏请皇上赏给五世达赖作为香火地,同时设正副营管辖设左贡协傲、冷卡协傲、昌易协傲、门空协傲管理辖区。
乾隆六年(1741年,藏历第十二绕迥阳铁鸡年)二月八日,朝廷敕令郡王颇罗鼎,严格管束察瓦冈(今左贡)等部番众,使其各安其境。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藏历第十五绕迥阳火马年)七月,朝廷任命赵尔丰为川滇边务大臣,推行“改土归流”。
宣统元年(1909年,藏历第十五绕迥土鸡年)四月,赵尔丰部西军左营管带顾复庆部在察瓦冈(今左贡)抓获进行侦察、测绘活动的沙俄间谍哈木亚布尔,以及随从章范荪。
改土归流时属科麦县的一部分。
宣统三年(1911年,藏历第十五绕迥阴铁猪年)元月,将桑昂曲宗分为科麦县(今左贡),“杂貐”改为察隅县,支应杂差概行减免,地方分置五路保正(甲长)协助县官办理地方一切事宜。宣统三年(1911年)10月21日,以帮带夏正兴率领前哨进驻门空(察隅县),留后哨驻守扎宜(扎玉),新军管带程凤翔亲率中、左、右之哨进驻吞多寺(田妥寺)。
民国元年(1912年),西藏地方政府设宗,行政区划有邦达、左贡、碧土三个宗,统称为左贡宗。
民国二年(1913年,藏历第十五绕迥阴水牛年),十三世达赖委噶伦喇嘛强巴丹达为朵麦基巧(意为朵麦总管,也译昌都总管),左贡属朵麦基巧管辖。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藏历第十六绕迥阴土兔年)1月1日,西康省政府成立,省会为康定,昌都地区属其辖地。
左贡县解放后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0月7日,云南方面十四军一二六团及
一二五团一部自德钦出发,绕梅里雪山进军碧土,解放扎宜(扎玉)左贡。
1950年12月在碧土成立解放委员会。
1951年7月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派出工作队赴左贡,并组建了左贡宗机关党支部。同时组建左贡宗军事代表处。
1956年12月根据中共西藏工委指示,成立左贡宗党委。
1959年4月30日成立左贡县人民委员会,将左贡宗改为左贡县。
1959年5月17日建立左贡县人民政府,隶属昌都地区,驻地亚中村。
1967年驻地迁址旺达。
1988年1月11日中共左贡县委、人民政府将原16个区33个乡,撤并为1区16个乡。
1997年,面积11706.98平方千米,辖16个乡(乌雅乡、吾通乡、拉物乡、觉玛乡、古米乡、碧土乡、加郎乡、东坝乡、中林卡乡、下林卡乡、绕金乡、沙夷乡、仁果乡、加卡乡、田妥乡、美玉乡),县政府驻乌雅乡。
2000年,左贡县辖2个镇、13个乡。
2014年11月,昌都撤地设市,此县为昌都市辖县。
注:左贡县图册之左贡县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