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琉璃河遗址
琉璃河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北1.5公里大石河畔的台地上,是西周时期燕国都城的遗址,也是目前为止考古发现中同时期都城中年代最早、城垣宫殿区以及贵族墓地等设施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遗址。琉璃河遗址发现于20世纪40年代,197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对遗址进行发掘,基本探明了遗址的分布情况,而且证明了琉璃河确实为西周燕国的始封地。这里的文化面兼具周文化、商文化、本地土著文化三重因素,对了解西周时期北京地区的几种不同文化融合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88年,琉璃河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琉璃河遗址占地约500万平方米,包括城址和墓葬两部分。城址位于董家林村,北墙残长800多米,东、西墙探明300余米;墙为夯土筑成,宽10米,质地异常坚实。城墙外围有壕沟,城内分布着密集的房基。城内可以分为宫殿区、祭祀区和平民生活区等三个部分,其中宫殿区位于城址中部偏北,目前已发现六处宫殿台基。祭祀区在宫殿区附近,在祭祀区内发现了写有“用贞”、“成周”等字样个甲骨文。平民居住区位于城址西部,发现有陶器残片等物。
琉璃河城墙遗址的东南部是占地5万余平方米的贵族墓地,目前已发掘墓葬200余座,其中有不少大型墓葬旁有陪葬墓和车马坑。墓葬内还出土了大批珍贵的青铜器、玉器等,不少青铜器上铸有“匽(燕)侯”铭文,可证实西周初年召公以其长子封于燕,自己辅弼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