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4000多年,战国时称石邑,隋设立鹿泉县,唐改称获鹿县,金、元时称镇宁州,明清恢复获鹿县建制。
获鹿县境,春秋初属鲜虞国,后属晋地。战国初属中山国,赵灭中山后,归赵国。秦时属钜鹿郡。西汉时置石邑县,治所在今县城南三十五里处,属恒山郡。
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封恒山郡为恒山国,八年国除为郡,此间辖石邑县。
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改恒山郡为常山郡,辖石邑县。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封常山郡为常山国,辖石邑县。
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又改常山国为常山郡,辖石邑县。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析常山郡,于今获鹿县治北置绵曼县,隶属真定国。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在今获鹿县城东北封乐阳侯国,属恒山郡,传四世免。建始二年(公元前21年)又封乐阳侯国,至西汉末国除。
东汉时,省石邑县,后复置,属常山郡。
建武二年(公元26年)封绵曼侯国,属真定国。十四年国徙。十七年常山郡并入中山国,石邑县改隶中山国。二十年复析中山国置常山郡,辖石邑县。
自永平五年(公元62年)始,常山时为国,时为郡,均辖石邑县。
三国魏和晋代,石邑县均属常山郡。北魏时,石邑县属常山郡。至北齐改石邑县为井陉县,原井陉县也省入新改后的井陉县,隶属常山郡。隋代,井陉县属常山郡。
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石邑县治移至今获鹿县东北万夏村。同年罢常山郡,石邑县改求恒州。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复改井陉县为石邑县,并于故井陉县地置井陉县。
十六年,析石邑县在今获鹿县治置鹿泉县(县南十里有鹿泉水,因而名之)。同时在井陉县治置井州,领鹿泉县。
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废井州,鹿泉县并入石邑县。义宁初,复置鹿泉县、井州,井州辖鹿泉县。
唐代,武德初于石邑县治置恒州,辖石邑县;井州领鹿泉县。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窦建德陷恒州,四年平息,恒州徒治真定,仍领石邑县。
贞观十七年,废井州,鹿泉县改隶恒州。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罢恒州改为常山郡,辖石邑、鹿泉二县。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改常山郡为平山郡,改鹿泉县为获鹿县,获鹿县、石邑县隶属平山郡。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平山郡为恒州,辖石邑、获鹿二县。
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恒州改名镇州,辖石邑,获鹿二县。五代时,石邑、获鹿二县在后梁隶属镇州。后唐初改镇州为真定府,辖石邑、获鹿二县。不久又改为镇州,隶属不变。后晋天福七年(公元942年)又改镇州为恒州,辖石邑、获鹿二县。后汉又改恒州为镇州,辖石邑、获鹿二县。宋代初年,石邑、获鹿二县仍属镇州。
开宣六年(公元973年)石邑县省入获鹿县,属镇州。
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改镇州为真定府,辖获鹿县。
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井陉县省入获鹿、平山二县。八年复置井陉县,从获鹿、平山划出。
金代初,真定府领获鹿县。至兴定三年(公元1219年)改获鹿县为镇宁州。
元代初改镇宁州为西宁州,属真定路。
太宗七年(公元1235年)改西宁州为获鹿县,属真定路。
明代,获鹿县属真定府。清代初,获鹿县属真定府。
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真定府改名正定府,辖获鹿县。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置范阳道,辖获鹿县。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范阳道改名保定道,辖获鹿县。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废道,获鹿县直隶于河北省。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获鹿县属石家庄专区。
1958年12月20日撤销获鹿县,并入石家庄市。
1960年6月26日原获鹿县辖区并入井陉县。
1962年3月27日以原辖区复置获鹿县,仍属石家庄专区。
1970年石家庄专区改称石家庄地区,辖获鹿县。
1983年11月15日获鹿县划归石家庄市。
1994年5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获鹿县,设立鹿泉为市,但仍属石家庄市。
2014年9月,撤市设区,设立石家庄市鹿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