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考古证实,新石器时代这里已有人类栖息繁衍,东北阳、安宁、上王、五阳、陶家庄、南邯、西营等村及村落附近都有灰坑、石斧、骨器、绳纹陶片、器形鬲是等文物出土。经鉴定,为龙山(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址,距今4000多年。
襄垣夏属冀州。
商初属上党国,后并入黎国。
西周复属上党国。
春秋时期,周桓王二十一年(前699)地属鲁大夫党氏食邑,后被赤狄所夺,地归潞子婴儿国。
周定王十三年(前594)晋景公灭赤狄,地归晋公族食邑。
周敬王十二年(前508)行政区调整后,地属干阳。
战国周贞定王十四年(前455),归晋侯赵襄子领地。襄子筑城于甘水之北取名襄垣,亦曰毅垣。
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
韩、赵、魏三家分晋,韩首置上党郡,郡治襄垣城。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2),秦伐韩,割断上党与韩都联系,上党守冯亭以郡归赵,地又属赵。
赵王迁十四年(前222),赵被秦灭,地归秦辖。秦置襄垣县属上党郡。
秦二世二年(前208)为战国七雄之余魏王豹所据。
西汉新王莽始建国元年(9),改襄垣为上党亭。
东汉光武建武元年(25),易亭为县,复称襄垣,属并州上党郡。
东汉建武四年(28),属匈奴族郝散领地。
西晋永嘉二年(308),刘琨迁都尉张倚领上党据襄垣,在城北12里(今堡底村一带)筑安民城。
东晋咸和三年(328),为后赵石勒辖地。
升平二年(358),上党郡治安民城,地属前燕。
太和五年(370)苻坚灭燕,地属后秦。太元十一年(386),地归后燕。
太元十九年(394),北魏割上党置襄垣郡,领屯留、长子、壶关、寄氏、乐阳五县。
北魏泰常五年(420),废郡复县,属乡郡。
北魏建义元年(528),复治襄垣郡,领五原、建义、刈陵、襄垣四县,属并州。北齐废郡为县。
北周宣政元年(578)改襄垣为潞州,开皇三年(583)罢州。十六年(596)于襄垣置韩州,隋大业初罢州为县,届上党郡。
唐武德初,复置韩州于襄垣,因漳水浸城,筑新城于甘水之南(今址)。领襄垣、铜辊、黎城、涉县、武乡等五县。
贞观十七年(643)废韩州,以县属潞州。
五代梁开平三年(909),地属梁。
龙德三年(923)属五代唐。
五代唐清泰三年(936)属五代晋。
五代汉天福十二年(947)属五代汉。
五代汉乾祜三年(950)属五代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