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静县的历史沿革

历史地理2023-02-08 09:30:47百科知识库

和静县的历史沿革 和静县

和静县

距今约3000年左右,和静县境内就有古人类生息。春秋晚期和汉初,有姑师(车师)人在这一带活动。

汉时,今和静境为焉耆国地。汉文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61),原在敦煌、祁连间的乌孙部落西迁至赤谷城,其势力逐渐扩展到珠勒图斯(今巴音布鲁克)一带。《汉书·西域传》记载:龟兹、焉耆二国“北与乌孙接”。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后,属汉西域都护府。

唐初,今和静境属西突厥。北周保定二年(562),突厥叶护室点密受册为西面可汗,建牙于鹰娑川畔的白山(鹰娑川即珠勒图斯盆地)。隋开皇三年(583),突厥汗国分裂为东、西突厥,西突厥的射匮可汗将王庭建于鹰娑川,至唐武德元年(618)始移王庭于石国千泉,只留鼠尼施率部留守鹰娑川。当时西域各国均处于西突厥吐屯监护之下。唐永徽元年(650),突厥首领阿史那贺鲁叛唐,进犯唐朝边境。永徽六年(655)五月,唐朝派遣左卫大将军程知节统领大军攻占鹰娑川。唐显庆二年(657),阿史那贺鲁被唐朝伊犁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攻灭。次年,唐朝将突厥降服的鼠尼施部“男女万余人”,安置于鹰娑川,设置鹰娑都督府进行管理。唐显庆三年(658),唐朝置焉耆都督府,与鹰娑都督府并存。故本地唐时分属鹰娑都督府和焉耆都督府。

唐宋之际,今和静境先后属察合台汗国和叶尔羌汗国。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在一个半世纪前迁往伏尔加河流域放牧的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在其首领渥巴锡率领下,武装起义,回归祖国后,乾隆皇帝封渥巴锡一支为旧土尔扈特部,以区别于舍楞一支的新土尔扈特部,并敕封渥巴锡为乌讷恩素珠克图旧土尔扈特部卓里克图汗(译成汉文是“忠诚的旧土尔扈特部英勇之王”的意思),管辖旧土尔扈特部4旗,指定在斋尔(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扎布尔拉克附近)游牧。后经渥巴锡一再请求移地放牧,获准后,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渥巴锡率4旗54苏木至珠勒图斯及开都河流域驻牧。清乾隆四十年(1775),清政府又将旧土尔扈特部分为南北东西4路,设4盟,实行扎萨克制。南路4辖,归伊犁将军节制。南路四旗组成一盟,即为乌讷恩素珠克图旧土尔扈特南路盟,设盟长公署,属喀喇沙尔办事大臣兼辖,归伊犁将军节制。南路四旗是汗旗、中旗、右旗、左旗,各设扎萨克,其中汗旗扎萨克直辖克烈特、扎布苏尔、茶腾、巴伦、斜米纳尔5个旗,每旗10苏木共50苏木;中旗扎萨克下辖2苏木,右旗扎萨克和左旗扎萨克各辖1苏木。南路4旗联合组成一盟,即乌讷恩素珠克图旧土尔扈特南路盟。至此,本地为蒙古封地。

民国27年(1938)11月17日,南路旧土尔扈特盟长公署代盟长尔德尼在盟长公署主持召开全盟临时会议,共商改制设县一事。经过反复磋商,会议形成4项决议,其中第一项为:同意改制,呈请省、督两府改组。因南路旧土尔扈特盟辖地广袤,人口众多,非其他各处可比,请改设正县。会议还决定,于11月30日由南路旧土尔扈特代盟长尔德尼呈报省、督两府与焉耆区行政公署定夺。

民国28年(1939)2月,于德一再次拟定土尔扈特、和硕特两部改设县。是年4月,新疆省边防督办公署督办盛世才、省主席李溶联名指令,批准于德一行政长所拟在焉耆土尔扈特、和硕特两部落进行改组,增设县、局的方案。6月,正式成立和通县,隶属焉耆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原南路旧土尔扈特乌讷恩素珠克图盟长公署撤销,原盟长公署图萨鲁克齐(转音“土斯拉齐”)印务处官员殷英任和通县首任县长,李国栋任副县长。7月1日,正副县长正式就职视事。

设县后不久,各区正副区长对县名提出异议,认为蒙古语称维吾尔族人为“和通”,称“和通县”等于是“维吾尔族县”,纷纷提议更名。同年8月,正式定名为和靖县。

民国36年(1947),民国政府当局出于政治需要,恢复盟长公署,但仍保留县治,属焉耆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

1950年4月,和靖县人民政府成立,属焉耆专员公署。

1954年后,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1965年11月3日,国务院决定,将和靖县汉语名称改为和静县。

本文标签: 专项地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