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耳他巨石神庙

历史地理2023-02-08 06:23:26百科知识库

马耳他巨石神庙

马耳他巨石庙亦称为“马耳他巨石文化时代的神殿”或“属于巨石文化时代的马耳他的神殿”,是欧洲地中海地区的马耳他共和国的著名历史古迹。在马耳他境内有7座史前时期的巨石庙散落于马耳他和戈佐岛各地。雄伟壮观的马耳他庙有的单独存在,有的构成神庙群,它们是史前欧洲极具神秘色彩的建筑之一。在众多的神殿中,尤以杰刚梯亚神殿和哈格尔基姆神殿闻名于世。其中杰刚梯亚神殿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神殿,其建筑结构之复杂,工艺之精湛,堪称奇迹。1992年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在马耳他岛和戈佐岛上发现了七个巨石庙,其中每一个都是独立发展的结果。戈佐岛上的两座詹蒂亚寺庙以其巨大的青铜时代建筑而最引人注目。对当时的建筑者来说,资源非常有限,考虑到这一点,马耳他岛屿上的哈贾尔基姆、姆纳耶德拉和塔克西恩也可以看作是举世无双的建筑精品了。Ta'Hagrat 和 Skorba 建筑表现了马耳他寺庙建筑传统的流传方式。

巨石庙 巨石堆砌的神奇

马耳他真是个神奇的岛国。在这个小小的国家,不仅有十字军时代的宏伟建筑,而且还有众多更为古老得多的、新石器时代的神庙遗迹。这些远古的建筑都用巨大的石块建成,散布在马耳他岛上的哈加琴姆、穆那德利亚、哈尔。萨夫列尼以及塔尔申等地区的村落中。虽大多已在过于悠久的岁月中坍塌,但基本结构仍较完好。这些巨石建筑气魄非常宏大,所用的石灰石有的雕凿粗糙,有的琢磨光滑。其建筑物本身有的墙上有粉饰,有的还看得出来当年的精细雕刻。在这些巨石建筑遗迹中,考古学家们发现里面有黝黑的凹室,看起来很像神龛,还有平滑的石块酷似祭坛,猜测它们是一些祭祀用的建筑,所以就把这些建筑物称做神庙。

神庙的正门通往第一个大殿的正厅,内有一尊大石像,据考古学家研究,这尊石像可能是被称为“送子娘娘”的主神。石像右边有个祭坛,祭台上边有螺纹雕刻,有人分析说,这可能代表娘娘的慧眼(这些雕刻在塔尔申好几处地方都发现过)。在石像右边的祭坛上,还遗有动物的骸骨和一把燧石刀,附近还有个石盆可能用来盛放献祭时的用具。

塔西安神庙里的没有头部的女性神像

考古学家认为,总的来说,马耳他巨石神庙建造的年代约在公元前3500~公元前1500年,也就是距今5500~3500年前。但人们至今在马耳他没有发现任何建造这些神庙使用的工具。不论从建筑规模、工程技术上还是从它所体现的科学内涵上,马耳他巨石神庙都使考古学家们感到惊异和难以理解。这些神庙大多数比金字塔建造的年代还要久远,根据历史学的常识,那时的人们应该还没有文字和轮子,对机械和金属的使用也一无所知。它们如何搬运、挪动、竖立起来这些庞然大物般的巨石,又如何精确地规划和设计这些巨大的建筑?另一方面,不少研究却显示这些神庙的建造者在数学、建筑学、天文学和历法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造诣,而且他们还应该拥有深思熟虑的社会组织,这才能使他们不依赖外力完成这些巨大的建筑。

马耳他神庙是人类远古时期文明的展示,其精准、独特的建筑反映了人类先民的非凡智慧,而其卓越的建筑艺术甚至可以成为今天建筑工程师们的典范,更使其赢得了“露天历史博物馆”的美誉。

神庙入口通道 远古时代的神秘堡垒

杰刚梯亚神殿形成于公元前24世纪以前,是马耳他神殿中最著名的神殿,它面向东南,背朝西北,用硬质的珊瑚石灰岩巨石建成,是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古迹。杰刚梯亚神殿的庙宇大门和墙壁都是用巨石垒成的,庙外至今散落着曾经用来搬运这些巨石的滚石球。神殿外墙的最后部分所用的石材高达6米,最大的巨石重达几十吨。在那久远的年代,人们就能用原始工具将这些巨石用于建筑之中。神殿的内部装饰使用的是软质石灰岩。神殿最早只有南庙后部的3个穹顶,公元前2200年左右又增建了两个小穹顶。美观典雅。

大门内的宰牲台,凿有盛血的坑穴,据说是用来祭神的。一条走廊从大门处延伸至内殿,两对相对称的半圆形配殿分列在走廊两边,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各殿内均设有神龛,还供奉有妇女的石雕像,她们体形肥硕,象征生育旺盛的大地之母。各殿中的石雕神像都没有头部,专家推断,可能由于头部是用木雕成的,现在已经腐朽风化,故荡然无存。

哈格尔基姆神殿:坐落在马耳他群岛南部的克雷蒂,建筑年代晚于杰刚梯亚神殿,因而技术更先进,巨石之间吻合得天衣无缝,令人叹为观止,是当时建筑技术的极品。在该庙宇中的很多石头的位置都被精心地调整过,其中一块长达660米用做铺路石的大石板,是马耳他群岛中最令人瞩目的巨石块。

巨石庙的祭坛

传说哈格尔基姆(另一资料译为:哈扎伊姆)是“大石头”的意思,因为在神庙中有一块状似烟囱的大石头。神庙有很多门,均由完整的大石头搭成,石上有雕刻和一些古代的书写符号。在戈佐岛,有两个“詹蒂亚”庙宇。“詹蒂亚”在马耳他语中是“大得惊人”的意思。两个庙宇中较大的一个包括三个苜蓿形状的房间,大约有30米宽。其中最大房间的前院有一个石圈,大概是用来做仪式的炭盆。在后部,有一个桌子状的结构,至于它的用途,人们尚不得知。

塔尔申神庙:在马耳他神庙中规模最大也最著名的要属塔尔申神庙。很久以来,岛上塔尔申村附近的农民在犁地时就常遇到犁被地下的大石块碰坏的情况。但朴实的农民们并未想到刨根问底,直到1913年,当地有个人才将此报告了岛上的有关部门。考古学家经过挖掘发现,这里竟然是欧洲最大的石器时代庙宇的遗迹之一。

由于年代久远,塔尔申神庙只有较低的外围墙和地基还基本保持完整。但通过艰难细致的考证,考古学家们终于把这座约建造于5000年前的庙宇的原貌重新拼砌出来。这座神庙遗迹占地达8万平方米,已挖掘出来的有几间厅房,包括一座庙宇的两个大厅,另一座大殿的一个大厅以及第三个大殿的进口。

大石盆是用来焚烧或者盛放献祭的牲畜

穆那德利亚神庙:穆那德利亚神庙俯瞰地中海,其扇形的基本构造因峭壁的掩遮,而减少了风化的侵蚀,保存得相当完整,非常清晰地呈现出马耳他巨石建筑的特征。这座庙宇大约建于4500年前,它又被称为“太阳神庙”。有人仔细测量了这座神庙后提出,这座庙宇实际上是一座远古时代的“太阳钟”。根据太阳光线投射在神庙内的祭坛和石柱上的位置,可以准确地显示夏至、冬至等一年中的主要节令。直到现在,这些神奇的功能依然存在。这又引发了人们新的猜测:有人提出,4500年前,神庙的建造者们怎么能有那么高深的天文学和历法知识,能够周密地计算出太阳光线的位置呢?

千年未解之谜

1902年,马耳他岛繁荣兴旺的佩奥拉镇发生了一起轰动世界的大事。当时一群建筑工人正在为一家食品店盖房,其中有几个工人为建造一个蓄水池正满头大汗地凿着地下的岩石。突然,脚下的岩石露出一个洞口,待凿开一看,竟是一个通过凿通硬石灰岩而建成的宏伟的地下室。起初,工人们并没有在意,只是把凿下来的碎石、废泥以及垃圾堆放在洞穴里面,但其中一个颇有头脑的工人认为此事非同寻常,便向当地有关部门作了汇报。闻讯赶来的考古学家们对洞穴仔细地进行了挖掘和清理,一个规模宏大、设计独特的史前建筑逐渐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沉寂的马耳他岛由此一时名声大噪。

这座巨大的石制地下建筑共分三层,最深处距地面12米,错综复杂,仿佛一座地下迷宫。它由上下交错、多层重叠的多个房间组成。里面有一些进出洞口和奇妙的小房间,旁边还有一些大小不等的壁孔。中央大厅耸立着直接由巨大的石料凿成的大圆柱、小支柱,支撑着半圆形的屋顶。整个建筑线条清晰、棱角分明,甚至那些粗大的石架也不例外,没有发现用石头镶嵌补漏的地方。它的石柱、屋顶风格与马耳他其他许多古墓、庙宇如出一辙,但别的庙宇都建在地上,这座建筑却深藏于地下的石灰岩中。由于构造奇特,人们借用希腊文“地窖”一词来形容它,意为“地下建筑”。

雕刻精美的石台

根据挖掘出来的牛角、鹿角、凿子、楔子、两把石槌以及做精工细活用的燧石和黑曜石判断,再根据其建筑风格推测,此地下建筑约建于公元前2400年前后,当时岛上正处在石器时代。那么,岛上居民什么时候把骨殖放到这个地方来的?马耳他的居民又为什么要如此安放骨殖?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知道这座地下建筑在什么时候变成了墓地。兴许初建时它就兼有庙宇和坟墓的双重用途。也许这是一座仿效地上建筑而建的一座地下庙宇,也许它就是死者的安息之地。这些问题均无从回答,难以确定。很多解释也都在模棱两可之间。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足石刻
2023-02-08
安杰尔
2023-02-08

大家正在看