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黄河上游,河套西部。简称宁。介于北纬35°4′~39°23′,东经104°17′~107°39′。与陕西、内蒙古、甘肃等省区为邻。面积5.18万平方公里,1990年人口465.5451万。辖2地区、2地级市、2县级市、16县。自治区首府银川市。
自然条件宁夏地处草原与荒漠、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外流区与内流区间的过渡地带,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区内差异很大。
地质与地貌:在地质构造上,宁夏处于昆仑秦岭地槽褶皱区与中朝准地台的交接地带,岩浆活动微弱,能源矿产和非金属矿产成矿条件较好。石炭纪和侏罗纪为主要成煤期,中生代为成油期,早石炭世和第三纪渐新世为膏盐成矿期。全区地貌格局主要受地质构造控制,新生代北部地块受挤压沿北北东方向断裂发生拉张,银川盆地强烈断陷,两侧的贺兰山地和鄂尔多斯高原相对隆升;南部地块受挤压形成六盘山等一系列弧形山地和断陷盆地。贺兰山、六盘山构成中国南北向巨大地震带的北段,区内地震频繁。南部第四纪更新世黄土堆积广泛。受现代气候影响,从南至北表现出流水地貌向干燥地貌过渡的特征。
地形以丘陵为主,占38%;平原次之,占26.8%,山地占15.8%;余为台地、沙地和水域。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有北北东向延伸的贺兰山地、银川平原、灵盐台地,自西而东平行排列,组成拉张型地貌结构。最高的贺兰山与最低的银川平原,高差达2400余米。河流阶地不发育,平原湖沼多。南部有北东—南西展布的数列弧形山地与盆地相间排列,构成挤压型地貌结构。山岭北东麓往往发育台地,地势由南西向北东呈阶梯状逐级降低,沿河阶地发育。
气候与水文:宁夏位居内陆,受季风影响较弱,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干旱气候,基本特点是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夏少酷暑,冬寒漫长,日照充足,气温年、日较差大。气温由南向北递减,年均温5~9℃,气温年较差24~33℃,日较差6.8~17.2℃,10℃以上活动积温2000~3500℃,无霜期103~162天;年降水量680~180毫米,由南向北递减。山地降水显增,如贺兰山迎风坡年降水量约为山下银川市的2倍。降水多集中于6~9月,且年变率大,故干旱威胁严重。
自治区是全国水资源最少省区,年径流深仅17.3毫米,水资源总量为10.5亿立方米。其中天然地表水资源近9亿立方米,耕地公顷均水量、人均水量均远低于全国和黄河流域平均值。除黄河外,其他主要河流有清水河、苦水河及泾河、葫芦河的上游等,均属黄河水系。中卫县境西部和盐池县境部分属内流区。黄河过境年水量约325亿立方米,现农业引灌实用35亿立方米左右。全区水力资源的理论蕴藏量约200万千瓦。
植被与土壤全区植被分带由南而北为森林草原、干草原、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是中国主要牧区之一。地带性土壤以黑垆土、灰钙土为主。由于长期人工灌溉,银川平原等地发育了非地带性的灌淤土,并分布有较多的草甸、沼泽、盐生植被。中部部分沙地生长着沙生植被。
自然地理区在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宁夏回族自治区辖境范围内以麻黄山北缘经小罗山南麓西至干盐池一线为界,南北分别隶属于不同的自然地理区。
华北湿润、亚湿润暖温带地区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干草原区位于中国东部季风区内,自治区南部属此范围。又可分为3亚区:
(1)六盘山地。海原—固原以南,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为自治区三大林区之一。山地草场是著名的泾源牛产地。
(2)清水河、茹河黄土丘陵。位于六盘山以东,黄土梁、峁、塬广布,多为强度水土流失区。河谷阶地发育。农田、城镇多分布于河谷阶地,为重要粮、油产区。北部草原面积大,牧业比重高。
(3)葫芦河黄土丘陵。位于六盘山以西。葫芦河西侧以黄土梁、峁为主,东侧为黄土梁与河谷冲积平原相间分布。
黄土地区沟壑发育,中强度水土流失。区内开发利用程度高,垦殖指数达50%,宜发展牧、林、农业。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鄂尔多斯高原干草原、荒漠草原区位于中国西北干旱区内,自治区北部属此范围,又可分为4亚区:
(1)银川平原。位于青铜峡至石嘴山之间,由于引黄河水灌溉,荒漠草原景观已改造为人工绿洲。
(2)贺兰山地。位于银川平原西侧,宁夏主要林区之一。
(3)灵盐台地。呈波状起伏的台地地貌。风蚀强烈,沙丘发育,多集成沙带。湖泊、洼地多为盐湖。区内的荒漠草原以产宁夏滩羊著称(见盐池县)。
(4)宁中山地与山间盆地。位于宁南山地丘陵与宁北山地台地间。为山地和山间盆地,是宁夏蒸发量最大的地带。地表径流少,地下水矿化度高,植被稀少,风沙、干旱严重。中卫县西境的沙坡头已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治沙奇迹。罗山位于区内中部,系宁夏第3大林区,有较好的夏季牧场。
发展简史宁夏地处西北边陲,向为塞上重地。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原始人类活动于境内(见灵武县)。距今四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宁南森林草原的河谷地带已出现农耕文化,北部草原地带为游牧狩猎文化。以后游牧民族势力扩展至全区。秦代为抗御匈奴,屯垦戍边。汉武帝元狩年间曾大批移民于北地等郡(包括今宁夏),沿黄河两岸修渠引水,大规模开发引黄灌区,使地近荒漠的黄河沿岸平原逐步成为谷稼殷积的绿洲。南北朝末期,这里已有“塞北江南”之誉。唐代宁夏农牧业生产及经济日趋发达,北部引黄灌区再次得到较大规模开发,南部的固原地区成为全国养马业中心,中原与西北之间商旅的重要通道。公元11世纪初,党项族以宁夏为中心,建立大夏国(史称西夏),与宋、辽、金鼎立几达200年之久。创造了灿烂的西夏文化。元初于北部设西夏中兴行省,后改中兴府路,属甘肃行省,并曾一度分设宁夏行省,宁夏由此得名。南部地区为开城府,隶属陕西行省。明代设宁夏卫,北部的宁夏镇和南部的固原镇,均为“九边重镇”之一,军屯、军牧有较大发展。清设宁夏府,康熙和雍正年间开挖了大清、惠农、昌润诸渠,银川平原北部得到进一步开发,宁夏引黄灌区逐步形成较完整的灌溉系统。其时灌溉渠道长千余公里,灌田13.3万余公顷,人口增长,经济繁荣。南部设固原州,随农垦迅速扩展,林地、草场急剧减缩。1929年成立宁夏省,辖现自治区除固原地区外的所有市、县及现内蒙古自治区的磴口县及阿拉善盟。1954年撤销省建制,原辖区分别划入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1958年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时,将甘肃省回族聚居的固原回族自治州及隆德县、泾源回族自治县划入。
人文概况:人口与民族宁夏是全国人口少而少数民族集中的省区之一。全自治区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约90人。在西北地区仅次于陕西省。1990年自治区人口比1949年增长3倍,其中迁移增长占总增长的1/5。人口自然增长率18.82‰,居全国前列。1958年以前,自治区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0%以上,随工业、城市和交通的发展,1990年自治区非农业人口已占总人口的26.6%。
自治区人口地区分布差异很大。灌区人口约占全自治区人口的60%以上,每平方公里约为200人。其中尤以灵武、吴忠灌区和银川附近最为稠密,每平方公里达300~400人以上。南部丘陵山区,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河谷地和山间盆地。清水河、葫芦河等谷地每平方公里150人以上,其他广大地区在50人以下。
民族以回、汉为主,分布遍及全区各地。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2.4%,汉族占67.3%。此外,有满族、蒙古、东乡等20多个少数民族共1.4万余人。自元代始,宁夏即成为中国回族的主要聚居地区。在蒙古族平定西夏后,大批中亚各族人、波斯人、阿拉伯人被迁徙来宁屯戍,成为宁夏境内回民的主要来源,多信奉伊斯兰教。清末,由于对陕西回民的大屠杀,迫使该省回民聚集于宁夏南部。1936年红军在同心、海原地区建立豫海回民自治政府,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县级回族自治政权(见同心县)。目前全自治区回族人口约占全国回族总数的17%以上,主要集中分布于区内的同心、海原、西吉、固原和吴忠等县市,泾源县回族人口占该县总人口比例高达96.6%,同心、海原、吴忠、西吉等市县则均达50%以上。回民在区内主要从事农牧业,擅长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服务业。
经济概况:宁夏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地区差异显著。区内灌溉农业发达,历史悠久,向为中国西北重要农业区。畜牧业独具特色,是国内裘皮羊重要产区,在国际养羊业中占有突出地位。地下矿产资源较丰富,工业已有相当发展。1990年农业产值24.7亿元,工业产值64.8亿元。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体,耕地面积达144.4万公顷,约占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27.9%。草地面积284万公顷,占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54.8%。宜林地40万公顷,适宜发展水产的低洼地、湖泊约5万公顷。1990年粮食产量190.1万吨。区内北部平原与南部丘陵山区农业差异显著。北部平原是中国著名古老的灌溉农业区和自治区农业发展精华之所在,盛产小麦、水稻及玉米,早就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目前,整个北部平原(包括银川平原和卫宁平原)已建成完整的灌排系统,耕地面积虽只占自治区耕地总面积的20%,但粮食产量却约占自治区粮食总产的70%以上,是中国西北地区著名商品粮基地之一。南部丘陵山区为自治区耕地分布最广的地区,但自然灾害频繁,生产低而不稳。近年已建成水库194座及固海、同心、中卫南山台子等扬水灌溉工程,灌溉面积达4万公顷;建设水平梯田4万公顷,沟坝地3万余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976平方公里。粮食产量约占自治区粮食总产量30%。
(1)种植业。以粮食作物为主,次为经济作物中的油料。粮食作物占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0.1%,以一年一熟的旱作轮作制为主,灌区还有二年三熟、三年五熟的水旱或旱作轮作。粮食作物中夏粮和秋粮大致各占一半。夏粮以春小麦为主,播种面积30万公顷,多分布于北部平原灌区。秋粮有水稻和玉米。水稻主产于北部平原灌区的中南部,播种面积约5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在8.3吨;玉米播种面积7万公顷左右。杂粮广布于山区,以糜子为主,次有谷子、马铃薯、豆类、莜麦、荞麦等。经济作物以油料为主,播种面积约占作物总播种面积11.4%,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87.6%。以胡麻为主,固原地区6县油料产量约占自治区油料总产量的一半。甜菜种植发展较快,单产水平和含糖率均居全国前列,所产甜菜,供银川、平罗糖厂加工制糖。
(2)畜牧业。以养羊业居重要地位,盛产裘皮,尤以滩羊皮与中卫山羊皮享有盛誉。绵羊品种以滩羊为主,占羊只总数的1/2和全国滩羊总数的2/3,且质量最佳,是全国滩羊中心产区。主要分布在盐池、同心一带,所产滩羊“二毛皮”为国际市场上罕见的珍贵裘皮产品。中卫山羊系中国最优良的裘皮山羊品种之一,产于中卫县香山地区。同时,自治区所产羊毛又为呢绒、地毯的优质原料。猪、牛、马、驴、骆驼和鸡、鸭、兔、蜂等养殖业也有所发展。
(3)林业。森林面积不大,全自治区森林覆被率仅为4.2%。天然林主要分布于贺兰山、六盘山、罗山三大林区,以次生林居多。其中六盘山林区是自治区最大的水源涵养林区,有林面积约3万余公顷,以山杨、桦、辽东栎为主,混生椴、槭、山柳、华山松等,林下多灌木和箭竹。
贺兰山林区是自治区主要的天然次生林区,有林面积约1.6万公顷,主要有云杉、山杨等纯林和云杉、山杨及油松、山杨混交林等。
罗山林区位于同心县东北,有林面积仅0.2万公顷,云杉和油松林主要分布于海拔2200~2600米阴坡。山麓阴坡及半阴坡则为灌木。此外,引黄灌区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广泛植树造林。森林覆被率最低的盐池、同心干旱区正大力营造草原防护林和治沙林、薪炭林。黄土高原地区则以发展水源涵养林、薪炭林和经济林为主。
(4)渔业。自治区已有1/3水面用于渔业生产。境内有鲤鱼、鸽子鱼等天然鱼类27种,引入鱼类10余种。灌区青铜峡、贺兰、银川、平罗等地为淡水水产主要产区。
(5)土特产。宁夏土特产丰富,滩羊皮、枸杞子、甘草、发菜和贺兰石(砚石),合称宁夏“五宝”,向为自治区重要的出口物资。枸杞产于中宁、银川等地;甘草产于盐池、同心、灵武等地,发菜产于同心等地;贺兰石产于贺兰山区,呈紫绿色,多用以制作砚池。
农业区可划分为5个农业区:
(1)贺兰山林区;
(2)引黄灌溉农牧林渔区,
(3)盐同香山牧区;
(4)西海固收农林区;
(5)六盘山林牧农区。
工业宁夏原有工业基础极为薄弱。1958年自治区成立以来发展极为迅速。目前能源工业(煤炭、电力、石油)已占有相当比重,机械、冶金、化工、建材、轻纺、食品等工业也初具规模。已形成银川、石嘴山、青铜峡等工业中心,其工业产值约占自治区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
(1)能源工业。宁夏重要工业部门。区内煤炭资源丰富,探明储量名列全国第6位,尤以汝箕沟无烟煤质量堪称全国之冠,为中国优质无烟煤(号称“大西煤”)重要出口基地。贺兰山矿区是宁夏最大煤炭基地,其中石炭井矿区为西北地区已开发的冶金用焦煤基地。磁窑堡、石沟驿矿区为宁东煤田的一部分,探明储量约占全自治区90%,将建成大型矿区。其中,将先期开发储量达273亿吨的灵武矿区。目前宁夏所产煤炭大部运往甘肃、青海、内蒙古等地,并远销东北、华北、华东以至国外。
电力工业已陆续建成青铜峡水电站(见青铜峡水利枢纽)和大武口、石嘴山、中宁电厂,组成“石银青”电网。目前电力除满足自治区需要外,还输向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和陕北定边等地。南部固原地区则主要由陕甘青电网供电。1985年上述两电网已联网供电。总容量为240万千瓦的大坝电厂,第一期工程60万千瓦已建成投产。
自治区石油、天然气也有一定储量,现已初步开发,并建有小型炼油厂。
(2)轻纺工业。纺织工业有毛纺织、棉纺织印染、亚麻纺织、合成纤维纺织和针织等部门。其中以毛纺织工业所占比重较大,产值约占纺织工业总产值的2/3,所产提花毛毯、地毯、绒线、呢绒等畅销国内外。同时,利用“二毛皮”和“沙毛山羊皮”等畜产品发展皮、毛加工,制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高中档皮毛产品。近年来,以制糖为中心的食品工业以及皮毛、制革、造纸、日用硅酸盐工业等,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也有所上升。
目前,自治区的出口商品已由皮毛、枸杞等传统农畜、土特产,发展到煤炭、硅铁、机床、矿山机械、起重设备、轴承、仪器仪表、轮胎、陶瓷等工业品百余种,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交通运输20世纪50年代前宁夏交通闭塞,与邻省物资交流全靠黄河木船、皮筏和骆驼队。1958年包兰铁路建成通车后,已成为华北与西北地区间重要通道。1990年全区公路通车里程已达8200公里,铁路为428.4公里,还开辟了通向北京、太原、西安间的直达航空线,初步形成以银川为中心,以包兰铁路为骨干,公路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公路干线有包兰、银川—环县—西安、银川—叶盛—军渡、银川—巴彦浩特、宜川—固原—兰州、西安—隆德—兰州、银川—中卫—静宁、银川—固原—天水等。另有输油管277公里。水运通航里程395公里,主要运输煤、粮和地方建筑材料等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