崧厦镇古称嵩下市。据《上虞县志》与《崧厦志》记载,晋隆安四年(公元400年),吴国内史左将军袁崧为御孙恩筑城,次年袁崧兵败殉职,后人为纪念袁崧,称其所筑之城为“嵩城”,并为其建造忠介袁公祠。后嵩城及袁公祠年久废弃。宋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里人重建袁公祠于现址。祠北有街名嵩下市(见明倪元璐嵩城庙碑记)。袁公祠俗称嵩城庙,解放前后一直称为崧城庙。清朝以后的地方志中嵩下市逐渐改为嵩城市、嵩镇、嵩厦街、松厦镇、崧厦镇等字样。
1936年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记载为崧厦镇,至解放初已不见有别名出现,统一称为崧厦镇。崧厦于1949年5月解放,6月建立红色政权崧厦镇人民政府。
1956年5月改组为镇人民委员会,1958年为崧厦人民公社城镇大队(不久即改为城镇管理区),1959年恢复镇人民委员会,1961年又与崧厦公社合并成立崧厦镇人民公社,1965年与崧厦公社分开,恢复崧厦镇人民委员会,1968年改称崧厦镇革命委员会,1981年恢复崧厦镇人民政府。
1992年4月撤区并乡扩镇,原联丰乡、华镇乡、新建乡、崧厦镇合并,重新组建崧厦镇人民政府。2001年11月,根据市委,市府的区域调整规划,又将沥东镇的四埠片、三联片(即原四埠乡、三联乡)划给崧厦管辖。现今的崧厦镇范围,实际就是原来的一镇五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