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帝巡游紫霞洞

历史地理2023-02-08 06:36:51百科知识库

舜帝巡游紫霞洞

舜帝巡游紫霞洞。紫霞洞又名重华岩。“重华”是舜帝的名字。4000多年前黄帝八代孙有虞氏舜帝南巡时,曾游此洞,因而得名。此岩每当雨过天晴,阳光覆照时,岩口闪射出阵阵紫色的霞光,所以,后人称为紫霞岩或紫霞洞。

紫霞洞位于湖南省宁远县九疑山境内。九疑山属五岭山脉,纵横200里,南接罗浮,北压衡岳,九峰矗立,舜源峰最高居于中,娥皇、女英、桂林、祀林、石城、石楼、朱明、萧韶八峰挺拔而起,如众星拱月,争相簇拥。《水经注》云:“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罗岩九举,各导一溪,山由壑负沮,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疑。”山中多洞穴,即紫霞、玉馆、飞龙、碧虚、白马等洞,其中首推紫霞洞最大,洞景最佳。

凤城宫网帝土家紫霞洞分内、外两部分,总的有四大特点:1。外洞雄伟壮观,内洞幽深敞阔,被誉为“凤城官网帝土家”。传说紫霞洞与桂林的七星岩相沟通;2。历史悠久,内洞留有大量历代文人墨客的诗篇和崖刻,是文化艺术的宫殿;3。内洞有一条非常完美的河曲,称“九曲银河”,蜿蜒招‘旋,堪称一绝;4。洞内洞外的众多景点均与舜帝南巡的故事有联系。

外洞轩昂敞阔,一层层紫红、黄绿色砂页岩构成洞壁和洞顶,经阳光照射,紫光灿烂夺目,好似天际瑰丽的晚霞。

外洞平滑的洞壁上有一群展翅翱翔、栩栩如生的“小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意在欢迎贵宾的到来,称“百鸟迎宾”景点。左侧石壁上,有一个酷似圆心的钟乳石,下面有一个像盛水的金盆,接盛着从洞顶滴下的清清泉水,像一串串珍珠跌落在盆中,巩珠沸滚,泛出朵朵银花,铮铮悦耳,称“金盆滴水”。此水富含锌元素,有益孩童智力发育。在金盆滴水的下面,传说是仙人炊烟煮饭的地方,阳光直射此处,水汽因蒸发冉冉上升,活像仙人煮饭时的袅袅炊烟。再进,在石台上撑有三把湿淋淋的“雨伞”,称“三仙归位”。原来此典故出于离洞50华里开外的螃蟹江。相传古时候,螃蟹江上要修筑一条拦河坝,引水灌溉农田,怎么筑也筑不起来。后来有三位老人路过,得知此事,征服了螃蟹精,一举筑好了拦河大坝。人们要弄清这三位老人是何方人士,便冒雨尾随追至紫霞洞,眨眼之间三位老人不见了,只见这石台上留着三把雨伞,因而把此景叫“三仙归位”,而螃蟹江的大坝,称为“三仙坝”。

由外洞进入内洞的口部,是风洞和雨洞。习习的轻风,拂面吹来,扫去旅途疲劳;霏霏的细雨,哗哗的乐章,洗涤着人间愁闷。真所谓:“客人雅兴知多少,疑山风雨亦多情。”这轻风霏雨,带给人间无穷的享受。入第一厅堂,称“将军堂”。一座巨大的钟乳石,儿立在堂中,似一个威武无比的将军,身披金色恺甲,低头凝视,右脚踏着一条青龙。“将军石”前面,浮着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名“水上莲花”。莲花上亭亭玉立着一位莲花仙子,正翅首远望。右边,有一钟乳石,击之,叶片内发出各种高低不同的音响,似古代编钟,钟声久久萦绕于洞间。侧面为“蘑菇山”和“香蕉山”,满地蘑菇新出,满山香蕉垂青。有“猴子石”,光头滑脑,也颇觉活泼可爱,它们时刻留意着人们的安全,守护着洞内景色不变。过了这“猴子把洞门”后,就见洞壁上有石瀑直泻,称“紫霞飞瀑”。在瀑布的对面,为“水帘洞”,有瀑布遮凤挡雨,里面万紫千红,路路相通,有无数“猴子”来往嬉戏其间。瀑布正面有金、银两大山,中间为杨梅山。金山色泽金黄透亮;银山泛白,熠熠生辉;杨梅山因滴水溅沫生就,褐色的梅果,诱人口馋,也具有望“梅”止渴作用。高耸的洞壁犹如一幅泼墨丹青,布局精巧,工笔写意,色彩柔和,景色宜人,疑是古人留下的“九疑山田园风光”画卷。

穿越唐宋诗厅向内,迎面见到一大片钟乳石和石笋,组成一个“森林的世界”。有的如芭蕉扇,有的如钻天杨,其中最奇的“雪压塔松”,一棵塔形的松树,矗立在群树中间,其顶部树冠却是一片白色的乳石,成为晶莹白雪压住青松。看到这一情景,促使游人想起陈毅老帅的一首豪迈诗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然而这里的青松却将世世代代存在下去,雪花也无融化之时,但见青松的傲骨和反抗的精神,却浩气长存。在这一片茫茫的原始森林的右边是一块块大小不等的梯田,曲折的田埂,清澈的田水,映出一幅吁陌良田的田园风光;左边有九疑山上稀有的植物和珍禽异兽,参天古树,银耳灵芝,应有尽有。

经过“森林的世界”,向前不远,就到了“试剑石”处,只见一根高大石柱,一截两段。相传4000多年前,舜帝南巡来到紫霞洞,他试验宝剑是否锋利,就对准大石柱一剑下去,石住被斩为两段,而宝剑却完好无损,留下了这块“试剑石”。其旁有几株果树,其下有一石笋形如老鼠,该景点定名为“仙鼠偷桃”。桃树下有坟状石笋,传说就是舜帝寝陵,其旁一位老人,正跪在陵前祭祀。

再向内为“水晶宫”,是紫霞洞最大的洞厅。由于这里岩层平缓,地下水沿着层面溶蚀扩大而生成这个大厅。在洞顶和洞底长满各式各样沉淀物,“虾鱼龟蛇”、“狮象虎豹”、“马牛羊鸡”、“月中梭罗”、“人间芝草”、“四季瓜果”,几乎无奇不有,无物不存。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海螺”和“鸟贼”,形象逼真,它们停留在水晶宫内已有千年万载。这个大厅不仅显示那些似龟若猿石形的灵气和美意,而且更体现这些沉积物的本性和画意,即山石姿态之美和古今名画的艺术情趣相融台,使人浮想联翩,犹如进入海底水晶宫一般。

出“水晶宫”的南海龙门,就进入“八音堂”。堂内8片钟乳石,击之能奏八音,仿佛是由舜帝带来的12支玉馆合奏《南风歌》,隐约可听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慑兮;南风之时兮,可以申‘吾民之财兮。”声声入耳,句句铭心。

接近洞尾部的大厅里,可以看到右边石壁上有宋代卢陵郡张锉的墨宝。有一“黄姑升天”的景点,有江夏氏题句:“紫霞来女本姓黄,闺门清静做仙娘。”意即江夏(今武昌)有一位黄姓姑娘,不堪父母的包办婚姻,来紫霞洞削发修道,升天后留下名句。最后到了“九曲银河”厅,位于洞穴尾端。相传舜帝命大禹治水,大禹制作了引流入海的冶水模型,并将此模型存放在舜帝授命的洞内,于是就形成了“九曲银河”一景。

石室藏奇,唐宋诗厅离洞口500米有雷洞厅。厅内长230米、高10米的石壁上留有200首侍,其中10首诗是壁刻的,其余均为墨写而成。书写诗文的多是唐宋时代的名人,故称该厅为“唐宋诗厅”,他们是唐时的洞穴旅游家元结,宋时的沈绅、寇准等名家,其中还有宋朝治平四年宫廷御史宫蒋之奇的题刻,浙江会稽吏何大斌写的“观止矣”三个大字。当时黄甲曾题诗一首:“仙源七渡更流长,鹅管饼头滴乳香。触去岩前如雨泻,举瓢捐去讶天浆。”诗中写情写景,赋予钟乳石景的情感和动态,丝丝入扣,颇具特色。各种墨宝岩刻写得生动、含蓄,书法笔画圆润流畅,潇洒俊逸,所以“唐宋诗厅”不仅仅是一首首文情并茂的山水诗、景物诗,也是千年沧桑历史的印记。难怪徐霞客曾在该洞“炊粥就枕”三天四夜,并在列举紫霞洞等为楚南16个名洞时,欣然将该洞排列第二。

元结在游附近的无为洞时,就书写了“无为洞”三个石刻大字,并吟诗一首,诗曰:“无为洞口春水满,无为洞旁春水白。爱此跷橱不能去,令人悔作衣冠客。洞旁山僧皆学禅,无求无欲亦忘年。欲问其人不能问,我向此中得无闷。”真实地反映了唐朝诗人元结不得志、欲求禅,喜欢游洞玩山,结庐于洞室的斯时斯感。

万里江山朝九疑,白云深处有人家《史记·五帝本记》口:“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今舜源峰下有舜庙、陵墓,墓前石碑直立,上书“帝舜有虞氏之陵”。相传舜帝崩驾,娥皇、女英两妃,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寻夫未见,悲痛欲绝,挥泪竹上,即成泪竹。九疑山中,紫荆河畔,马蹄石上,仍留下两妃寻舜帝踪迹。舜帝南巡狩,随身带有12支玉馆,弃于九疑,汉零陵文学奚景游九疑山,在岩中幸得,玉馆洞就因此得名。秦汉以来,历代帝土或遥祭舜帝于九疑,或派遣官员前来代祭,舜庙内现存清代、民国祭碑20多块,碑文清晰可认。我国历史上许多名人墨客,长途跋涉,登临忘返者,除上述几位名人外,还有司马迁、蔡岂、宋之问、刘长卿、张渭、李商隐、梅尧臣、何绍基等。蔡岂的《九疑山铭》,宋乐雷发的《象石铭》都是不朽的作品和题词石刻。

九疑山山色独特、秀丽,早已闻名于世。在2000多年前的马土堆出士的文物中,就有九疑山舆图一帧,山脉形势与走向均与真山真水相似。九疑山以舜源峰最高,海拔1822米,登上三峰石,可极目远眺,莽莽群山,连绵起伏,山间云雾缭绕,溪水蜿蜒;纵观群山,有如千帆竟扬,奔腾而来之势,有“万里江山朝九疑”之佳话。“然而在山下山腰,却是流水,是小桥,是古树,是瑶家吊脚楼,沿石坡拾级而上,小径横刹,竹影婆婆,白云缭乱。“远上寒山石径斜,自云深处有人家”,一片诗情画意的田园村寨,正等待人们去拥抱。

本文标签: 中国地理  地理百科  中国名洞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